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顶空毛细管GC法测定匹多莫德原料药中6种溶剂的残留量

2019-07-11王玉霞郝桂明

天津药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异丙醇二氯甲烷甲苯

王玉霞,郝桂明,王 卫

(天津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天津 300070)

匹多莫德(pidotimod)化学名为(R)-3-[(S)-(5-氧-2-吡咯烷基)羰基]-噻唑烷-4-甲基,是由意大利Poli化学公司研发,1993年上市的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1]。匹多莫德作为广谱免疫调节剂,可通过多个环节增强肌体抗感染免疫反应,提高免疫低下患者的肌体免疫应答水平[2]。统计国内现有企业匹多莫德原料的合成工艺,在后三步中共使用了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异丙醇和甲苯6种溶剂,但对这6种溶剂的检测方法在国内尚未见完整报道[3]。笔者建立了以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上述6种溶剂残留量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可操作性强,可用于匹多莫德原料药中6种残留溶剂的检测。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t 7890A气相色谱仪,Agilent 7697A顶空进样器。甲醇、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均为色谱纯(默克股份两合公司),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异丙醇、甲苯均为色谱纯(天津市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水为纯化水。匹多莫德由4个生产厂家提供,厂家1#(批号TD20150101、TD20150102、TD20150901)、厂家2#(批号Y2150102、Y2150107、Y2151221)、厂家3#(批号Z140907、Z170908、Z150102)、厂家4#(批号04.1015-151210、04.1015-151212、04.1015-151213),共12批样品。

2 方法与结果

2.1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DB-624毛细管柱(30 m×0.32 mm,1.8 μm);进样口温度为200 ℃,检测器温度为250 ℃;起始温度为60 ℃,维持5 min,以20 ℃/min的速率升温至170 ℃,维持4 min;顶空瓶平衡温度为80 ℃,平衡时间为15 min。

2.2溶液的制备

2.2.1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 ml中含100 mg的溶液。

2.2.2对照品溶液 精密称取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异丙醇和甲苯适量,加N,N-二甲基甲酰胺定量稀释制成每1 ml中含甲醇300 μg、乙醇500 μg、乙酸乙酯500 μg、二氯甲烷60 μg、异丙醇500 μg和甲苯89 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5 ml分别置顶空瓶中,密封。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见图1。

1.甲醇 2.乙醇 3.异丙醇 4.二氯甲烷 5.乙酸乙酯 6.甲苯图1 对照品(A)供试品TD20150101(B)供试品Y2150102(C)供试品Z140907(D)供试品04.1015-151210(E)气相色谱图

2.3线性范围 分别精密称取6种残留溶剂适量,用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并稀释使成每1 ml中含甲醇0.6 mg、乙醇1.0 mg、乙酸乙酯1.0 mg、二氯甲烷0.12 mg、异丙醇1.0 mg和甲苯0.178 mg的对照贮备液,用N,N-二甲基甲酰胺逐步稀释使成梯度浓度。分别精密量取上述溶液各5 ml,置顶空瓶中,密封,进样。以浓度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分别进行线性回归,结果6种溶剂的浓度与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见表1。

表1 线性范围考查结果

2.4精密度试验 取对照溶液6份,按“2.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进样,结果甲醇、乙醇、异丙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甲苯峰面积的RSD分别为6.4%、6.5%、6.0%、4.3%、3.8%和3.7%,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

2.5重复性试验 取匹多莫德样品(厂家4#,批号04.1015-151210)制备供试品溶液6份,按“2.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进样,检出甲醇含量的均值为0.01%,RSD为7.8%,其余均未检出。

2.6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样品0.5 g,共9份,置顶空瓶中,分别精密加入相当于80%、100%和120%限度的对照品溶液各5 ml,使样品完全溶解,密封,进样。结果甲醇、乙醇、异丙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甲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6%、97.9%、100.8%、95.1%、100.4%和95.6%,RSD分别为0.8%、1.7%、0.7%、2.9%、2.3%和2.7%。见表2-7。

表2 甲醇回收率试验结果(n=9)

表3 乙醇回收率试验结果(n=9)

表4 异丙醇回收率试验结果(n=9)

表5 二氯甲烷回收率试验结果(n=9)

表6 乙酸乙酯回收率试验结果(n=9)

表7 甲苯回收率试验结果(n=9)

2.7最低检出限 取对照品溶液,用N,N-二甲基甲酰胺稀释至梯度浓度,使信噪比约为3,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甲醇6 μg/g(0.000 6%)、乙醇10 μg/g(0.001%)、异丙醇10 μg/g(0.001%)、二氯甲苯12 μg/g(0.001 2%)、乙酸乙酯5 μg/g(0.000 5%)、甲苯1.78 μg/g(0.000 2%)。

2.8稳定性试验 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厂家4#,批号04.1015-151210)于0、24和48 h分别进样,对照品溶液中甲醇、乙醇、异丙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甲苯的RSD分别为0.9%、3.1%、3.3%、2.3%、3.4%和7.5%,表明对照品溶液在48 h内稳定。供试品溶液中检出甲醇,RSD为3.0%,表明供试品溶液在48 h内稳定。

2.9样品测定 取各厂家各批次样品,按“2.2.1”项下方法制成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进样,测定各批次样品的溶剂残留量。结果见表8。

表8 各批样品的残留溶剂测定结果

3 讨论

3.1溶剂的选择 在最初的研究过程中,从经济与环保的角度考虑选用纯化水作为溶剂,但是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甲苯的线性较差,线性相关系数为0.995 9。在之后的研究中选择 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6种残留溶剂的线性均较好,连续进样重复性较好。考虑甲苯不溶于水,在水中的分布不均匀,所以线性较差。故在最终的试验中选择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溶剂。

3.2顶空平衡温度和平衡时间的选择 取“2.2.2”项下的对照品溶液共3份,分别在75、80和85 ℃下加热平衡20 min,试验结果表明,甲醇和乙醇的峰面积随着平衡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平衡温度为80 ℃时,6种溶剂的峰面积趋于稳定,综合考虑选择平衡温度为80 ℃。另取“2.2.2”项下的对照品溶液共3份,分别在80 ℃下加热10、15和20 min,试验结果表明,当平衡时间达到15 min后,各个溶剂的峰面积不再随着平衡时间的延长而改变,故选择平衡时间为15 min。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规定的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异丙醇和甲苯的残留限度分别为不得超过0.3%、0.5%、0.5%、0.06%、0.5%和0.089%[4]。本试验结果表明,4个生产厂家的12批样品检测均符合规定。

综上所述,本方法简单、灵敏、准确、可操作性强,可以用于匹多莫德原料药中6种残留溶剂的检测。

猜你喜欢

异丙醇二氯甲烷甲苯
超重力过程强化在废弃二氯甲烷回收精制中的应用*
双流路顶空气相法检测人全血中乙醇、甲醇、异丙醇、丙酮及其临床应用
异丙醇的生产工艺及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糖药甲苯磺丁脲片中甲苯磺丁脲的含量
水热法合成WO3纳米片及其甲苯气敏性能研究
UOP公开一种生产高纯度甲苯和对二甲苯的方法
连续萃取精馏分离异丙醇-水的静态模拟分析*
1-(对甲苯基)-2-(三对甲苯基-5-亚磷酰基)乙醛的汞(Ⅱ)配合物的X射线晶体学、光谱表征和理论计算研究
如何用好异丙醇润版液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塑料以及塑料制品中多环芳香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