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中老年高血压并发蛋白尿128例

2019-07-12尹红梅

中外医疗 2019年11期
关键词:蛋白尿氨氯地平缬沙坦

尹红梅

[摘要] 目的 总结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中老年高血压并发蛋白尿的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回顾性分析128例中老年高血压并发蛋白尿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氨氯地平、缬沙坦,记录其用药前后SBP、DBP、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情况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28例中老年高血压并发蛋白尿患者治疗后SBP、DBP、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54.390 4、37.345 3、44.215 4;P=0.000 0、0.000 0、0.000 0);128例患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后均未予以对症干预,停药后相应症状均好转或消失。 结论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中老年高血压并发蛋白尿患者效果显著,同时能够有效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 缬沙坦;氨氯地平;中老年高血压;蛋白尿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4(b)-010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ffects of valsartan combined with amlodi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proteinuria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28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proteinuria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7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mlodipine and valsarta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The quantitative changes of SBP, DBP and 24 h urine protein, the occurrence of drug-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recorded. Results SBP, DBP, and 24 h urine protein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128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proteinuria than before treatment (t=54.390 4, 37.345 3, 44.215 4; P=0.000 0, 0.000 0, 0.000 0); 128 patients with drugs incidence of 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was 3.13%. No symptomatic intervention was observed after drug-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The symptoms were all improved or disappeared after stopping the drug. Conclusion  Valsartan combined with amlodipine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proteinuria, and it can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clinical medication.

[Key words] Valsartan; Amlodipine; Middle-aged and elderly hypertension; Proteinuria

高血压并发蛋白尿在临床上比较多见,一般容易好发于中老年患者,发病后治疗不及时容易导致患者的靶器官损伤,严重的会引起肾功能衰竭[1]。高血压并发蛋白尿患者肾脏发生实质性损伤,且随着患者的病程时间延长,其肾功能进一步损伤,不仅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同时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2]。为此,通过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符合中老年高血压并发蛋白尿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8例中老年高血压并发蛋白尿患者中男:女=69:59,年龄50~81岁、平均(66.24±2.14)岁。该次分析所纳入的128例中老年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制定的相关标准确诊发生高血压并发蛋白尿,患者及其家属在认知该研究内容风险基础之上,自愿参与该研究。排除沟通障碍者、恶性肿瘤者、精神疾病者、孕产期者、肝肾功能异常者。该研究内容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实施。

1.2  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中老年高血压并发蛋白尿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氨氯地平、缬沙坦,其中常规治疗包括补液(维持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度平衡)、低流量吸氧(1~4 L/min补充机体氧容量)、积极干预合并症(降糖、降脂等)等,氨氯地平(国药准字H10950224)每日口服5 mg、缬沙坦(国藥准字20040217)每日口服80 mg,连续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记录128例中老年高血压并发蛋白尿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变化情况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数据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128例中老年高血压并发蛋白尿患者均顺利完成12周用药,经分析可知其治疗后SBP、DBP、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数据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128例中老年高血压并发蛋白尿患者该次用药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4/128),其中1例面部潮红、1例踝部水肿、2例低血压。该次研究中未出现1例患者同时发生2种及以上不良反应情况,中老年高血压并发蛋白尿患者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后均未予以对症干预,停药后相应症状均好转或消失,未见休克、死亡等严重后果。

3  讨论

高血压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肾功能损害,尤其中老年高血压肾损伤早期最容易出现蛋白尿,若不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容易进展为肾功能不全,严重的会引起肾功能衰竭,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3-4]。对患者的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检测,可以观察到患者的肾功能损伤情况,以便于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尿蛋白的水平,减少对患者肾功能的损伤,高血压在治疗的时候既要降低患者血压,又要保护靶细胞[5-6]。高血压患者血压持续升高导致其肾脏动脉发生硬化及纤维化,其血管平滑肌收缩能力下降,进而造成患者血管狭窄,临床中多表现为蛋白尿及肾小管负荷升高等问题,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另外,高血压患者肾小球蛋白质滤过量升高,造成其肾小管发生损伤,长此以往患者极易发生肾功能衰竭问题。鉴于此,该研究针对高血压合并蛋白尿患者治疗方式予以研究,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方式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其肾小球血管压力,进而降低细胞炎性因子释放比例,减轻患者肾脏功能的进一步损伤,减少尿蛋白滤过率。

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可以和患者的受体相结合,增强肾小管毛细血管的压力,从而增加机体的尿蛋白,让细胞凋亡,抑制誘导肾小球萎缩,借助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使得肾小球硬化[7-9]。缬沙坦是现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药物,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以选择性的作用于患者的ATI,与其相结合,阻滞介导的生物学效应。用药后可以松弛系膜细胞,以免细胞繁殖,改善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强肾的排泄和重吸收能力,从而降低尿蛋白的排泄,降低血压水平。有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10],高血压患者一般会出现血管平滑肌的钙内流和超载,钙离子拮抗剂抑制钙内流,松弛平滑肌,扩张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压力,抑制系膜细胞吞噬大分子物质,降低肾小管的高代谢,降低负荷,清除自由基,从而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保护肾脏不受到损伤。氨氯地平是一种钙拮抗剂,有较强的降低血压效果,还可以保护肾脏,把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发挥出较好的控制效果,抑制肾脏的高灌注,降低肾小球压力,促进正常的肾血流量,减少尿蛋白排泄,抑制肾功能衰竭[11]。临床中高血压合并蛋白尿患者受到血压过高的影响,其导致其肾脏灌注、滤过及肾压较高,导致其蛋白尿问题十分严重,尤其是近年来临床中随着高血压症状临床研究逐渐深入,其降压治疗及肾功能改善时其治疗主要目标。鉴于此,临床中针对高血压并发蛋白尿患者临床治疗需对其肾病进展情况予以充分研究,给予患者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方式,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扩充患者血管,进而避免血压对高血压合并蛋白尿患者肾脏功能造成影响,加之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药物生物利用度水平较高,在扩张其肾脏动脉、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促进患者治疗效果。

代红梅等[12]选取100例高血压并发蛋白尿患者予以对比分析,对患者治疗前SBP为(146.25±3.22)mmHg、治疗后(120.57±2.48)mmHg;DBP为(98.57±1.73)mmHg、治疗后(86.88±1.52)mmHg;24h尿蛋白定量(9.86±0.86)g、治疗后(5.38±0.59)g。上述研究与该研究具有一致性,该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128例中老年高血压并发蛋白尿患者临床资料可知,经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后其SBP、DBP、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3.13%,提示此法治疗中老年高血压并发蛋白尿有效性、安全性均较优。

综上所述,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中老年高血压并发蛋白尿患者效果显著,同时能够有效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性,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应用。

[参考文献]

[1]  邱炽昌.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可行性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13):99-100,103.

[2]  陈奕权,庄曼茹,张长翼.小剂量螺内酯联合缬沙坦、氨氯地平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疗效及血清内脂素、瘦素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8,27(2):163-167.

[3]  段丽琴,闫蕊.动态血压监测评价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晨峰血压和血压变异性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6):771-772.

[4]  余娟,王云峰,赵明中,等.不同剂量缬沙坦联用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8,26(4):375-378.

[5]  邹金良.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8,30(4):110-112.

[6]  李丹,张灵健,刘美,等.复方制剂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meta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8,34(2):305-309.

[7]  马丽,韩红彦,潘云红.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院,2018,18(2):249-251,254.

[8]  杨静,李钰兰.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管与心肌的保护作用[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7,25(3):224-226.

[9]  陈辉,吴艳君,李莎莎.小剂量缬沙坦、氨氯地平、吲哒帕胺三联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抑制作用[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6,35(9):737-740.

[10]  杜晓马,兰景良,沈昕,等.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动脉硬化病变的逆转作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1):157-159,162.

[11]  朱世国,倪卫东.缬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减少高血压患者蛋白尿的疗效观察[J].实用老年医学,2014,28(7):595-597.

[12]  代红梅,王瑞宁.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蛋白尿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3,22(16):18-19.

(收稿日期:2019-01-21)

猜你喜欢

蛋白尿氨氯地平缬沙坦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非杓性高血压宜选用左旋氨氯地平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