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社区糖尿病护理综合干预效果

2019-07-09邵丹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综合干预血糖控制

邵丹

【摘要】本文以某县两个社区内随机抽取的 1.20 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比的方式,对社区糖尿病护理综合干预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以期加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保证糖尿病患者的正常生活。

【关键词】社区糖尿病护理;综合干预;血糖控制

【中图分类号】R8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0-176-01

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的一种,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专门根治糖尿病的方法。只能通过药物以及严格的生活管理来控制患者的血糖,维持患者的正常生活。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了某县两个社区服务社中近1.20 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在这些患者中,男性患者43 人,女性患者 77 人,整体的平均年龄在 64 岁左右。

如果按照文化程度划分,大专以下人员 6 人,中专 2.2人,初中以下水平的 92

人。其中经济状况良好的62 人,一般的 46 人,较差的 1.2 人。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平均划分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患者选取标准是按照我国医学会制定的相关标准要求开展的。剔除标准为:本次研究中,将配合度较差、无法坚持规定养护时间的老年患者予以剔除;将患有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以及心脑血管及肾脏疾病等患者予以剔除;将存在其他护理干预的患者剔除。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观察组中,成立较为专业的社区护理干预小组,人员配置为 2 名医生+3 名护士+2 名志愿者。具体的干预护理方法有:

1)定期开展糖尿病学习活动,让糖尿病患者更多的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在活动现场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负责答疑解惑,并对患者进行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测量,同时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合理性建议,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

2)开展定期家访工作,动态化管控患者病情,不断调整干预护理的内容。

3)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食谱,并要求患者戒烟戒酒,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4)控制患者盐分摄入量,监督患者血糖情况。

5)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并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次数,从而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

6)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体脂数应控制在每平方米 185-2.4 千克之间,对于超出这一范围的患者要采取合理的减脂措施。

7)患者家中应常备便携式血糖仪,按照规定要求定时进行血糖检测,并做好相关记录,实时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患者应根据医生嘱托按时服用控制药物,并调整饮食习惯,控制血糖。

8)按月开设心理辅导讲座,安排专业人员答疑解惑,对于较为孤僻的患者或患有抑郁的患者,要加强单独沟通交流,及时缓解患者内心压力,提高护理治疗效果。

9)通过各种渠道对患者展开指导和监督工作,如电话、微信、QQ 等,以便于及时掌握患者身体状况,科学调整干预护理方案。

10)在社区宣传栏内张贴相关海报或宣传画,发放糖尿病防治手册,定期开展教育活动,以加深人们对糖尿病的认知,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来。

14 观察指标

在干预护理一年后,对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血糖控制率进行分析、比较

15 血糖判定标准

空腹血糖控制情况主要分为三种:一是理想值,每升小于 60mmol;二是标准值,每升控制在 60mmol-70mmol 之间;三是异常值,每升超过 70mmol。而血糖控制标准则以空腹血糖地域每升 70mmol,餐后 2 小时血糖低于每升 1.11mmol 为基准。

16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 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开始护理干预前,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观察组为 792±106,对照组的相关数值为 787±102,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护理一年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实行血糖检测,观察组的数值为 682±086,血糖理想率 18,血糖标准率 26,血糖不正常率 16,整体达标率在 7333%;对照组的相关参数分别为 766±098,1.1,20,29,5167%。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组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水平及控制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达标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据相关数据统计,近几年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增加,并已经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疾病的又一严重疾病。糖尿病的出现使患者长期处在高血糖的 状态下,进而导致患者自身器官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和损伤,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死亡。现阶段,我国在糖尿病治理上,主要采用的方式为相关知识教育、自我检测、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及药物治疗。其目的是加深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加强其依从性,避免病情的恶化。

目前,受到年龄、思维模式、教学程度、经济状况、病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相对较差,配合度也相对较低,影响了糖尿病干预护理的效果。基于此,有必要提高社区服务质量,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防治建议和措施,让患者树立积极的态度,培养患者的自我管控能力,从而实现血糖水平和血糖达标率的有效控制,为糖尿病干预护理功效的发挥奠定基础,为我国糖尿病治疗提供依据和帮助。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社区干预护理活动的开展,能够更好的提升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达标率,降低血糖水平。这足以说明干预护理能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改善身体素质。另外,在本次研究中也充分证实了糖尿病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着密切联系。而通过对患者进行知识讲解、饮食控制、血糖检测以及心理护理等社区干预护理工作后,能够更好的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力度,让患者改变原有的不良习惯,有效提高糖尿病控制质量。因此,应加大社区干预护理的推广力度,让患者明确了解干预护理的重要性,进而全面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

总之,在糖尿病治疗中,通过社区干预护理的融入,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血糖达标率,进而增强患者的抵抗能力,优化其身体素质,最终有效缓解病情,改善患者整体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 游敏仪,邹光鋒,欧惠珍.综合护理干预预防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J].医疗装备,2017,1.1(16)

猜你喜欢

综合干预血糖控制
应用连续护理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综合干预效果的探讨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新生儿血糖水平影响
中医特色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价值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探讨
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的影响
综合干预对青年人高血压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影响
评价大型体检中心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分析
社区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