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019-07-12招远市军人退役事务局王超
招远市军人退役事务局 王超
我国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在这广阔的国土面积中,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并且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缺乏协调性,严重影响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目前,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而在我国的广大西部地区以及一些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则比较缓慢。为了加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促进各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财税金融政策的实施可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进行探讨。
1 区域经济的内涵和发展状况
1.1 区域经济的内涵
所谓区域,从地理学角度来讲是指“根据不同的标准或是几项特定的指标,将地表划分成连续而不分离的单位”,这些连续而不分离的单位我们将其称之为区域。而对于区域经济而言,也被称为地区经济,地区经济是指按照不同的行政区域进行划分的经济区域,地区经济主要是由于劳动地域分工形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些区域内的宗教因素、政治因素、历史因素以及地理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一些联系比较频繁的区域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经济区域。区域经济具有“区域性”以及“综合性”等特点,可以体现出国民经济的状况,是国民经济的缩影。区域经济在空间上分布上来讲,其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连续性”。
其经济结构的划分,可以以区域内的地理资源为标准进行划分。区域经济在时间上来讲,其具有一定的“可监测性”和“变动性”,并且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政策导向的影响,不同的政策导向,会给区域经济带来不同的影响。
1.2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
我国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并且我国的自然资源丰富,但从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来看,我国的自然资源分布存在着严重的不均匀现象,再加上地理位置因素的影响和历史发展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使我国目前的经济区域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即西部板块、中部板块和东部板块,并且在这三大板块中,其经济的发展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因素以及历史因素等影响,使得其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比,呈现出落后的状态,并且这种差距正在不断加大。在我国的东部地区,由于其交通便利,国家的政策倾斜力度较大,使得其经济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已经有拥有了比较雄厚的经济力量,并且受到优异的外部发展条件影响,使得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的加快,与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的拉大。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职能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目前我国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方面,为扶持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政府出台了相应的财税金融政策,并且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为各地区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定位,进而使我国不同经济板块间的经济能够得到协调的发展。首先,在总体上制定分区策略,将我国的经济发展分为三大板块,即西部板块、中部板块和东部板块。根据这三大经济区域板块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发展措施,进而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其次,在分区政策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建立分类策略,主要针对在同一经济发展区域内的各个行业,将各个行业进行分类,根据各个行业的分类来制定与其相符合的经济发展计划,进而促进区域核心经济产业的形成,使区域经济得到全方位以及多层次的发展[1]。
3 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1 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税收政策改革的深入发展,使其对我国的东部地区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尤其是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东部地区企业的再投资行为,使得企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但对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而言,税收政策改革的收效不够理想,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并且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受到区域的限制比较明显,使得其在税收政策改革中受益并不明显,这种状况导致了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距离进一步的拉大。由于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以税后优惠为主,这种情况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来说,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高新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十分有限。而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我国的东部地区而言,十分有利于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发展,使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发展优势进一步的扩大。除此之外,我国的税收政策在税种的设置方面,也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有利,而对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发展而言,为了充分发挥出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提升企业对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应提升税率,并且加大资源税的征收比例。在购买性支出中,主要包含了基本消费支出和基础建设性支出。对于我国的东部地区而言,行政管理费用所占的财政支出比例较低,大部分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进行城市的维护和基础性支出,另外,东部地区用于科教文卫事业方面的资金支出比例也相对较高。而对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而言,由于其政府工作人员相对稳定,使得政府支出也比较稳定,但这种状况会导致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动力不足,使中西部地区的财政压力较大,在政府的支出中,用于进行行政管理的费用会占据比较大的比重。这种情况会进一步地拉大我国东部地区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异。为了缩小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异,政府逐步实行转移支付政策,但在转移支付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效果却不够理想,对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不大。由于物价的波动,使得政府对中西部地区实施的定期定额补助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对减轻中西部财政负担的作用不够明显。而科学的转移支付政策应当以均等化原则为前提,促进各地区收支平衡[2]。
3.2 金融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资金的实际利率与实体产业的经济利润率关系十分密切,也就是说实体产业经营状况越好,资金的利润率越高,而实体产业的经营状况不良,经济效益较低时,资金的利润率也就越低。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我国的利率逐渐实现了市场化,这对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而言,由于在中西部地区的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导致法定的利率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的东部地区,由于利率已经实现了市场化,使得实体经济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利率逐渐实现了市场化,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相关企业为了使自身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也会不断增多,相应的银行贷款数额也随着增多,这使得资金的利润率与利用率也在不断提升。除此之外,我国的宏观金融政策也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在我国金融体系之中的再贴现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差别利率未能施行[3],这表明再贴现政策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而就票据市场而言,其流通体系尚不完善,由于票据的结算多数只能在同城市之内进行结算,导致票据结算很难进行跨地区沟通,这使得票据市场具有比较明显的区域性特征。除此之外,由于我国近年来的票据融资能力不断降低,使得票据的功能越来越小,这种情况导致了票据承兑和贴现存在着较强的区域性限制。因此,为了缓解区域发展的资金问题,政府宏观金融政策应提供资金支持,扶持区域信贷业务的发展,使区域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得到完善,使区域经济发展能够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
3.3 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会受到税收水平的直接影响。由于我国实行统一的财政法规和税收政策,使得各区域的税负水平平等。这种情况对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而言,会带来比较不利的影响,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东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要实行与东部地区同样的税收政策,这使得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企业的发展空间较小,进而影响我国中西部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使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的拉大。我国税收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便是增值税,增值税对资金的流向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随着增值税的降低,会引导我国东部区域的资金转向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进而加快我国中西部区域的地区建设和经济发展,使得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税收负担得到缓解。除此之外,税收优惠政策也会对企业的投资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一个地区的资金规模会直接影响到该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由于受到税收优惠政策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较好,这使得该区域的企业能够获得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带动了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对于我国的中西部区域而言,政府可以设立资源税,通过资源税来调节政府的收入,协调政府财政收入与资源利用率之间的关系,对于政府的财政收入,应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进而保持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各区域的国家政策倾向的差异以及各区域的资源限制,使得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够平衡,其发展速度也不相同,因此,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国家通过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以及金融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进而促进我国整体经济机构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