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非无言也
2019-07-13崔倩
崔倩
“默默”非无言也
崔倩
(西南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1745)
先秦时期文献中有“默默”一词,后代学者大多将其解释为“无言”,《楚辞 · 卜居》中的“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便是一例。“默默”在先秦时期非“无言”之义,有“混沌昏暗”“不自得”“不得意”“沉闷空寂”等多个义项,直到中古汉语时期才发展出来明确的“无言”义。
“默默”;文献;无言;先秦
《楚辞 · 卜居》:“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①洪兴祖《楚辞补注》:“吁,一作于。默,一作嘿。”五臣云:“嘿嘿,不言貌。”“默默”亦作“嘿嘿”。汪瑗《楚辞集解》:“吁嗟者,慨叹之深也。默默者,无言之至也。皆不自得意之词。”屈复《楚辞新集注》卷六:“吁嗟自叹,遭时不偶也。若默默不言,则世有何人知我乎?”
先秦汉语便有“默默”一词。受单音节词“默”及古代一些经典注本阐释的影响,再加上现代汉语中有“默默无声”“默默不语”“默默无言”“默默无闻”等词语,人们经常将古书中的“默默”当做“不说话”,即“沉默无言”讲。但是语言事实是否如此,还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分析和考证。下面我们使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研制的CCL语料库中的古代汉语语料库,兼配中国基本古籍库,对“默默”的义项进行详细分析,以期明确“默默”在各个历史时期中的义项使用情况,从而确定《楚辞 · 卜居》中“默默”的意义。
一、历代文献中“默默”的用法
(一)先秦时期
先秦文献在述景时常用“默默”,描绘的是道家的一种清净无为,是未及玄奥时的混沌状态。例如:
(1)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庄子 · 在宥》)
(2) 天道默默,无容无则。大不可极,深不可测。(《文子》)
此句没有专书释义,然西汉《淮南子 · 主术训》:“天道玄默,无容无则。”此句则较为通用。“玄默”在后代多有清净无为的含义。
《庄子》在述人时也用及“默默”,如:
(3) 吾始闻之惧,复闻之怠,卒闻之而惑,荡荡默默,乃不自得。(《庄子 · 天运》)
成玄英疏:“默默,无知之貌。”《庄子 · 天运》:“卒之于惑,惑故愚。愚故道。”成云:“心无分别,有同暗惑,荡荡默默,类彼愚迷。”宣云:“神不能定,口不能言,失其常也。”这里的“无知”貌和“不言”状态看似都能解释的通,搁下再论。此外还有:
(4) 默默乎河伯,女恶知贵贱之门,小大之家。(《庄子 · 秋水》)
成玄英《南华真经注疏》卷六疏:“河伯未能会理,故海若诃使忘言,默默莫声,幸勿辞费也。”王先谦《庄子集解》卷四曰:“戒勿多言。”如今流行的通俗读本,如方勇译注的《庄子》将其解释为:“静默吧,河伯。”[2]《庄子通解》解释为:“静默无言吧,河伯,你哪里知道贵贱之门与小大之家呢?”[3]古今版本都将“默默”解释为“无言”。据常理来讲,若德高之人使人不言,则人应闭口,然文后河伯继续与北海海神一问一答,北海海神也无愠色。“再者,据文理来讲,默默乎河伯”后面紧接“女恶知贵贱之门、小大之家”。可见此处是说河伯的“无知”,而非让其噤口不言。整句则译为:河伯愚笨啊,你哪里会懂得万物间贵贱的门庭和大小的流别!另外,《论语》中经常会有这种句式的出现,如子路篇“野哉由也”一般翻译为:仲由,你真鄙陋。故此处的“默默”解释为“无知貌”更为恰当。
《楚辞》写物态时也用到“默默”,其意义虽不涉及玄理,但其世态浑浊以致内心彷徨、不知归处的描述与《庄子》如出一辙。例如:
(5) 登石峦以远望兮,路眇眇之默默。(《楚辞 · 九章》)
王逸《楚辞注》:“郢道辽远,居僻陋也。”补曰:“眇眇,远也,默默,寂无人声也。”《楚辞六臣注》曰:“路眇眇之默默,《广雅》曰:‘眇眇,远也。’”《左氏传 · 童谣》曰:“远哉遥遥,向曰:遥遥,心不安貌。”汪瑗《楚辞集解》:“眇眇,幽深貌。默默,寂寞貌。”故此处“默默”也不作“无言”讲。再如:
(6) 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楚辞》)
此句在本文开头已经有引注,此处不再重述,然而后世亦有别种观点。姜亮夫曰:“默默,不自得之义,即贤士之所以无名也。”[4]王泗源则认为:“默默,指世之浑浊不清。郭沫若以为沉默不言,误。古语文,默默并无沉默不言之意。”[5]
在所能见到的文献材料中,可以看到先秦文献中写景时的“默默”,与远古时代的天地混沌,万物不开明、不分明有关,所述的是一种世间浑浊不清,昏暗修远之貌。在《老子河上公注》和程本《子华子》中亦是如此。《老子河上公注》:“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白以喻昭昭,黑以喻默默。人虽自知昭昭明白,当复守之以默默如暗昧无所见。”程本《子华子》:“虽处什伯,不足以处也,而复何所主宰,何所臣使,而其昏昏默默,以至于今也。”在第四条《楚辞》中的补注涉及“默默寂无人声”,由于先秦时期“默默”并未有此意义,可从词义理解上将其断为后世之语。在描述人时,“默默”可归结为“无知”义。《庄子 · 秋水》中的“默默”是北海海神谓河伯无知,《楚辞 · 卜居》中的“默默”是指屈原生不逢时,国人不知其理想抱负的“无知”,即《诗经 · 黍离》所说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亦如孔子所叹“知我者其天乎?”由此可以得出,《庄子 · 天运》中的“荡荡默默”若是理解为绘景,则应与“窈窈冥冥昏昏”所指相同,意为昏暗混沌;若是理解为述人,则描人状物在一本书中惯用意义应一致,《庄子》全本只有几处“默默”,再结合前文“惑”之一词,可得此处“默默”应释为“无知”,并非“无言”,且由前面“惧、怠、惑”皆是形容人的语词,此处理解为述人更为恰当。
(二)两汉时期
“默默”在两汉时期有时直接使用先秦时期的义项,如:
(7) 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吊屈原赋》)
“默”作“墨”“嘿”。汉书作“默默”。南朝萧统《六臣注文选》:“应劭曰‘默默,不得意也。’济曰‘默默,失意貌。’”贾谊《吊屈原赋》中的“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在同时期的史书中有两处提及:一是《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此处应劭注“默默,不得意也”;一是《史记 · 屈原贾生列传》,此处应劭注“默默,不自得意也”。两处虽只差一字,但释义有差异且有关联,由于现有文献不能佐证其一有误,故尊原貌。不自得为因,“不得意”为果:正因无人理解自己的抱负尤其是不被君王赏识的“不自得”,才会有“不得意”乃至“潦倒失意”。另外,贾谊《吊屈原赋》中多用屈原著作中的原句原词。《文选注》未解释其为“无言”,并且未见其他古注训《吊屈原赋》中的“默默”为“无言”,那么往上推及原文《楚辞 · 卜居》中的“默默”亦不可释为“无言”。
在承接先秦常用义的基础上,“默默”也逐渐引申出“行事不张扬”“唯唯诺诺”等含义,且多用于君臣之间。以下面两个例子为证:
(8) 攫拏者亡,默默者存;位极者宗危,自守者身全。(《解嘲》)
《六臣注文选》:“济曰:攫挐,执持也。言执权用势者,必亡。默默守道者,必存也。”此处的“默默”也非“无声”也,而是与“高张”相对,即行事不张扬,往来默默,无丧无得。
(9) 有谔谔争臣者,其国昌;有默默谀臣者,其国亡(《韩诗外传》卷十)。 众人之唯唯,不若直士之谔谔,昔者商纣默默而亡,武王谔谔而昌(《韩诗外传》卷七)。
《玉篇 · 言部》:“谔,正直之言也。”《集韵 · 铎韵》:“谔,谔谔,直言。”《文选 · 韦贤〈讽谏〉》:“睮睮谄夫,谔谔黄发。”李善注:“谔谔,正直貌。”《韩诗外传》这两处的“默默”皆与“谔谔”相对,与“唯唯”相近。后代由于误解“直言”为“直言不讳”,而不知其义为“正直之言”,所以释“默默”为“沉默不言”。若释《韩诗外传》卷十中“默默”为“无言”尚可解释得通,但《韩诗外传》卷七中的“商纣默默而亡”中“默默”若指群臣不言,则较为牵强,而理解为“睮睮谄夫”,与正直之言相对,更为恰当。《史记 · 商君传》也有此句:“殷纣墨墨以亡。”
两汉时期的“默默”,有了“两可”的语言环境,慢慢向“不言”义靠近。如以下3例:
(10) 尚(上)气,□□,数(喝),牧牧(默默)耆(嗜)卧以欬(咳)。[6](马王堆汉墓帛书)
“牧”“默”都在职部,声母都拟为m,由于古音通假,“牧牧”同“默默”。马王堆帛书整理组便采取此种方法,释“牧牧”为“默默”“眜眜”。周一谋等认为“牧牧耆(嗜)卧”指沉默不语、神气萎顿之状。《金匮要略 ·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又“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7]《医心方 · 卷第十九 · 服石发动救解法第四》:“若腹中懊闷、陶热吸吸者,若渴人精神默默,但欲眠卧者,此药发在内,攻守五脏也。”[8]所以此处“默默”主要指精神不振,也可引申为沉闷、沉默不语。
(11) 平公默默而不应焉。(《新序 · 杂事第一》)
为《新序》作注,今人成果颇丰。李华年《新序全译》将此句解释为“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9]卢元骏在《新序今注今译》中将其解释为:“默不作声,哑口无言。”[10]马亚中等在《中国寓言全集》中则释其义为:“默不作声,无言以对。”[11]今人在解释此句的时候,多数都是意译,而非直译。其中“不应”可以理解为“不语,不说话”,“默默”修饰“不应”,也可以具有相近的意义。所以相较于例(10)中所说的“默默嗜卧”,例(11)中的“默默”与“沉闷、沉默”义更为接近。
两汉时期,“默默”的用法相对灵活。纵观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献,“默默”一词与先秦时期《楚辞 · 卜居》中的“默默”,有承接关系,但又有引申,其意义已经不再局限于“浑浊昏暗”“清静无为”“不吾知”的解释,“不得意”“闷闷不乐”以及“沉闷”“沉默”等义项都已经慢慢发展出来。虽然此时期有些例句有两可的解释,但恰是“两可”的环境才能让语言使用者将词义进一步引申。
(三)魏晋之后
魏晋之后,“默默”的义项更加多元化,向着不同的链条发展演化。举例如下:
(12) 不尔,便擐甲戈,徘徊左右,卫君王之身……如是,则系匈奴于北阙无日矣。亡但默默,窥宠而坐。(六朝《全刘宋文》)
本段前文所讲大意为,或居于庙堂之上,为君出谋划策,或战于疆场,为君为国抛颅洒血。不应“默默”,获取宠遇而无所事事。此处“默默”当是与前面所述相对,即不做有利国家任命之事,沉默孤寂,避世无为。所以“亡但默默,窥宠而坐”之“默默”应是继承先秦时期“不得意”“不乐”“失意”的义项。
(13) 默默不怡,恍若有遗,四壁无寓,三阶寡趣。(六朝《全梁文》)
此处“默默”修饰“不怡”,其义应或等同“不怡”,即不乐时的某种消极状态。
(14) 诚以百行殊尚,默默难齐,慕尊贤之美称,耻贼善之丑迹。(《抱朴子》)
“百行殊尚,默默难齐”应理解为“混沌”的引申义“不齐状”。但这个阶段许多“默默”的用法是就某情景状作某态,意义愈发灵活多变,如:
(15) 夫人生于天地之间,唯唯默默者皆是,而夫子独和而不同。(《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16) 水逝东川,魂兮默默,寂寞黄泉。(《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17) 明明乎契而无爽,默默乎孝功斯着。(《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18) 悲夫悲夫空默默,魂兮魂兮何悠悠。(《唐文拾遗》)
(19) 勿谓神默默,勿谓天恢恢。(《唐诗 · 白居易诗》)
“唯唯默默”“魂兮默默”“空默默”“神默默”等例子中的“默默”都需要随文释义,但都有“沉默空寂”之意。再如:
(20) 国家不深相知,而见害朝人,是以默默不敢有所陈。若其不然,当建进取之计,以报所受之恩。(《史书 · 三国志》)
(21) 郁郁眉多敛,默默口寡言。(《唐诗 · 白居易诗》)
(22) 林岸随天转,默默坐含颦。(《唐诗 · 陈子昂诗》)
例(20)“默默不敢有所陈”、例(21)“默默口寡言”、例(22)“默默坐含颦”之“默默”,虽然都可理解为“沉默不语”,但究其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到,在两汉时期,“默默”的“不得意”“沉闷孤寂”之意已经发展出来;魏晋隋唐时期,这种意义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备,并且进一步发展出不得志和心情沉闷时的“少言无语”“闭口不言”之意。与两汉时由“不自得”到“心情沉闷”的两可状态一样,此时的“心情沉闷”与“沉默不语”两种义项之间也处于模糊的过渡状态。在唐宋时,前面所列的“清净无为”“混沌昏暗”“不自得”“不得意”“心情沉闷”等意义都有不少用例。“默默”与“不语”“不言”也多有组合。“默默”逐渐发展为“不语”“无言”义。如南宋《佛语录》中见到一例:“说与不说即有起灭……语即默,默即语。语默不二。”明清时期的小说中所见用例更多,这里不再列举阐述。
二、“默然”“默默”的对比分析
在古代汉语中,“默然”经常使用“无言”的义项,下文通过比较“默默”与“默然”义项的异同,验证先秦时期“默默”非“无言”之义。
(一)先秦时期
先秦文献中,“默然”实词意味非常明显,直接表示“沉默不言”。如:
(23) 吴起默然不对,少选,曰:“与子”。(《吕氏春秋》)
(24) 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胔,默然不问。(《晏子春秋》)
(25) 默然而不应,何也?(《晏子春秋》)
(26) 吾言之,恐子死之也;默然不对,恐君之惶也。(《晏子春秋》)
在词性上,“默然”“默默”都应归入状态形容词。语言具有准确性和简洁性,所以在语言社会中,不会长期存在功用完全相同的词语,即使是同义词也经常会被拿来辨析,确定其各自偏重的功能。就这一点,“默默”与“默然”所指则不应相同。从文献实例上看,也确实如此,两者分工不同,各司其职。这也从反面论证了先秦时期“默默”不应长期存在“沉默不语”的义项。另外“形容词+然”表示形容词的某种状态,这在古汉语中很常见。但是叠音构词“默默”用来表“默”的状态则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构词方法[12]。从上述三点来看,先秦时期文献中的“默默”实在不应解释为“默默无言”。
(二)两汉之后
从上述中古汉语到近代汉语例子众多,此处只举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明清之前,“默然”除去它语法意义上的逐渐虚化[13],其词汇意义演变并不剧烈,但同样有两可的语境。如:
(27)《抱朴子》:“抱朴子曰:‘灵蔡默然,而吉凶昭晰于无形;春蛙长哗,而丑音见患于聒耳。’”
“灵蔡”指大龟,非人,不能用“无言”义修饰。但是若说此处是“无声”义,又明显和“长哗”有悖。但是此句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因其与“无言”义相差不远。
直到明清时期,“默然”虽然发展出“无声”“沉思”等义项,但是用此含义的例句数量非常少,如:
(28) 晦庵闻之,默然了半日。(《二刻拍案惊奇》)
语料库中多数例句中的“默然”还是不能抛开“沉默不语”的义项。所以“默然”与“默默”的各自分工偏重在明清时期也仍未混同。
将“默默”解释为“不语”“无言”,从中古时期的“五臣注”就已经开始,但是释词应该注意词义的时代性和特殊性。符号没有恒久的意义,只有原初的意义。意义是符号形成时被赋予的,一旦符号完成了它的指称功能,意义就消失了,或者说每一次使用就有某一种意义。释义是用符号解释符号的一种操作过程。也正是因为符号的意义的这种特殊性,很多研究者即使在使用别人经常使用的某个术语时,也要在规定它的特定含义上下足功夫[14]10。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沉默不语”是“默然”一直以来的中心义项,而“默默”则有“混沌昏暗”“不自得”“不得意”“沉闷空寂”等多个义项,在先秦两汉时期的材料中,“默默”出现了18次,其中只有3次是与“沉默无声”有关。而在先秦的文献中,“默默”与“沉默”多数是没有关系的。直到中古汉语时期才逐渐偏向了“沉默不语”这个义项,明清时期则继续扩大使用。所以先秦时期的文献资料中的“默默”大体上都不应该被草率地解释为“默默无言”。所以文章开头《楚辞 · 卜居》中的“吁嗟默默兮”和《庄子 · 天运》中的:“荡荡默默”中的“默默”也非“无言”义。
注释:
①文中未标出处的古代文献语料来源于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开发制作,黄山书社出版发行的《中国基本古籍库》。
[1] 李零.读《楚系简帛文字编》[G]∥出土文献研究:第5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47―152.
[2] 庄子[M].方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269.
[3] 陆永品.庄子通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171.
[4] 姜亮夫全集(六):重订屈原赋校注二招校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504.
[5] 王泗原.古语文释例[M].北京:中华书局,2014:252.
[6] 裘锡圭.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五)[M].北京:中华书局,2014:190.
[7] 何任.金匮要略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2.
[8] 丹波康赖.医心方[M].高文柱,校.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403.
[9] 李华年.新序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29.
[10] 卢元骏.新序今注今译[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29―30.
[11] 马亚中,吴小平.中国寓言全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257.
[12] 卢卓群.形容词重叠式的历史发展[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30―35.
[13] 王兴才.“然”的词尾化考察[J].汉语学报,2009(3):47―53.
[14] 杨文强.语言符号的指称功能及词义的特殊性[J].现代汉语,2009(4):10.
“MoMo” is not speechless
CUI Qian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1745, China)
In the pre Qin period, there was a “momo” in the literature. Most of the later scholars interpreted it as “speechless”. There is one example in “The Songs of Chu”.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omo” in the literature of the past dynasties, it is found that “momo” has a clear meaning of speechless in the middle ancient Chinese era. The comparison between “momo” and “speechless” commonly used in the pre Qin period reveals that “momo” is not “speechless” in the pre Qin period.
momo; literature; speechless; the pre Qin period
2018-11-09
崔倩(1997―),女,河南禹州人,硕士研究生。
H131
A
1006–5261(2019)03–0113–06
〔责任编辑 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