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位一体”的高职外贸类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研究①

2019-07-12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陈仕榜

中国商论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外贸院校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陈仕榜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发展背景下,创业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开展创业能力培养,不仅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的指导要求相吻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尤其是对于高职外贸类专业,更应该牢牢抓住“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跨境电商迅猛发展等时代发展机遇,加强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高职外贸类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教育引导、政府扶持带动、学生自主参与”三位主体的合力参与。因此,只有全方位、多层次的构建高职院校、政府、学生“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才能切实提升创业能力培养的实效性。

1 “三位一体”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特性

(1)目标一致性。作为三种不同类型的行为主体,高职院校、政府、学生对创业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不同层次的影响。“三位一体”培养体系的构建,将深入促进和带动三位主体行为的一致性,形成动态平衡,进而更加高效的开展创业能力培养。同时,目标的一致性将有助于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在空间上从学校扩展至社会,在时间上从在校延续至就业,从而达到时空连续性,实现培养效果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2)主体互动性。在“三位一体”的体系中,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政府的政策及带动以及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都将高度融合,形成互动协同的一体化状态。三位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将由原先的被迫接受变成主动融入,由原先的层级分明变成互利共赢,由原先的个体单独掌控变成三体协调互动。主体互动性将进一步提升三者的主观能动性,联动互通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3)效果放大性。在“三位一体”培养体系中,高职院校、政府、学生共同致力于创业能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各方的优势资源得到充分运用,从而实现1+1+1>3的放大性效果。高职院校设置教学目标、课程结构等,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政府出台各类资助和服务政策,鼓励和支持高职院校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专业和创业知识,充分利用学校和政府所提供的各项有利条件提升自身的创业能力。

2 高职外贸类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困境

2.1 高职院校层面

(1)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不健全。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创业教育的课程,但通常是以在教学计划中简单增设几门零散的、以公共课为形式的创业指导课程呈现,并未真正的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由于未将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导致外贸类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相分离,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缺乏有效融合,致使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创业实践课程体系和平台的欠缺,也极大的影响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

(2)创业能力培养的师资力量薄弱。当前多数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工作是由辅导员或就业指导老师担任。这些人员大都未接受过系统创业教育方面的学习培训,在创业教育理论方面较为欠缺,在创业实践经验经历方面更是缺乏。这样导致在授课过程中照本宣科,无法对学生的创业实践进行实质性指导,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虽然不少高职院校会聘请一些行企业专家进行创业教育,但大都是以不分专业、不分年级的讲座形式开展,在讲授内容方面缺乏系统性和专业针对性,这样的形式只能起到对创业教育的一个必要补充。

(3)创业能力培养的氛围淡薄。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极其有利于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但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氛围淡薄,对其营造和建设,仍然简单的停留在课程、讲座等形式上,并未从全方位、多维度上构建。比如对创业文化、创业案例、创业先进典型、政府提供的创业扶持政策等宣传不到位;对学生创业、教师指导创业的支持政策还未健全和有效实施;对各类创业竞赛、创业实践活动的举办较为缺乏等。而这些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2.2 政府层面

(1)创业扶持政策不完善。虽然政府为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也出台了一些相关优惠政策,但其涉及的范围比较窄,支持力度还有待提高。比如对于大学生创业初期的资金筹措、信用担保等关键问题还未出台具体的政策指导。此外,当前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缺乏系统性、缺少配套政策的支持。除教育、劳动保障部门等外,其他部门比如保险、银行、司法等,都还缺乏与大学生创业相吻合的支持配套政策,这些都将影响创业扶持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效果。

(2)创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当前政府机构给大学生提供创业方面的服务,通常是集中在学生临近毕业之时,并没有长期的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学习期间,比如缺乏有计划的与校方共同开展创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创业计划咨询服务等。此外,政府在鼓励和推动大学生积极开展创业方面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在提供相关的创业信息和资源等方面缺乏时效性。这些创业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对于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也是极其不利的。

2.3 学生层面

(1)创业意识淡薄。一方面基于传统家庭教育的束缚,很多学生都倾向于就职一份稳定工作,不愿承担创业的风险;而且很多学生对创业的理解抱有偏见,认为创业就是找不到工作后的低下选择,因此也不会主动关注创业方面的相关资源信息。另一方面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多数学生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于创业教育方面的学习和活动通常是敷衍了事,仅是为了拿到学校规定的学分而已。以上两方面都直接导致了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效果的不理想。

(2)创业实践不足。虽然很多学生抱有创业的想法和意愿,但相应的创业知识较为缺乏,尤其是很少主动参与各类创业实践活动,从而导致创业往往只停留在想法和热情的层面,无法切实的实施。同时,由于创业实践的不足,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到的创业理论知识转化为行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创业能力培养的效果;而且创业实践的不足也会导致学生眼高手低,缺乏务实精神,往往使得创业以失败告终。

3 “三位一体”高职外贸类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3.1 高职院校层面

(1)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一是将外贸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外贸专业应紧密结合行企业发展趋势,将创业能力培养融入、贯穿至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促使创业能力培养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互为支撑,提高培养的针对性。比如针对跨境电商作为新兴外贸方式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构建“多模块+(跨境电商)平台”的课程体系。二是丰富创业课程内容。外贸专业除了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创业项目设计与策划》《SYB》等创业课程外,还要将创业政策、创业法律法规融入到课程中。同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比如定期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开展讲座;或经常开展与外贸行企业相关的创业沙龙等。三是加强创业网络课程资源开发及运用。为能够让学生更快获得最新的创业信息和更加高效利用学习时间,外贸专业要借助互联网优势,打造自身的创业网络课程资源。比如将专业特征与当前的创业网络课程资源相结合;或与政府、行企业、协会等组织机构共同开发互动式的创业网络课程资源等。

(2)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自身创业教育的内涵建设,支持和选派外贸专业骨干教师参加有关创业教育方面的培训、学习、交流和研讨,以及到外贸行企业参加挂职锻炼甚至参与它们的创业项目,不断提高教师的创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二是高职院校要加大力度聘请具有丰富创业实践的外贸行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通过他们的讲授,能够让学生更加直面的感受创业历程,增强创业能力培养的效果。三是高职院校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让专业教师能够承担或者参与由政府主导的创业实践活动,以增加和积累创业实践经历和经验。此外,高职院校要制定激励制度,对于指导学生创业的教师应给予课时补贴,并将其指导所获得的成绩与科研、职称评定、待遇等挂钩,以支持和鼓励教师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中去。

(3)营造浓厚的校园创业氛围。高职院校要将创业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校园布局建设中,全方位创设校园创业氛围。一是经常开展各类创业竞赛和活动,加深学生对创业理念的理解和提高其实践能力。二是通过多样化宣传渠道,比如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海报等,将有关创业的案例、赛事、政策、动态等不断推送给学生,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三是创建创业俱乐部、创业者联合会等学生社团,给学生提供创业经验交流的平台,并通过该些社团开展多样化的、以创业为主题的活动。四是健全创业保障机制,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创业实践。高职院校对于有意愿创业且所提供的创业项目可行的学生,比如对跨境电商项目抱有创业激情的外贸专业学生,免费为其提供创业场地,并配备指导教师和提供资金支持。同时,高职院校应制定学分换算、学年延期、考核激励等制度,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高效、全身心的投入到创业实践中。此外,高职院校应加强同政府沟通协调,为学生的创业争取更多优惠、便捷的条件,比如注册登记、税费减免、资金资助等。

(4)加强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不仅有利学生获取创业体验,提升创业能力,积累创业经验,而且有利于创业项目的实际转化。一是高职院校要根据外贸行企业的发展趋势和专业特征,打造创业孵化基地、创客空间等实践平台。该些实践平台高度模拟企业运营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当中深化对创业理论、创业法律法规等知识的理解,强化专业知识运用,提升创业实践能力。二是高职院校要加强同外贸行企业互利合作,共享双方优势资源,共建校企合作基地,甚至利用校内创业实践平台承接企业的部分业务,比如外贸专业可以同跨境电商企业开展客户开发、产品宣传、客服跟进等业务范畴的合作,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掌握企业运营模式、工作岗位要求、突发事件处理等,全面提升实战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今后自主创业奠定坚实基础。三是高职院校要积极寻求政府合作,吸引各类创业项目、创业活动等入驻校园,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创业实践中去,加强其创业能力的培养。

3.2 政府层面

(1)健全创业扶持政策。一是逐步完善创业法律法规,并逐层落实,保障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合法权益。二是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创业资金方面的优惠政策,比如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提高创业补贴标准、减免各项行政事务税费、提供创业专项资金等,以帮助大学生缓解创业资金筹措压力。三是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比如简化办理各类行政审批手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下调创办企业注册登记的标准等。四是政府各部门之间要联动出台一体化、相互配套的创业扶持政策,并协作落实,共同推动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发展。五是政府对积极参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企业给以税费减免、补贴等优惠政策,促进校企更加深入的开展合作。通过健全创业扶持政策,将对外贸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起到更加有力的引导作用。

(2)完善创业服务体系。一是政府应设立“一站式”创业服务机构,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包括创业政策咨询、创业信息咨询、创业项目规划、财务分析、法律援助等专业化和系统化的服务,帮助他们及时、有效的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同时加大与高职院校合作,面向外贸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有计划的开展多层次的创业培训活动,有效推动创业能力的培养。二是政府要深入合作、积极参与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的建设,将创业项目、资金、市场化等优势资源引入到高职院校中,为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提供浓厚的氛围和平台,并逐步形成创业集群效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3)营造良好的社会创业氛围。一是政府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的媒体手段,如报纸、电视、网络、电台等,大力宣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神、创业文化、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典型等,加强创业观念的引导。二是政府通过举办讲座、免费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广泛宣传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有助于他们进一步理解透、运用好政策,顺利推动创业项目开展。只有营造良好的社会创业氛围,形成理解、尊重、鼓励、支持的创业文化环境,才能够更加有效的影响学生,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提升自身创业能力。

3.3 学生层面

(1)强化主观创业意识。一是外贸类学生要关注和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趋势,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摒弃传统狭隘的就业观念,主动拓宽自身的眼界,明确认识创业不是无奈之选,而是实现自身价值和就业的有效途径。二是外贸类学生要正确的认识到创业能力也是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更加有助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还有助于提高主观能动性、锻炼抗压能力、培养团队意识和风险意识等。只有强化学生的主观创业意识,才能够激发他们的创业潜能和激情,并真心实意的投身于创业能力的培养。

(2)积极参与创业实践。外贸类学生除了通过课堂、讲座等途径进行创业知识的积累外,更重要的是要提升自身的创业实践能力。一是创业实践对于创业理论知识的应用、良好创业心理的塑造、创业意识的成熟等都起到关键性的促成作用。外贸类学生要积极主动参与到各类的创业实践中,比如课堂创业实践模拟、创业大赛、校内创业孵化项目、校企合作创业计划等。二是通过参与创业实践,能够让外贸类学生清楚的认识到社会、行企业发展的真实状态;认识到创业项目是否具备可操作性;认识到要想获得创业成功,不能一蹴而就,必须要脚踏实地务实开展。

高职外贸类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高职院校、政府、学生三位主体在其培养过程中都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将高职院校、政府、学生三位主体融为一体,互为促进,形成合力,进而构建出多方配合、宽领域、全方位的“三位一体”培养体系,才能保证创业能力的培养取得良好效果,切实促进高职外贸类学生创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外贸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