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与式教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

2019-07-11王皎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王皎

摘要:“三化式”课堂学习活动设计是指“学习目标任务化”“学习任务活动化”“学习活动反馈化”,这一模式是基于学情与教学内容的同频共振理念,通过大量的实践得出的可操作性的校本化的基本模式,它把目标、任务、反馈有机融合,三位一体,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关键词:参与式课堂;学习活动设计;中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6B-0039-04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性的,它要受到知识所使用的活动、情境以及文化的基本影响,并且与它们不可分离。如果把知识学习比作衣服的制作过程,学习者必须参与到环境的给予中,去纺线、织布,进而把布裁剪成某一款式的服装,而不是由教师把已做好的整件衣服交给学生[1]。只有通过真正的活动,学习者才能编织他自己的知识之“服”。其实这也可以看作是“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参与式教学强化的是学生的参与,注重的就是“做中学,学中做”,因此“学习活动”是“参与式教学”中的一个支柱。但学生的参与有“真参与”与“伪参与”,有“高效的参与”与“低效的参与”。这与我们教师的学习活动设计密切相关。因此设计什么样的活动形式就显得较为重要。我们设计活动的出发点不仅仅是为了引领学生情感参与,更重要的是思维的参与。当思维的参与指向预设的教学目标,或者思维的参与是为了实现教学预设的目标,那么它就有效了,参与价值就能更充分地突现出来。

我们可以相信:当教学内容与活动形式达到有机融合后,课堂学习活动就会显得富有生命的活力。学习活动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进入具体的学习过程,为更有效地实现设计的学习活动,我们要把活动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因为只有指向学习目标的活动才是真正有效的。同时,为了体现参与式课堂,我们在教学中要呈现更多、更丰富的活动,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为此,宜兴外国语学校在参与式的课堂教学中,采取了“三化式”学习活动设计模式:学习目标任务化、学习任务活动化、学习活动反馈化,即把“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反馈”三者有机融合起来,并在其中渗透相应的引导策略,实现“目标”“任务”“反馈”的三位一体。

一、学习目标任务化

教师要立足教学内容,围绕学情,依据课程的总目标来做课堂教学设计。其中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指南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到何种程度、学到何种程度等等,这些就成为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思考点。参与式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把“教学目标”改为“学习目标”,一方面是引导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课堂教学要树立一个中心,即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另一方面是要注重两个基本点:一是课堂学习要确保“学习过程”的呈现,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中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二是课堂学习要确保“学习结果”的呈现,让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建构学习的方法,提升学科学习的关键能力。为把理念落地生根,我们要求在设计学习目标时做到“学习目标任务化”: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习任务,确立基于教学内容的学习目标时,要把课程内容設计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结果,这样每一项学习目标就有了对应的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设计就相应指向学习任务的设计。在任务驱动下的学习活动就有了可操作的评价指标,即完成了任务才算学习活动基本结束,对任务完成质量的评价也成了对学习活动质量的评价。

笔者在执教说明文《蝉》时,设计的学习目标是:1.通读课文,学会抓关键句子或词语来把握文章的内容,概括说明要点,理清说明思路。2.通过与网络上对“蝉”的说明进行比较分析,立足语言角度来“品析”和“学用”文章语言,理解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3.通过自我阅读体验与他人对法布尔的评述,来感受法布尔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世间万物的关爱,体会他认真严谨的研究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以上的学习目标设计对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的规划非常具体和清晰。其中的学习任务正如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投影显示的简明陈述:1.学习任务一——知蝉识;2.学习任务二——品蝉语;3.学习任务三——话蝉性;4.学习任务四——悟蝉理。统观四个学习任务,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学习任务一指向学习目标1,学习任务二指向学习目标2,学习任务三指向学习目标1和2,学习任务四指向学习目标3。

教师带着这样的学习目标进课堂,可以预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学习情景,参与式课堂样态就可以得到鲜明的呈现。要做到“任务化”的学习目标设计,教师在深刻领会参与式教学的内涵的同时,更要时刻运用两种策略:

(一)定向策略

在参与式的课堂教学的学习活动中,我们追求学科素养的构建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知识、能力、学习品格的形成,从而走向深度学习和思维的高阶,这是我们的课堂目标追求。因此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中突出目标意识:自我构建知识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我们以学习活动设计来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参与到学习共同体中去,为学生发展做好基础性的铺垫。

(二)胜任策略

学习活动的设计最终表现为学习任务的设计,通过规定学习者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成果形式、活动内容、活动策略和方法,可引发学习者内部的认知加工和思维,从而达到发展学习者心理机能的目的。为此,在学习目标中的学习任务设计必须有“学生立场”,学生在原有知识储备的前提下,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跳一跳,能摘到”的效果。

二、学习任务活动化

活动学习理论认为:活动学习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特定情境的创设和一定的问题的牵引,以知识、能力、情感多方面发展为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具有自主性、实践性、探索性的主体活动,促进自身整体发展的学习方式[2]。基于此,我们认为,学习是通过达到一定目的的动作及操作来完成的,活动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学习。

佐藤学认为:学生到了初、高中,反而唯恐暴露、伤害了自我,沉默寡言往往支配了整个课堂气氛。不过,在教学的过程里,一旦引进了活动式参与的具体作业,或是产生了能够安心地发表见解的信赖关系,即便在初、高中的课堂,也会出现让比小学阶段更为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观点得以表达与交流的课堂教学[3]。

因此基于学习任务的设计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活动,是参与式教学的一个重点项目。参与式的课堂强调的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尤其是学习行为的参与是引领学生进入学习过程的重要手段。我们的做法是“学习任务活动化”:把每一项学习任务设计为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学习活动,即在每项学习任务下设计一些学生能完成任务的活动,活动的方式适应任务,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下分步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一项学习任务就有几项活动来实施,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有了保障和具体的落实。

笔者在“学习任务二——品蝉语”的教学环节中设计了这样的学习活动与学习方式:

学习活动1:学生上网络搜索对蝉的说明介绍,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与本课说明语言的区别。学习活动方式为对比阅读,理解写法。

学习活动2: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生动的词句或语段进行品读,做好圈点勾画及旁批,用拍照方式上传交流。学习活动方式为自我圈点勾画+拍照上传+交流讨论。

这样的学习活动设计令人一目了然:学生要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必须走向这两个学习活动。这两个学习活动一是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信息的搜集,然后进行对比阅读,在对比阅读活动中利用原有知识进行深度思考并完成知识的构建;二是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自我解读文本,完成的文稿拍照上传,达到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

这样的学习活动设计,一是引导学生自觉走向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自我学习又相互学习;二是在学习活动中呈现学习结果,学生参与反馈又能及时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当然,笔者的课堂教学更精彩地实现了预设的愿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两个策略:

(一)“环设”策略

活动是为了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注重情景氛围的创设,把学生带到一定的问题场域或“环境场”中,使学生融于环境而产生积极向学的动力,从而走向积极参与的学习情景,走向自我意义的建构中去。

(二)吸引策略

学生参与学习,必须要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师引领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学习的过程中来,从而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學习,那就要以学习活动的形式作为吸引因子,设计很重要。设计的活动能使学生产生兴趣点、甚至兴奋点,因此活动设计要立足学生的兴趣而创设。

三、学习活动反馈化

心理学中有个“心理反馈效应”,是借物理学中“反馈”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参与式教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来及时了解与推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同时做好学习活动的调适与学习目标实现过程中的补救。推行“学习活动反馈化”的做法就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

所谓“学习活动反馈化”,就是学生参与的每一项学习活动,教师都要运用观察与诊断的方法,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状与学习结果进行反馈与评价,以便及时调适与推进下一项活动,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学习活动反馈”既可以在活动之中,也可以在活动之后,关键看教师的执行与实际效果。

笔者在“学习任务三——话蝉性”的教学环节中设计了一些学习活动与学习方式,这样的活动与方式其实是对学生的两个教学目标进行检测与反馈。

学习活动:结合文本,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介绍蝉的某一生长过程和习性,语言尽量生动、富于吸引力。学习活动反馈方式:同伴交流+全班展示+师生点评。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先自我改写,完成任务后上传学习平台,同桌交流相互反馈。然后笔者在学习平台中随机挑选两位学生上台对“蝉的成长图像”进行“演说”,其余学生投票点赞评价,最后笔者点评并引导学生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改写”,再次上传。

这个反馈活动的设计意图很清晰:让学生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介绍蝉的某一个生长过程和习性,既是对文本内容的进一步熟悉,也是一种自我式“改写”,既是口语表达的训练,又是为说明文写作作点预演。运用信息化图标呈现,既可让学生对图演说,又可展开丰富想象,并且利用投票方式进行同伴评价能激发全班学生的参与热情。这个活动给我们很深的启发:参与式课堂学习活动设计最终目的是既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更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效率的学习提升。要达到这个效果,教师可以采用两种评价策略。

(一)表现性评价策略

对学习活动效果的评价我们不能只看学生的活动结果,更要看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要采用对接学习任务的目标型的评价——表现性评价。因此课堂学习活动中,我们要运用观察法,注重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性关注,并及时做好调适。我们要关注三个层面:一是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活动,二是学生能否在活动中自我建构意义,三是学生能否在学习活动中相互交流对话,建构“人与社会的哲学意义”。

(二)同伴评价策略

教师评价是一种有效策略,尤其是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但是学生对来自同伴的评价有时更为关注,他们很在意同伴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以及结果的看法,这种看法对学生的学习激励在一些学生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为此,参与式课堂学习活动反馈设计中要考虑到同伴评价的策略,要善于利用同伴的评价来激发学生更好地走向学习的过程。尤其是诊断性评价,让学生来操作,效果真的很好,值得我们去实践与尝试。

“初中参与式教学中学习活动设计”是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初中阶段的学科课程标准,以参与式教学思想为指导,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行为、思维和情感的积极参与为指向,以探索方法、积累知识、掌握技能、开发思维、创新学习为目的,创设学习情境,合理设置学习任务,从而形成课堂系列学习活动的目标、素材、形式、氛围、方法、路径、管理、评价等方面的深度谋划。参与式教学是否有效或有效性高低的主要参照依据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因此合理设置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参与式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是成功实施参与式教学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20.

[2]穆肃,张瑜.促进学习的发展: 互联网环境中教与学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84.

[3]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378.

责任编辑:石萍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如何服务于中学语文教学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案导学法的应用探析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做法和体会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探究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问设计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谈新课程下如何做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渗透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态势语”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维系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