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连续护理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综合干预效果的探讨
2017-02-27林琼华
林琼华
【摘要】 目的:研究采取连续性护理模式对髋部骨折术老年患者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住院行髋部骨折术的120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分成研究组和比较组,每组60例。比较组施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施行连续性护理模式,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康复情况和自我效能。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连续性护理模式干预后的Harria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及GSES分值均明显高于比较组;研究组患者对连续性护理模式的满意率为81.66%,比较组为61.66%,研究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优于比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髋部手术后老年患者采取连续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以提高患者配合康复治疗程度,促进患者术后机体康复。
【关键词】 连续护理模式; 髋部骨折; 老年; 综合干预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1.06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1-0108-02
髋部骨折是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极高的骨折种类,尤其是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加上世界人口朝着老龄化发展,髋部骨折发病率明显升高[1]。研究证实老年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的致死率为15%~25%,经过1年时间后存在髋部功能受限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的患者在所有患者中所占比重超过20%[2],所以提高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护理质量具有比较现实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采取连续性护理模式对髋部骨折术老年患者综合干预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住院行髋部骨折术的120名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成研究组和比较组,每组60例。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全部患者通过临床影像学辅助检查等诊断明确,患者无感染性疾病或者存在血小板异常情况,无合并其他严重器官组织疾病[3]。排除标准:患者患有不同严重程度血液型疾病,精神功能障碍,配合程度较低等。研究组中男32名,女28名,年龄64~85岁,平均(67.2±6.5)岁。比较组中男34名,女26名,年龄65~83岁,平均(69.3±7.8)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比较组施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施行连续性护理模式。患者住院后,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老年髋部骨折知识,着重介绍术后及时进行肢体活动和锻炼的意义,告知科学有效的功能锻炼措施。患者手术后初期,责任护士重点指导患者锻炼肌肉的等长收缩,具体内容为仰卧位,抬高腿并且外展髋关节。在患者手术过后,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练习仰卧屈膝关节和髋关节活动,要注意增加锻炼患侧肢体以外的多个关节[4]。主动做提拉站立、步行锻炼、单拐运动等,主要是进行一些负重训练。不仅如此,还要多训练上下爬楼梯,逐渐训练日常生活起居,逐渐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后的7 d内,护理工作者对术后患者开展家访,家访时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生活环境,分析患者生活环境可能对患者造成的不利影响,将影响患者恢复的潜在因素告知患者及家属,同时提供有效地建议和处理措施。在患者治疗的整个阶段,都安排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护理工作者对患者介绍开展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包括康复锻炼的目的和临床价值,且患者出院后,护理工作者仍要进行电话随访,或者实行家庭上访等,认真贯彻和落实连续性护理模式,主动指导患者施行规范的康复训练,积极掌握患者出院后肢体功能恢复状况。针对部分缺少训练自觉性的患者,护理工作者应该面对面地给予患者指导,耐心告知出院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康复价值。如果部分患者缺乏对肢体康复的信心,护理工作者则应该通过讲解成功案例来坚定患者信念,最大程度让患者配合护理干预模式,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依从程度,从而使患者主动进行肢体功能训练,提高康复锻炼的正确性。在对患者施行心理护理干预时,护理工作者首先要从患者的心理角度思考,给予患者理解和支持,及时了解其出现负面心理的诱因,积极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恢复良好心理状态,让患者怀着较好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以及护理[5]。护理人员应该对获得康复锻炼效果的患者进行一定鼓励,面对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必须及时对其心理进行有效辅导,增加患者出院后随访次数,加强和患者间交流沟通,尽最大可能帮助患者解决在康复运动中存在的难题。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康复情况和自我效能。应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康复程度,分值范围为0~100分,患者康复情况越好,分值就越高;采用自我效能表(GSES)评估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患者康复效果越好,分值同样越高,分值范围为10~4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效能越佳。让全部患者填写问卷评价护理干预模式,包括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项目。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 17.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展开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康复情况及自我效能比較
研究组患者经过连续性护理模式干预后的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及GSES分值均明显高于比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5、7.37、7.84;P=0.001、0.000、0.000),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对连续性护理模式的满意率为81.66%,比较组为61.66%,研究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优于比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老年性髋部骨折的康复时间比较长,需要老人长期坚持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单单要重视住院期间的护理过程,还应该在出院后积极进行护理措施干预,出院后的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髋部手术预后和老人活动功能[6]。现代医学模式不断发生变化,不仅要求医护人员积极治疗患者疾病,更注重将患者作为中心,提供一种连续性护理照顾,全方位地护理患者心理、生理等方面,让患者尽早恢复身体健康,获得及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老年患者自身容易合并其他疾病,全身器官组织功能下降,在髋部手术后更加容易发生感染、褥疮、静脉血栓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7]。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年龄因素,及其产生的负面情绪,比如孤独感和焦虑等等,大大影响了术后的康复,因此,针对老年患者髋部术后,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刘粤等研究得出,对经历髋部手术后的老年患者应该选择多样护理干预方法,尤其是连续性护理照顾模式,集中多个学科综合指导患者术后进行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消除老年患者术后不良情绪,以及纠正不正确的康复锻炼模式,从而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康复锻炼效果[8]。
本次研究结果中,给予研究组采取连续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研究组干预后的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及GSES分值均明显高于比较组,而且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程度也比较高,两组对比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对髋部手术后老年患者采取连续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提高患者配合康复治疗程度,促进患者术后机体康复。
参考文献
[1]冯玉新.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3):226-227.
[2]高远,屈波,孔丹,陈雪梅,等.护理干预减少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再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5,36(6):614-617.
[3]宋云娅,吴秋萍,李萍,等.3H护理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和自我效能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4,27(9):151-153.
[4]曹虹,赵岳.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康复干预模式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19):1929-1932.
[5]潘亚英,李宝玲,王华,等.临床综合干预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2):84-87.
[6]刘粤,郝玮,张岩,等.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9):5481-5484.
[7]朱慧芳,颜美琼,刘红池.医院-社区团队干预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3,28(22):89-91.
[8]黄明珍.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0):61-62.
(收稿日期:2016-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