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学生双休日期间的家校共育模式
2019-07-15刘智琦
刘智琦
【关键词】家校共育;网络资源;双休日;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9)11-0022-01
中小学生的双休日是在自己家里度过的,孩子回到家就变成了“小皇帝”或“小公主”,進入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态。娱乐方式主要是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等。更值得一提的是还有部分中小学生双休日在家成了脱缰的野马,无人看管,不少学生整天无所事事,东游西逛,甚至做出违法违规之事。学生们不会安排双休日的学习、生活,做事只求痛快不讲意义,五天的约束相比两天的放任,剩下的值近于零。中小学生的双休日教育有缺失,学校就要通过对网络资源的整理、开发和利用,应用于家校合作教育,其出发点与归宿点是帮助家长获取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利用网络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家校教育,进而创新家校互动新模式。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学生家长的态度及家庭教育状况分析
1.大部分家长管教孩子乏术,将家庭教育的部分职能推脱给学校。忙于工作,对孩子的管理比较宽松,基本属于“放羊式”教育。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持一种宽容或者听之任之的态度。
2.大部分家长在心理上过分地依赖学校,行为上不能甚至不愿与教师有沟通。多数家长对学校召开家长会等活动有极强的抵触心理,对老师主动联系缺乏正确的认识,既不欢迎老师家访,也不愿意接听老师的电话,总以为老师在“找茬”刁难自己和孩子。
二、网络资源的出现提供了弥合这个缺失的可能性
网络资源因其超越时空限制、交互与主动、便于协同合作的鲜明特点,给现代家校合作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注入了新的生命。家长应该紧跟时代,引导孩子健康正确地使用网络,与孩子共同享受网络带来的知识与快乐,与孩子共同成长。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建立一系列有效的网络教育交流平台,依托网络资源,架起学校、家庭互动交流的桥梁。
1.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构建家校合作教育平台。“互联网+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能熟练使用网络技术,成为其中的生产者与构建者,创设平台实现与家长多层次的深入交流,迅速及时地反馈信息或解决问题。利用BBS、邮件列表、QQ、微信群等新形式,建立和管理班级家校网络,实现家校互动的高效化和便捷化。加强教师网络队伍建设,也要注重家长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家长的素质与运用网络的能力,安排老师为有需要的家长做网络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网络素养和指导自己孩子的监控能力,使父母成为一个家庭合格网管员,为学生提供健康有益的网络资源环境。
2.通过网络载体优化家校合作教育形式。(1)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等,教师及时发布各种通知与提示,还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现状,帮助孩子明晰每日学习任务。在班级群聊中,家长的问题可以得到迅速的解答,打破时空界限的交流方式,使家校沟通更加及时高效。(2)在学校网站中专门设计家长学园栏目,主要包括:生活教育、孩子培养、案例分析、网络知识等内容,鼓励家长交流分享,学校作为家长学园管理员的身份引导讨论,注重家长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3)家委会以班级博客为阵地,博客上信息的更新都由较为活跃的家长精心策划,鼓励家委会发挥模范作用,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分享。在博客展示的交流平台上,实现班级内部、学校范围的资源共享和能量互换。(4)家校论坛平台供教师和家长共同探索教育心得,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心得或遇到的教育问题发布在这个网站,家长浏览并发表评论,从多个角度促进家校双方的交流了解。主讲人可以是教师、家长或邀请的教育专家,对教育问题各抒己见,参与者可以加入讨论,寻求解决教育难题的最佳方法。
三、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增强家校合作中的交互作用
1.网络时代打破了以往的家校合作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家长和老师不再是家长会见面一对多地交流,而是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博客等各种智能平台无缝对接,提高交流的效率和质量,加强了家校线上线下的交流。
2.网络资源将道理式说教变成容易被接受的微产品。网络强大的功能使教育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信息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生动。新媒体的呈现方式能使学生更加直接、方便地接受教育,将道理式说教变成时下受欢迎的新媒体形式,用时尚的方式推广主流价值观。
3.网络信息技术化解了家校之间尴尬的矛盾冲突。网络的交流环境打破了以往传统形式上家校共育的时空界限,家长对教师的意见建议,可以及时通过网络交流平台私聊提出,不但避免了当面提意见的尴尬,还加强了心与心的交流,实现了真正的零距离。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