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摭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多重反馈

2019-07-15王雪兰

甘肃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注重小学语文教学

王雪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多重反馈

【中图分类号】G623.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9)11-0098-01

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反馈,而且应重视多重反馈,尤其是要注意课前、课中、下课前的反馈环节,便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但就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一些教师并未在意学生的反馈,且在课堂上以自我为中心,因此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是比较低的。基于此,笔者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重反馈的方法,旨在为其他教师开展教学提供参考。

一、注重课前反馈

课前反馈环节也就是课前导入环节,教师让学生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学习中,可达到良好的预热学习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以个人的魅力来进行课前反馈,一个风趣幽默的教师更能得到学生的欢心,且也更能让学习充满乐趣,而学生也会更加主动地想要学习语文。如,以《找春天》这篇文章为例,教师在课前这样导入:“同学们,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一篇描写春天的文章,也一起唱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现在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好吗?用我们的耳朵去听、用手去触摸、用心去发现,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读一读这篇文章,读完后我们来看一下还有哪些字是不会认的,之后再交流学习的新发现。”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联系之前学过的知识去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又比如,在学习《桂林山水》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大家都知道我国有很多名胜古迹,而我们的南方也有一处必去的旅游之地,那里景色奇特、山清水秀,令许多中外游客流连忘返,它就是——桂林。今天我们一起去游一游吧。”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促使学生喜欢学习语文。

二、注重课中反馈

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因此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等适当调整教学策略,因为学生能力不同,理解文章时也会有所差异。一些学生在理解文章时还有待加强,而一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却比较到位,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提问,这体现了教师注重课堂中的教学反馈。教师重视教学反馈还体现在设置开放性提问上,如,在学习《江雪》這篇文章时,故事的主人公在冬天进行垂钓,教师可以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老人坐在江边,他的目的是为了钓鱼吗?”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教师可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是因为老人比较孤独,为了缓解孤独才选择坐在江边,目的并不是钓鱼;也有的学生说老人比较闲,坐在江边是为了打发时间,而不是为了钓鱼;也有学生持不同的意见,说老人喜欢钓鱼,因此坐在江边就是为了钓鱼等等。这类题目属于开放性的,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活跃,从而在课堂上认真听课。

三、注重下课前反馈

一般来说,下课前反馈主要是对某个阶段或者某一节课的反思,是对课堂过程以及教学方法的总结。好的下课前反馈,教师可以通过概括内容、提炼精华、诱发兴趣等方式将知识系统地教给学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抓住学习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展知识量,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以教学《少年闰土》这篇文章为例,下课前的几分钟时间,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学了这篇文章,我们都知道闰土是一个聪明灵活、天真可爱且又机智勇敢的人。三十年后你认为闰土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有的学生说闰土会变成一个种瓜能手;有的学生说闰土会变成一个大企业家;有的学生说会变成科学家等等。这时,笔者接着启发学生,在当时的社会,他能不能成为你们想象中的人?这时,有的学生结合文章中提到的“忙月的儿子,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可知,闰土在封建社会的束缚下也可能变成一个愚昧的人,但是究竟会变成怎样,作者在《故乡》中有提到。这样的下课前反馈,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能让学生动脑思考、学习,教师应注重课前、课中以及下课前的反馈,且注重优化教学设计,带领学生共同探讨语文学科的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注重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怎样上好小学语文课
发现新课改下音乐课的五个“注重”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