APP下载

以《加伏特舞曲》为例谈教学法的融合与实践

2019-07-16万里燕

中国音乐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舞曲乐段动作

徐 伟、万里燕

《加伏特舞曲》是首届“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融入中国音乐教学课堂”展示活动中的一节展示课,本课以“人音版”音乐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中荷兰作曲家戈塞克的作品《加伏特舞曲》为素材,根据乐曲本身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运用了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等理念和方法进行教学,对探索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融入中国音乐教学课堂进行了尝试。

本文旨在通过对《加伏特舞曲》一课进行解析,谈一些对中小学音乐课堂改革实践的感悟,以期与音乐教育同人交流。

一、对国际三大音乐教育体系的再认识

(一)“热现象”背后的“冷思考”— 国际三大音乐教育体系在中国的传播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三大音乐教育体系的培训从未间断,与之相关的研究课题和论文数不胜数。而在学习现场,教师们兴高采烈、积极参与的身影更是随处可见。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的音乐课堂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仔细分析会发现:部分教师通过不断实践与反思,实现了从“模仿”到“创新”的飞跃,走上了自主探索的道路;也有部分教师则受“拿来主义”思想的禁锢,面对大班教学,在无法照抄、照搬的状况下,缴械投降了。

(二)“貌似”还是“神似”?— 抓住学习的核心

我们不难发现,音乐课堂时常会出现以下现象:

现象一:有些教师认为拿掉桌椅、席地而坐才算践行了三大音乐教学法。

现象二:课堂气氛一定要热闹,人人参与、人人动起来才算践行了三大音乐教学法。

现象三:教师不讲,放手让学生体验,只要体现出他们的思考,怎么做都对。

现象四:形式一定要多样,这样才能体现“综合表现音乐”的思想。

在这样追求“貌似”的课堂中,学生很难通过有序、高质量的活动提高审美的能力,也很难习得音乐基础知识,提高基本能力和音乐素养。

若要做到“神似”,我们又该如何学习和借鉴三大音乐教育体系呢?毫无疑问,首先应关注其理念和原理。我们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考每个课例背后的设计理念。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人类通过身体将内心情绪转译为音乐,这就是音乐的起源。”①而奥尔夫指出:“原本的音乐又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绝不只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②基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两种教学理念都注重身体的参与和内心的反应。两种音乐教育理念的共同点在于对教育对象内心的关注—唤起教育对象对自己身体的关注,激发教育对象的输出(传统的音乐课堂较多是输入式的—教师教,学生模仿)。我们参加学习培训的重心应放在内化理念和“唤醒”自己的身体上。因为理念会指引方向,而身体既是节奏体验的第一载体,又是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载体,教师的身体敏感度增加,就会有无限创造力。那我们又该如何将培训的收获运用到具体的课例中呢?特别值得思考的是,教师该如何发挥教学设计的创造性,让三大教育体系的理念和原理在中国的中小学课堂得以落地、开花呢?

以下笔者将结合课例《加伏特舞曲》谈谈具体的思考和做法。

二、《加伏特舞曲》一课的设计与思考

(一)合理分析学情

我们面临的教学实际情况是:班级人数众多,很多都在40至55之间,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要求层次更加细致和清晰;年龄小—二年级学生大多在7至8岁之间,由于教育对象的自我调控能力有限,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要求活动设计更富有童趣且简单、易操作。

(二)把握教材特点

教科书提供的《加伏特舞曲》为“ABA”单三部曲式结构。A乐段主题乐句规整,乐句间节奏相同,旋律中断音、大跳音程、前倚音的运用,表现出轻快并略带幽默的情绪特点。B乐段与A乐段形成对比,具体表现为连音和保持音的运用,旋律较连贯和平稳等。根据以上特点,设立《加伏特舞曲》的教学重点是对乐曲的乐句、大跳音程、节奏疏密等做出反应,而难点则是小组合作表现出乐曲“ABA”的曲式结构特点。

(三)具体操作策略

1.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

针对A乐段的旋律特点并结合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引入“跳蹦蹦床”的场景,帮助学生感知和表现大跳音程。在实际操作中,面对大班额教学,教师没有将“跳蹦蹦床”的经历照搬到教室中,而是采用了手指在腿上跳的方式参与体验,避免了“蹦跳的身影此起彼伏,喧嚣声一片”的状况。从现场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对大跳音程的反应很准确。

针对B乐段的旋律特点,教师鼓励学生随音乐动起来,采用了“听音乐演一演→随图形谱演一演→借助打击乐演一演”的教学过程。二年级的学生热衷于一边听音乐一边舞动自己的身体的游戏化方式,而不断变化的图形和各种可以“敲敲打打”发出声音的乐器同样会令他们着迷。正如奥尔夫说的那样:“心中的喜悦,是儿童生长最重要的因素,而唱歌、跳舞、奏乐,是启发孩子智慧的一种源泉。”③

2.鼓励学生参与即兴活动

无论是达尔克罗兹还是奥尔夫,都强调“即兴”的价值。达尔克罗兹曾发表一系列文章,强调“即兴创作是基础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全面培养音乐家素质的重要环节。”④“完全从即兴出发的自由教学,是,而且永远是一个卓越的出发点。”⑤《加伏特舞曲》一课的第一个环节,采用了“从模仿教师入手→教师针对大跳音程的即兴→全班针对大跳音程的即兴→个体对于大跳音程的即兴→个体分享,全班模仿”的教学过程。教师在这一环节细心地为学生搭建了敢于即兴的“脚手架”—先模仿教师,再尝试即兴,通过教师的示范以及同伴效应,全班同学获得了即兴创作的灵感和勇气,并通过分享让即兴从无意识变成有意识,在探索如何更好地表达的过程中,提高了即兴动作的质量,加深了对乐曲的体验。针对大班教学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逐层展开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展示课体现了主导性但没有灌输和禁锢学生,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专注聆听音乐”和“有质量的活动”两条大的原则下体现的,所以课堂活而不乱,有序而灵动。

课堂实录1:聆听A乐段

(1)声势模仿活动

师:请一边听音乐一边模仿老师拍击身体。

(学生聆听A乐段,模仿教师拍击身体)

(2)节奏传递活动

师:我们做了哪些动作?

(学生回答)

师:我想把拍击身体的快乐传递起来,你们拍手和肩,我用新的动作回应你们。

(学生聆听A乐段,用拍手和拍肩的方式与教师合作,教师在大跳音程出现的地方即兴)

(3)指向音高的即兴编创活动

师:我用什么动作回应你们?我是怎么拍的?

生:有时候高,有时候低……

师:你们真善于观察!这一次,我们交换一下,我在前,你在后(有节奏地说话并用动作暗示),你们用新的动作回应我,可以是拍手也可以是其他动作,但要让我看出来你们听到了音高的变化。

(播放音乐,学生开始即兴)

师:刚才你们回应的动作真是太有创意了!现在我走到谁的面前,谁就将回应的动作展示给大家看!(从关注集体的即兴过渡到关注个体的即兴)

(教师哼唱音乐,被邀请到的同学做分享展示)

师:我们一起学学他(她)……

(全班模仿,用个体的即兴激发全体即兴的深入)

师:请这两位同学将自己听到的音高变化,用白板上的图钉摆出来……(提炼个体即兴的成果,将无意识的表现变成可视的图形谱)

师:(指着白板上的图钉)音高有时候这样变化,有时候这样变化 。我们再一起听听看,音高到底是怎样变化的?请继续用有创意的动作来表现听到的音高变化。(用图形谱固定下音程的变化,这次有意识地用动作表现大跳音程)

……

课堂实录2:聆听B乐段

师:A乐段在整首《加伏特舞曲》中出现了多少次?分别出现在乐曲的什么地方呢?

师:在两个A乐段之间有一个B乐段,与A乐段相比,B乐段音乐有怎样的变化呢?

师:你能用动作将感受到的变化表现出来吗?试试看!

(播放B乐段音频,全班同学在教室里走动起来并即兴做动作)

师:我请几个同学来分享一下他们的感受……你喜欢谁的动作?可以模仿他(她)做一做。(个体分享,全班模仿,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

(再次播放B乐段音频,全班再次体验,即兴与模仿相结合)

……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没有从模仿入手,而是直接进入即兴。因为有了前面的教学过程,学生已经建立了即兴做动作的自信,他们可以通过同伴间的相互促进获得更多即兴的灵感。而且通过听音乐即兴做动作,学生自然而然地体验到了B乐段与A乐段的不同,感受到了B乐段连贯、平稳的特点。这正如达尔克罗兹在1914年发表的论文《节奏运动、听觉训练和即兴》中强调的:“体态律动的目标是:在本课结束时,不是能使学生说‘我知道’而是‘我体验到’。以此引起学生的表现欲望,激活他们的情感世界,扩大他们的本能力量,并能迁移到生活中去。”⑥

3.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综合表现音乐

达尔克罗兹在1905年出版的《漫谈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一书中明确指出:“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同时对学生进行大脑、身体、思想和感觉方面的训练,这四个方面相互关联,缺一不可。”⑦

根据《加伏特舞曲》的体裁形式,我们在教学设计中为A和B两个乐段,分别设计了“跳蹦蹦床”和“点和线的舞蹈”两个音乐体验活动。在聆听和体验B乐段时,采用了“教师画图形谱→学生用肢体表现图形谱→学生用打击乐表现图形谱→合作表现图形谱”的过程,完成了“模仿→即兴→演奏”的学习过程。图形谱可以将音乐从听觉转为视觉,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感受、表现音乐。音乐与画面结合,律动与演奏结合,通过综合的方式表现音乐,引导全班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整个教学过程既清晰又充满了趣味。学生通过这样的体验性活动进行自我感知、自我表达、自我认知,乐在其中,进而获得了审美的体验。

课堂实录3:再次聆听B乐段

(1)复听B乐段,教师画图形谱

师:你们想知道B乐段在我心中的感受吗?B乐段在老师的心中是一些点和线构成的舞蹈,瞧……

(播放B乐段音频,教师随音乐画出图形谱)

(2)再次聆听B乐段,徒手感受“点和线的舞蹈”

师:我还想用手臂来表现这些“点和线的舞蹈”,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来吗?

师:你们观察到我用什么动作来表现“点点”,用什么动作表现“圆滑线”,用什么动作表现“波浪线”了吗?

(播放B乐段音频)

(3)再次表现,注重质量

师:为了把“圆滑线”做得美一点,我们的动作要舒展一些,把线画得圆圆的;想把“波浪线”做得流畅一些,我们的动作就要快一些;想把“点点”做得轻巧一些,我们的动作就要短促一点……

(引导学生更高质量地完成动作)

师:为了把“点和线的舞蹈”跳得更漂亮,我们一起起立做一次吧!让我们的动作更美、更舒展一些吧!

(播放B乐段音频,师生一起做动作)

(4)用打击乐器表现“点和线的舞蹈”

师:这么美的舞蹈,如果用乐器烘托一下就更美了。“奇妙的口袋东西多,我请小朋友来摸一摸”……请你演奏一下,它可以为谁的舞蹈伴奏?(提前准备好口袋,装上碰钟、沙槌、双响筒三件打击乐器)

师:请你们三位小演奏家为“点和线的舞蹈”伴奏吧!想一想,“圆滑线”该由谁来伴奏?“波浪线”呢?“点点”呢?

(播放B乐段音频,教师分别做“圆滑线”“波浪线”和“点点”,请同学进行分辨)

师:来吧,让小小舞蹈家和小小演奏家来合作表演吧!

(播放B乐段音频)

(5)合作表现“点和线的舞蹈”

师:请右边的同学用动作表现“点和线的舞蹈”,请左边的同学用乐器为“点和线的舞蹈”伴奏。

(播放B乐段音频)

师:让我们的合作继续吧!这次请左边的同学用动作表现“点和线的舞蹈”,请右边的同学用乐器为“点和线的舞蹈”伴奏。

(播放B乐段音频)

……

三、三大教学法在融合与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体来说,本节展示课基本达成各个目标,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体态律动、模唱、打击乐演奏等方式对乐曲的乐句、大跳音程、节奏疏密等做出了较为准确的反应。他们对于乐曲的结构理解更为清晰,同学间的交流配合也比较默契,课堂教学进行既有序又有质量,较好地体现了音乐性和审美性。这也是国际三大音乐教育体系融入中国音乐课堂要注意的关键点:教师设计音乐活动要注重多样性,组织学生实施活动要注重有序性。让学生在有序、高质量的活动中获得审美的教育,同时通过习得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来提升音乐素养。

反思《加伏特舞曲》的教学实施过程,笔者认为在今后的课堂中需要改进以下两个方面。

(一)把音乐课堂中实践的机会让位给学生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音乐课程基本性质中新增了“实践性”这一内容:“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⑧教师的体验永远无法替代学生的体验。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应将实践的机会让位给学生,让学生在体验、发现、探究、感知的过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从《加伏特舞曲》一课可以看出,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下了一番功夫,但研究学生学法的意识还可进一步加强。课堂中还有“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状况发生。教师如果对学生的把控有足够信心,将课堂让位给学生,学生获得发展的空间将更大。教师不再唱独角戏,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会更高,课堂也会更加灵动。而要实现“让位”,需要实施“三多一少”教育:多用耳朵听、多进行体验、多参与表现,少使用语言。音乐知识、技能的获得不能只靠教师的灌输,音乐品位的提高也不能仅依赖教师的讲解,反之,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悟。

(二)关注生成,敢于生成

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和经历,继而促使他们有不同的表达。教师要留心观察不同学生的表现,帮助他们指向共同的表达,强化最恰当的表达,生成课堂的精彩。

在《加伏特舞曲》一课中,最后完整聆听和表现全曲的环节,授课教师观察到学生有自主表现的欲望和信心,于是将预设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调整为“利用学生资源,让学生自主表现”,教师隐退到幕后,生成了课堂的亮点。而聆听B乐段时,学生的表达很精彩,按照当时的学情,教师应该稍做点拨再来一次,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刻的体验。但当时教师担心设计好的图形谱与“点和线的舞蹈”没有办法“展示”,于是按照原计划继续教学,这里就有些遗憾了!

达尔克罗兹强调:“音乐课的最重要作用是唤醒儿童的音乐意识,这不仅是音乐学习的需要,更是儿童的本能需要。”⑨无论哪一种理念与方法,教育的理想和追求是一致的,那就是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关注音乐本身,回归音乐本身,发展学生的能力。所有的教育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景: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我们希望学生能通过课堂学习获得完善的人格,变得富有智慧和创新精神,成为思想独立的人,最终肩负起推动人类进步的责任。作为一线音乐教师,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孕育出有生命力的课堂、生态的课堂、灵动的课堂。我们愿意把课堂还给学生,告别由教师“主演”、学生担任“配角”的课堂。我们不再满足于教师范唱优美、琴声悠扬、教态得体、语言流畅,我们更希望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探索与创造。

注 释

① 杨立梅、蔡觉民编著《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1页。

② 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编著《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35页。

③ 同注②,第41页。

④ 同注①,第9页。

⑤ 同注②,第38页。

⑥ 同注①,第13页。

⑦ 同注①,第14页。

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页。

⑨ 同注①,第17页。

猜你喜欢

舞曲乐段动作
贝多芬降e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曲式分析
冬的舞曲
解析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的美学特征*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动作描写要具体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第五号匈牙利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