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科技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的途径

2019-07-11梁海浪

卷宗 2019年17期
关键词:服务效能公共图书馆

梁海浪

摘 要: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是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职能,但目前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还有待提高。现代科技进步对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指出了其中的重要科技技术,并提出了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的建议,从而为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提升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现代科技融合

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是其执行服务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对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地推进文化传播能力,方能促进科学文化教育目标的实现。

1 现代科技对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影响

1.1 拓展了公共图书馆的职能方向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紧抓机遇积极地进行创新化转变,以谋求自身的未来发展。为了能够更加契合当前阶段的发展节奏,公共图书馆不能不重新重视其建设规格、服务效能等等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地予以解决。与时俱进的创新是图书馆生命的源泉,所以公共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予以了调整,获得进一步的深化和扩展,如大多数图书馆有了重大服务创新,走向數字化时代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如建设数字化期刊,极具个性的特色数字化文献、不同学科文献专题,再如移动图书馆,就如一部浓缩掌中的超大“天书”,让图书馆服务处处伴随,人人、时时、处处的移动阅读也成为时尚。在现阶段先进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力量的强有力帮扶下,实现自身服务模式与新型工作理念的完美融合,使之构成一种独一无二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状态,且正在一步步地被各个级别、各个类型的公共图书馆所广泛地采用[1]。

1.2 丰富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措施

广大人民群众欣喜于现代科技手段的伟大进步,也乐意见到各类型研究方法和操作手段的层出不穷,有效地丰富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措施。及时地引进各类新型的技术手段,有利于扩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方法和操作手段。在现阶段,各个公共图书馆的主要服务措施也逐步变得愈发完备,不仅解决地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指导思想和操作理念,而且,还充分地囊括了其他行业领域内的优异成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综合多方面的优势力量来完善自身,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措施。

1.3 促进了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完善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期间,各式各样的新知识、新理念、新学科横空出世。基于此,各种新老学科发生了不同层次上的交叉与融合。图书馆学,亦“不能幸免”。多个学科由于交叉组合了图书馆学的专业知识,逐步催发了新形态、或是新的工作模式。在各个不同学科实现交叉融合的当下,为了更好地满足每一位读者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公共图书馆的内部服务体系也应当发生转变与完善。因此,在新的服务体系下,公共图书馆需要有序地整合开自身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资源,秉承着“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的完成创新化发展,致力于妥善地满足读者的真实需求。

2 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转型的途径

如今,公共图书馆可以运用到多种不同类型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以促进自身的进步,如全民阅读推广体系:实体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电子借阅机+手机阅读+微信图书馆等等,创新式的服务转型,有效扩大读者队伍,凭借着各自的力量实现了对公共图书馆行业的有力推

动[2]。

2.1 应用大数据技术

目前,数字化现代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充斥着各行各业的不同领域,例如:公共图书馆便能够更多地收集、储藏传统的纸质型文献、多媒体资源、以及数字化的文档文本。如此一来,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便逐日俱增。基于如此,公共图书馆其用户的客观需求也将呈现出一种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些海量的数字化资源便能够直接对接用户的客观需求,即公共图书馆其服务效能提升的主要追求方向之一。所以,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势头得以进一步地重点强调。身为一种全新的科技理念,大数据技术能够轻松自如地收集、整理、分析众多类型各异的数据信息,继而综合评定读者的整体行为活动,从而相应地建造其具有极高个性化特征的数据模型。

2.2 应用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一如其名,具备有高超的数据计算能力和强大的信息储存能力。所以,浩瀚如海的数据信息纵容繁杂,也能够利用云计算技术,轻松地完成分类,并得以实现收集、整理、分析,从而节省了公共图书馆的运营成本。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也能够通过云计算技术的力量,真正意义上地获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提升,且达到了深度拓展服务领域的最终目标。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云计算技术除了能够帮助维护公共图书馆其基础设施的日常管理,还能够为构建资源整合平台做出极大的贡献。

2.3 应用物联网技术

在很多人看来,纸质文本资源将要慢慢地湮没于时代潮流之中,数字化资源已然占据了它之前的重要地位,一步步成为了公共图书馆资源的主要贮藏方式。纵容如此,这些事情也是一蹴而就的。基于诸多方面限制性因素的影响,纸质文本资源仍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自然,纸质型文本资源的妥善保管,是无法远离现代化科技手段的。某些不可抗力的存在,以及某些人为因素的干扰,储存纸质文本资源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物联网技术的独特存在,便能够妥善地解决这一难题。在先进的现代化科技设备的指导下,结合物联网技术,便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采集、分析、传播、交流等一系列并不简单的工作,从而使公共图书馆其服务效能获得崭新的一面。

3 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的途径

3.1 构建数字阅读推广服务体系

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正在积极地完成创新化转变。不论是进一步扩大对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投入力度,还是积极地完成数字化阅读的推广工作,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为了推动公共图书馆其服务效能的进一步提升,为了使公共图书馆这一行业不被时代所淘汰,等等。可谓是“殊途同归”,只有达到了多方操作的有机融合、以及与其他行业的协同发展,方能真正地战胜发展阶段的任何难题。而针对公共图书馆这一行业而言,构建数字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才是这一阶段亟待解决的重难点问题。所以,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平台来完成对读者基本阅读信息的采集,再通过后台系统来实现加工、分析、整理工作。只有明确掌握了读者的真实阅读需求,方能做到查缺补漏,有针对性地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3]。

3.2 打造共享型云服务平台

在以往的工作模式中,公共图书馆大多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即全权依靠某一数字化技术,并借助于它的力量来构建自身的服务平台。这些服务平台纵然得以顺利打造,但是,由于自身力量储备的不足,例如:缺乏一定的资金支持,专业素养不过硬、经营规模过小等,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此一来,这些服务平台也许呈现出过于松散,不够集中的状态,亦或是其实际应用范围过窄,无法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项目,且服务的质量也缺乏应用的保障,而呈现出参差不齐的景象。所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先后涌现,各个公共图书馆纷纷试图触摸新的服务模式。

3.3 实现公共图书馆自助服务

在公共图书馆内,读者运用到最多的操作便是“图书自助借还”。而这一操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RFID技术。在RFID技术出现之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大多数还是利用条码识别技术,借助于专业的自助性操作设备,来完成“图书自助借还”的每一个步骤,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失误。但是,不得不说,这一操作的过程地确有些复杂,难以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地推广。所以,及时地更新先现有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现如今,RFID技术的应用愈发频繁,而该技术也发展地越来越成熟。当以RFID技术为核心的“图书自助借还”设备出现、并被大量的投入经济市场之际,凭借其操作简便、安全性能强等显著特点,很快便受到了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的青睐和喜爱。

4 优化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建议

4.1 树立科技意识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全方位地展示出飞速的发展势头,且应用领域也愈发广泛,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联系也愈发密切。但是,一旦缺乏对科学技术的正确认知,难免或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就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而言,它时刻都需要借助于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应用,且不能只停留在对某一技术层面的简单模仿和一般性操作。只有依托于创新的意识,来审视现有技术自身的特质,且严格遵循用户的实际情况和客观需求,方能真正达到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与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合二为一”。另外,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到各个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巨大差异,不能够只简单地“一视同仁”。各个公共图书馆需要理性地看待自身,要有一个明确的未来定位。对于各类高新技术,也要事先经过系统的学习,“货比三家”,慎重考虑,谨慎选择,切勿盲目地求大、求新,方能真正达到现代科技与图书馆服务流程重组的有效契合,从而促使图书馆服务质量得以大幅度提升。

4.2 构造现代科技应用合作体系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数据,可以得知,某些公共图书馆难免会存在建设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匮乏、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等一系列不良現象。如此一来,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大部分地市级以下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并使其现代科技与自身业务的融合发展程度也远远地低于行政区域内的中心图书馆。因此,公共图书馆选择实施总分馆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依靠区域中心图书馆,构建起现代化科学技术应用合作体系,给予中小型的公共图书馆一定的技术帮扶,再将图书馆阅读活动嫁接到通信用户最多的微信平台,加快阅读推广的速度和广度,使读破万卷书不再是地市级以下公共图书馆的读者的奢望。总之,公共图书馆要形成多方联动,从而实现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共享[4]。

4.3 注重服务效能的评价

公共图书馆业务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事无巨细地服务好读者群体,以实践活动来带领公共图书馆其服务效能的“更上一层楼”。基于此种目的,公共图书馆需要积极地构建自身的服务效能评价体系,并借助于先进科技力量,促使公共图书馆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从而为下一阶段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奠定良好基础。所以,公共图书馆应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转而追求实用性功能,实事求是地构建服务评价体系,直面自身可能存在的些许不足之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进一步提升。

5 结语

大众阅读学习之根在于培养阅读习惯,而培养民众阅读学习习惯,公共图书馆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图书馆,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现阶段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的现实需求。因此,各个公共图书馆应当紧贴时代脉搏,牢牢地抓住这一发展机遇。以公共图书馆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服务能力为基准,努力地引进相关科技手段技术,以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强化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为主要发展目标,致力于实现全面得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猛.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有效策略[J].艺术科技,2016(11).

[2]李肖菩.论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的主要途径[J].才智,2017(13):254.

[3]夏桢,孙倩兮.基于“万物智能”的智慧图书馆服务融合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8.

[4]戴文珠.探究公共图书馆提升服务效能的途径[J].读书文摘(中),2017.

猜你喜欢

服务效能公共图书馆
基于读者体验的阅读模式分析与讨论
新形势下加快文化馆服务标准化进程的探索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创新群众文化美术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