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现象透视及传播引领研究

2019-07-15李一

科教导刊 2019年16期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传播校园文化

李一

摘 要 本文针对当前自媒体盛行的条件下,在大学校园兴起的“网红热”、“抖音热”流行文化现象,以及校园流行文化中存在的拜金、炫富、低俗及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的问题倾向,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流行文化心理形成机制与心理诉求,并倡导通过主体建构和价值引领,积极发挥自媒体优势,构建以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积极、健康、高品位的大学校园文化。

关键词 自媒体时代 大学 校园文化 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6.009

Research on the Phenomenon of University Campus Popular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Leading in Self-media Era

LI Yi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Guangdong 518023)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opular culture phenomenon of "net red fever" and "tremble sound fever" in university campuses under the prevailing conditions of self-media, and the problems of money worship, wealth display, vulgarity, excessive commercialization and entertainment in campus popular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sychological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psychological demands of college students' popular culture in the age of self-Media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and advocates communication. Through subject construction and value guidance, actively exert the advantages of self-media, and construct a positive, healthy and high-grade campus culture led by our socialist core values.

Keywords self-media era; college; campus culture; communication

1 自媒體时代校园流行文化研究的意义

在当今的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的传播者。自媒体以其多元个性、低廉亲民以及强大交互性和影响力,特别受到当代大学生的青睐,并业已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交际手段。把握当今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发展动向,深入分析校园流行文化背后的形成机制及折射出的大学生的心理诉求,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大学校园流行文化中存在的拜金、炫富、低俗及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的问题倾向的方法,倡导以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积极、健康、高品位的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将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2 自媒体时代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现象分析

2.1 网红热

“网红”,即指“网络红人”。一般是由于其外貌、言语、行为等要素,成为网络热捧的焦点和关注的热点。他们的走红,大多因为自身的某一种或者多种特质被媒体所摄取并加以放大,以致成为一个被热议和关注的事件。据调查,“网红”的出现不是自发的,而是在现代网络媒介环境下,由网络红人、媒体推手以及受众等多个利益共同体综合作用下的结果。“网红”已成为网络时代大学生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

根据调查显示,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中,40.8%的大学生关注“网红直播”及“网红微博”等新媒体发布的信息,38.4%的学生希望自己成为“网红”。最受大学生关注的“网红”类型是“游戏网红”和“美妆网红”,体育类、科技类和美食类的“网红”也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和青睐。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当前“网红生态”也对他们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学生思维活跃,对于新鲜事物具有敏锐的捕捉能力,也非常容易受到“网红”的言行方式的影响。“网红”最初都是跟大学生一样的普通的年轻人,但是似乎他们都可以“一夜成名”。这种“麻雀变凤凰”的现象对大学生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鼓动性。“网红”可以通过在网络当中的影响力,迅速赚取巨额财富,这也是“网红”吸引众多大学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抖音热

抖音,是一款视频拍摄的社交互动软件。抖音用户可以通过拍摄视频,并通过调整它的快慢,配上特效、滤镜、场景切换等,使其更具感官冲击力,抖音视频同时也可以体现制作者的创造性。抖音的配乐多以电音舞曲为主,抖音视频大都带有很强的节奏感,不仅在视觉上可以给人以强烈的冲击,而且流行电音的背景音效,也增加了抖音视频的潮流感。目前,抖音已经成为了当下最火爆的短视频平台之一。据调查,目前30岁以下的抖音用户已超过了50%,而24岁以下的用户,占到整体用户人数的27%。

根据针对大学校园“抖音”热的网络问卷调查显示,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中,51.2%的大学生有每天刷“抖音”的习惯,有14%的受调查者表示,对抖音有“上瘾”的倾向。“抖音”是何以使如此多的大学生对其如此着迷,甚至出现了“上瘾”的倾向呢?

首先,从“抖音”的时长设计来看,抖音短视频的时间一般设定为15秒,而从工程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15秒刚好是人专注力最能集中的时长,这一时长可以使人形成片刻记忆,从而产生再看一遍或再看下一条的强烈愿望。同时,“抖音”通过大数据计算进行精准推送,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偏好调整推送内容,通过高刺激来提升大学生的愉悦感。此外,“抖音”还利用了大学生的碎片时间,并以轻松、搞笑的风格,消遣的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满足了青年人放松、消遣的一种心理需求,刺激青年人的神经中枢,使他们产生愉悦,因而对其产生依赖和渴求。

3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流行文化心理形成机制分析

3.1 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是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主体意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重要根据,主体意识随着人的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大学生閱历的丰富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其主体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大学生对“网红”的热衷体现了大学生追求自我表现和自我表达的价值认同。彰显个性,展现自我,活出精彩,成为大学生的一种强烈的心理诉求,而“网红”成为彰显这一心理诉求的鲜明的标志性符号。

3.2 心理补偿

从心理学角度说,补偿心理是一种“移位”的心理适应和调节机制。根据弗洛伊德的神经分析学说,作家的“白日梦”其实就是心理补偿机制的一种体现,即作家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事情,可以通过自己的创作的“白日梦”而得以实现。

在抖音上我们不难发现,在现实生活里不能做的事情,如一些幼稚、不合身份的内容却会在抖音里出现。这是因为在“抖音”平台上这种自主创制的视频中,这些幼稚、搞怪的行为被看作是一种创作,因而被认为是可以被接纳的。“抖音”成为年轻人释放内心欲望和本能的一个出口,因而特别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3.3 感官刺激

心理学中用感觉阈限来测量感觉,感觉阈限是测量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具体来说,感觉阈限即指刚好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感觉阈限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两类。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被称为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越大,则说明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大,而其感受性越小,绝对感觉阈限越小,则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小,其感受性越大。

青年时期,力比多较其他时期旺盛,对感官刺激的需求也越多。当受到“抖音”等具有强烈感官刺激的影响后,青年人的感受阈限将逐渐被打破,其感受性将相对变小,因而对于刺激的强度需求更高,这也是为什么一些青年人会对“抖音”等上瘾的原因。

3.4 群体归属感

群体归属感指个人对一群体的隶属于依附的一种心理意识。与之相应的是群体认同感。个人的群体归属感是人类社会性的一种具体表现。个体归属于群体的需要,贯穿于个体成长的整个发展阶段。

大学阶段,个体将从未成年人走向成年阶段,是大学生社会意识形成和显著增强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群体归属感发展的一种重要时期。许多大学生对于“网红”和“抖音”等校园文化现象的跟从甚至追捧,都源于朋友和同伴的介绍,为了体现与同伴的“同质性”,使自己成为“圈内人”,大学生对群体内部的流行文化的散播往往表现出一种盲从的心态。

3.5 猎奇心理

猎奇心理即获得有关新奇事物或新奇现象的心理需求。人们往往具有对新奇、怪诞事件的猎取和窥探的心理。猎奇满足了青年人的好奇心,同时也给网络平台吸引受众群体带来了机会。

在“抖音”等视频平台上,经常会出现很多通过各种噱头来博人眼球,增加点击率的低俗视频。很多青年人不断地在视频平台上刷视频,以寻找和发现更好玩、更有趣的刺激物,来满足大脑和感官的需求,并形成了一种惯性依赖,从而对“抖音”等上瘾。

4 基于“交往理论”的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流行文化传播引导

“交往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主要思想,哈贝马斯在批判和继承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等思想家的基础上,采用规范语用学、深层解释学、精神分析学、认识发生学和结构功能主义等学科的方法构建了系统的交往行为理论,该理论认为相互交往的主体应通过主体间行为,通过平等交流,以协商的方式达成共识。

在自媒体时代,思想教育应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的思维空间,了解他们对与流行文化的思想动向,打破单一化、说教化的教育模式,积极利用大学校园的思想阵地,加强共青团和党组织在大学校园思想引领方面的作用,通过主体意识形态建构和师生间以及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双向交往,让大学生了解网络流行文化形成的商业机制和利益机制,提高学生的文化批判性思维,让大学生能够具备辨别先进文化与低劣文化的能力,从而从根本上使大学生能够自觉抵制低劣文化和庸俗文化在校园环境中的传播。此外,利用各种网络交互平台,积极发掘学有专长、思想进步和具有创新思维的典型青年代表,将他们包装成具有正能量,宣扬主流价值观的校园“网红”,将他们打造成为校园先进文化的代言人,将对先进校园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和引领的作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流行文化传播引导,应当因势利导,积极借助“网红”和“抖音名人”的正面示范引领效应,提高大学校园正能量内容和社会主义核心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效果。

基金项目:2018年全国共青团中央研究课题“自媒体时代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现象透视及传播引领研究”(2018LX276)

参考文献

[1] 张春花,李欧美,高见.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发展趋势及其引领机制探索[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8).

[2] 伏珊,邹威华.利维斯主义与“大众文明与少数人文化”[J].当代文坛,2014.26(5):49-52.

[3] 薛民,方晶刚.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述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93-98.

[4] 汪寅,黄翠瑶.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与网络交往[J].广西社会科学,2003(8):45-47.

[5] 管锦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之内在逻辑——以霍克海默、阿多诺的工具理性批判为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28-32.

猜你喜欢

自媒体时代传播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自媒体时代的公安微博和公安微信发展研究
自媒体时代下广播的发展现状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