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双期增强螺旋CT诊断价值

2019-07-13叶海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16期

叶海涛

【摘要】 目的 研究肝细胞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采用双期增强螺旋CT的诊断价值。

方法 70例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 均接受双期增强螺旋CT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及手术结果为对照, 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0例患者中, 门静脉主干发生癌栓1例(1.43%), 左支癌栓7例(10.00%), 右支癌栓30例(42.86%), 主干和右支同时受累8例(11.43%), 主干和左支同时受累4例(5.71%), 主干和左右支均有癌栓20例(28.57%)。有8例(11.43%)合并下腔静脉出现癌栓。双期增强螺旋CT检查显示门静脉癌栓染色29例(41.43%), 门静脉充盈缺损16例(22.86%), 门静脉增宽呈低密度25例(35.71%);正常肝组织的异常灌注者17例(24.29%), 动脉期为不规则片状或楔形、均匀的高密度影, 门脉期为等密度影, 分别分布为肝叶、段、亚段。双期增强螺旋CT检查临床表现:肿瘤发生部位:左叶11例(15.71%), 右叶45例(64.29%), 双叶均有14例(20.00%);肿瘤类型:巨块型45例(64.29%), 结节型10例(14.29%), 弥漫型15例(21.43%)。双期增强螺旋CT的肿瘤血供、门静脉癌栓染色、门静脉海绵样变征象表现情况与DSA检查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期增强螺旋CT应用于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可指导介入治疗方案的制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门静脉癌栓;双期增强螺旋CT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6.022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一种高死亡率的原发性肝癌[1], 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临床研究显示[2], 44%左右的患者伴有门静脉癌栓。门静脉癌栓的生成会导致肝脏癌细胞外移, 是导致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 因此准确诊断肝细胞肝癌患者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情况, 有助于临床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旨在分析双期增强螺旋CT的应用效果, 择取本院收治的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70例开展本次研究, 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0例, 女10例;年龄最小32岁, 最大81岁, 平均年龄(61.92±10.31)岁。所有患者均同《中国常规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中有关标准相符合。

1. 2 方法 双期增强螺旋CT检查:仪器选用飞利浦64排螺旋CT, 扫描参数:管电压、管电流、螺距、层厚依次为120 kV、180~230 mA、1.0、5 mm。从肝脏膈顶部扫描至肝脏下缘。在完成平扫后, 采用高压注射器以3~4 ml/s的速度从肘静脉注射优维显300造影剂100 ml, 叮嘱患者屏气, 在20、60 s时进行动脉期、门脉期扫描。

DSA检查:仪器选用飞利浦DSA血管造影机, 从锁骨下动脉进行插管, 至肝脏固有动脉上, 采用高压注射器进行造影操作, 以4~5 ml/s的速度注入优维显 20 ml, 对肝脏动脉期、实质期的图像进行记录。

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对图像数据进行单独分析, 最终取统一后的结果。

1. 3 观察指标 以DSA检查结果及手术结果为对照, 观察分析诊断结果, 并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征象表现(肿瘤血供、门静脉癌栓染色、门静脉海绵样变)。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诊断结果 70例患者中, 门静脉主干发生癌栓1例(1.43%), 左支癌栓7例(10.00%), 右支癌栓30例(42.86%), 主干和右支同时受累8例(11.43%), 主干和左支同时受累4例

(5.71%), 主干和左右支均有癌栓20例(28.57%)。有8例(11.43%)合并下腔静脉出现癌栓。双期增强螺旋CT检查显示门静脉癌栓染色29例(41.43%), 门静脉充盈缺损16例(22.86%), 门静脉增宽呈低密度25例(35.71%);正常肝组织的异常灌注17例(24.29%), 动脉期为不规则片状或楔形、均匀的高密度影, 门脉期为等密度影, 分别分布为肝叶、段、亚段。双期增强螺旋CT检查临床表现:肿瘤发生部位:左叶11例(15.71%), 右叶45例(64.29%), 双叶均有14例(20.00%);

肿瘤类型:巨块型45例(64.29%), 结节型10例(14.29%), 弥漫型15例(21.43%)。

2. 2 两种检查方法征象表现对比 双期增强螺旋CT的肿瘤血供、门静脉癌栓染色、门静脉海绵样变征象表现情况与DSA检查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癌细胞团在脱落后随着门静脉血液循环会向肝窦等部位转移, 且门静脉癌栓在门静脉主干中存在[3]会导致肝外门静脈高压的发生[4], 减少门静脉入肝血流, 对患者的肝功能产生影响, 进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预后情况欠佳, 自然生存期较短, 一般<3个月[5-8], 目前通过手术、介入治疗、放化疗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故此应在治疗前采用影像学检查方式明确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具体情况。

双期增强螺旋CT显示, 患者右叶出现门静脉癌栓的比例更大, 分析原因在于肝右叶的体积大, 肿瘤邻近门静脉主干及分支, 可对门静脉直接进行侵犯, 加上门静脉左支短于右支, 在肿瘤对左支进行压迫、推移时, 移动范围更小, 导致管腔变性, 进而促使血栓形成, 血液中癌细胞进而出现转移, 临床认为肝右叶的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应采取外科手术治疗[9-12]。另外本次研究数据显示, 巨块型肝癌出现门静脉癌栓的占比高于弥漫型肝癌、结节型肝癌, 可能与巨块型肝癌的血供更加丰富有关。同DSA相比, 双期增强螺旋CT动脉期对肿瘤血供的敏感性、准确度均较高, 且双期增强螺旋CT动脉期对乏血供的判断稍稍高于DSA, 故此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 还应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式进行联合诊断。双期增强螺旋CT还可对门静脉癌栓的密度变化进行观察[6], 显示染色情况。本次研究中显示, 正常肝组织异常灌注17例, 这可能是由于门静脉组织阻塞增高了阻塞远端压力, 开放门脉旁关闭的小静脉或毛细血管, 进而对远侧门脉血流进行引流。双期增强螺旋CT能够显示门静脉侧支血管开放情况, 进而对门静脉癌栓形成速度、门静脉高压程度进行判断, 可对人体自我调节、代偿功能进行反映[13-15]。

总之, 双期增强螺旋CT可指导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判断预后。

参考文献

[1] 田志强, 赵张平, 陈耀康. 多层螺旋CT对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诊断价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 15(3):85-87.

[2] 区贤斌. 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和CT平扫在肝微小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对比.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 28(18):3344-3346.

[3] 言伟强, 刘远健, 黄嵘, 等. 门静脉癌栓与门静脉血栓的多层螺旋CT影像研究.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7, 22(3):181-186.

[4] 卢贺峰, 金吕祥, 张雪松, 等. 16层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老年学杂志, 31(19):3708-3709.

[5] 麦威铨.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诊断中多层螺旋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的价值.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7(17):23-24.

[6] 张修平, 李楠, 卫旭彪, 等.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诊断与鉴别诊断研究进展.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7, 24(4):117-121.

[7] 傅奎, 易竹君, 龚建平.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7, 20(5):413-416.

[8] 李东红, 薛冰峰, 周培宽.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实用医技杂志, 2012, 19(10):1048-1049.

[9] 董春玲, 范维鹏, 李世维. MSCT诊断肝癌并门静脉癌栓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中国医疗前沿, 2013(4):80-81.

[10] 葛勤, 王小平. 原发性肝癌的螺旋CT诊断分析.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5, 24(6):999-1000.

[11] 朱勇华, 管雪静. 肝细胞性肝癌双期增强扫描表现(附80例报道). 医药前沿, 2012(28):327-328.

[12] 董伟. 肝细胞肝癌在MSCT增强扫描中的表现及诊断价值. 中国农村卫生, 2014(5):78-79.

[13] 刘建民, 杨林, 江山岳,等. 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致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侧支循环的影像特征探讨. 西部医学, 2011, 23(11):2240-2242.

[14] 母庆锦. 多层螺旋CT動态增强扫描对肝细胞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的诊断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 2012(26):223-224.

[15] 张东源, 秦成坤, 曾红,等. 肝细胞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63例临床治疗分析.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3, 16(6):447-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