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养生之精髓
2019-07-16刘兰芬
文/刘兰芬
古往今来,养生方法很多,这学说那主张,各有其道理,但依我看,“平衡”二字最是养生之要义,掌握了它,就掌握了养生的精髓。
什么是“平衡”?基本的解释是“衡器两端承受的重量相等”,并衍生出多种含义,例如“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上,各个力互相抵消,使物体成相对的静止状态”等等。也就是说,平稳是相抵或静止的基础,只有平衡,才能稳定。
举个例子。人的两条腿长短、粗细大体上是相等的,这样才能使我们走起路来比较协调、平稳,但如果是一长一短或一粗一细,那么走路就是跛的,不稳当。
养生也是一样,必须平衡。
膳食要平衡。应该荤素搭配,比例恰当,既不能光吃荤不吃素,那样时间长了,容易导致高脂血症或维生素C缺乏;也不能光吃素不吃荤,那样时间长了会造成贫血。我们不赞同纯素食主义,原因概出于此。
运动要平衡。锻炼要适度,既不要过力也不能不足,每天半小时即可。锻炼不足,身体部分组织不能被激活,容易有凝滞情况,这对健康自然不利;过力也不行,因为人到老年,各个组织器官都老化了,必须“省着点儿使”,这样差可多使些年,而如果你要拼命锻炼,过度地使用它们,健康出问题就是迟早的事。那些每天走几万步、跳广场舞一跳就是几个小时的人,挂骨科急诊的不是个别事例。
心理要平衡。心理平衡是老年人养生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甚至关乎生命的长短。如果一个人整天心理不平衡,看什么都不顺眼,愤愤不平,那他体内就会经常分泌出有毒的物质,对身体健康自然有害。有资料显示,许多癌症患者在患病前的一段时间,都有过较长时间的负面情绪,而正是这种情绪,使原本健康的他们罹患了恶疾。现在社会不平的事情很多,你应该明白但不偏执,不钻牛角尖,以此来使心态平和,从而维护自己的健康。
还有很多例证,篇幅所限,不一一列举。
总之,世界万事万物都要平衡,养生尤重此道。平衡拒绝偏激和走极端,平衡最喜兼顾和不偏不倚。紧紧把握平衡这个“方向盘”,并经常进行调整,“损有余而补不足”,让平衡的理念始终作为我们的思维尺度和行动指南,这样就能在健康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真诚告读者:如果您收到的杂志有印装质量问题,请您尽快与本刊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无条件给您更换或重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