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系统科学的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的框架研究

2019-07-09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框架协同理论

王 薇

系统科学是以研究客观世界中真实存在的系统及其机理为对象,揭示系统构造的类型、一般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理论,是一门总结复杂系统的演化规律,研究如何建设、管理和控制复杂系统的科学。借鉴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建立一个基于整体思维和系统架构的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框架,旨在为解决学校评价结果难于解释、难以应用的现实问题提供思路。[1]

一、基于系统科学的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的理论基础

(一)系统科学在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系统论将世界视为系统与系统的集合,认为世界的复杂性在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世界的任何部分,就是研究相应的系统与环境的关系。[2]它将研究和处理对象作为一个系统即整体来对待。在研究过程中注意掌握对象的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及时序性等基本特征。[3]系统科学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也是科学研究思想方法的理论。系统论的任务,不仅是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反映系统的层次、结构、演化,更主要的是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的目的。

学校是个特殊复杂的巨系统,即社会系统,包括领导与管理、课程与教学、德育、教师队伍、硬件设施、资金等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交叉,互相重叠,而且经常变动,这造成学校系统演化极其丰富的形态,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等特点,适用于用系统科学的思想进行研究。按照系统科学的方法,可用于缕清学校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探究学校组织的内外部结构,分析相关主体存在的差异,研究发展变化的规律。应用系统科学研究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能够从学校系统整体角度全面深入地分析、考查、解读学校评价结果的含义,达到兼顾整体透视与微观描述双重效果的目的。系统科学的诸多理论不仅包含着可供学校评价研究予以借鉴的规律性知识,而且包含了用于建立学校评价结果解释分析框架的研究方法特性,为研究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二)基于系统科学的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研究的思维基础

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研究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最主要的作用是努力寻求突破对评价结果进行简单判断和单一模式的解释思路。事实上,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最直接的影响即改变思维方式,学会用复杂思维的方式认识学校这一复杂系统。

系统科学蕴含了整体思维、综合思维、联系思维、回返思维和动态思维等思维特点,这些思维也正是研究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的思维基础。一是运用整体思维,明确学校是一个整体,建立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时,需要从学校的方方面面进行考虑,从多个角度加以研究,从而照顾到学校的整体发展;二是运用综合思维,从把握学校体系及结构层次的角度对学校进行立体分析,先综合,再分析,再到高级综合,多维度、多层次地认识学校;三是运用联系思维,注重研究学校内部工作之间、人员之间、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四是运用回返思维,将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所获得的解释结论在学校管理实践中进行“复盘式”验证,以获得更加准确、科学、有效的实践解读;[4]五是运用动态思维,关注学校系统的动态变化性,在动态发展进程中研究学校运行特点,总结一般规律,对学校评价结果进行即时跟踪和解释,为改进学校办学行为提供动态信息。总体而言,基于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可从学校演进阶段、组织结构、主体关系、工作联系等多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建立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揭示学校评价结果的多层次含义,以实现对学校认识上的突破性进展。

二、系统科学指导下的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的基本架构

(一)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的框架体系

从系统科学角度来看,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体系是成系统、分层次的,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该解释模型体系是以若干理论为基础、以不同视角为前提、以多个模型为元素构成的一套具有综合理念、多元视角、复合模型的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系统(见图1)。该系统包括了基础理论、解释视角、模型算法、解释原则、对策建议、解释报告、行动方案等诸多要素。解释模型框架体系包含理论层、算法层、解读层、应用层。

图1 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框架体系

1.理论层

理论层包括基础理论与解释视角,即学校评价结果的解释分别以哪些理论为依据,从哪些角度进行切入。

2.算法层

算法层包括数学模型与解释框架,即为了分析学校某一方面的工作而建立的单一视角的结果解释模型和为了诊断学校整体发展情况而建立的多个视角的综合解释模型。算法既包括数学函数、方程、几何,也包括解释结果的层次或类型划分,以及各层次或类型所对应的数学运算结果范围。

3.解读层

解读层包括解释原则和对策建议,即数学算法结果的每一层次或每一类型在教育实践当中的实际含义,指出当学校处于这一层次或这一类型时的基本形态、可能原因和主要建议。

4.应用层

应用层包括解释报告和行动方案,即学校结合自身实践,对评价结果解释模型所给出的专业解释进行细节补充和思路完善,形成完整的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报告,详尽描述学校的现状是什么、具有哪些优势、存在哪些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剖析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对策,进而制定学校行动方案,提出改进学校工作的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作为形成学校发展计划的基础性资料和依据。

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体系充分利用了学校采集的评价信息,结合学校“计划—实施—评价—反馈—改进”的运作程序,推动学校管理者及一线教师的反思提升,促进学校工作的有序开展,旨在提高学校评价工作的实效性,促使学术研究在教育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

(二)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的主要特征

1.简洁性

解释模型体系在相对复杂的量化技术分析基础上,以易于理解的文字描述形式予以反映,以模型算法、解释框架、解释原则、对策建议作为主要架构,呈现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算法精炼、表述浅显的基本样态,力求简化复杂性,从而实现对关键信息的深入洞察和有效传达。

2.可视化

解释模型体系以视觉化的图文方式展现解释结果的全貌,包括多个元素、多项主题和多重结构等概要信息,[5]以丰富的色彩和形状呈现解释标准的不同层次,增强实践者对解释结论的思考、理解和进一步的探索及交流。

3.多元性

多元性的视角为看待学校提供了多种思路,思路的不同体现出的是不同方面的侧重,而非同一方面的差异。认识一所学校始终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的循环过程,但这一过程应是不断上升的组合化的过程。采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有助于改变以往更多从“分解”和“对立”的角度来认识学校的思维方式,逐渐转为从“整合”和“协同”的角度来看待学校。

4.校本化

从模型建构与学校应用的关系层面来看,二者是相互支撑、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模型的技术建构,学校评价结果的应用就无从谈起;没有学校层面的实践应用,解释模型的实践价值就无法实现。这其中,架起二者关系的桥梁,即是解释模型的校本化改造。[6]所谓校本,是指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基于学校,是指“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得更彻底”。[7]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具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它所具有的复杂性是原则性和框架性解释所不能充分验证、诠释的,是其他学校的经验所不能说明的。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的校本化改造,是把专业研究者建立的专业化模型,改造成融合学校实际场景,揭示其运作机制、人际关系和管理制度等具体问题的实践性实例,形成适宜、适切的个别化解释结论。[8]

三、系统思维影响下的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的逻辑框架

(一)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的建构思路

1.不同视角,展开多维解释

首先,以不同视角作为切入点研究学校发展,以不同理论为基础,分别借鉴组织生命周期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理论、系统论等理论的核心思想和基本概念,进行适用于教育系统和学校体系的理论改造,提出研究假设,建立分析框架,结合多种方法拟定模型算法,建立学校发展阶段评价结果解释模型、学校组织结构评价结果解释模型、学校主体协同评价结果解释模型、学校系统联动评价结果解释模型,4个模型分别重点研究学校的运行周期、结构秩序、主体关系、要素联系。

2.适用性分析,提出理论设想

分别从4个理论的特点及适用性入手,提炼出每个理论的优势及局限,总结出组织生命周期理论侧重在系统外部的动态演化和发展规律,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理论侧重在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关系,系统论注重系统的整体性,三者具有互补性。但是,不论是组织生命周期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理论还是系统论,本研究在借鉴时都是仅从某一个角度来研究学校发展的,都无法勾勒出学校运作的全貌。因此需要结合学校系统基本属性,系统综合这些理论,提出一个解释学校发展的综合性视角。

3.整合理论,建立综合模型

结合在学校进行试验验证中发现的问题,将组织生命周期理论的阶段性、耗散结构理论的有序性、协同理论的相关性和系统论的综合性进行整合,提出解释学校发展的综合性视角,称为“协同演进”视角,从空间和时间建立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的综合模型——学校协同演进综合评价解释模型,对学校内部评价结果作出综合性的分析,提出模型的解释原则和对策建议。

(二)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的基本环节

1.模型建构

学习、理解、借鉴组织生命周期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理论、系统论等相关理论的核心思想,探讨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的适用性分析,对理论进行改造,提出解释模型的理论假设和分析框架,构建学校发展阶段评价结果解释模型、学校组织结构评价结果解释模型、学校主体协同评价结果解释模型、学校系统联动评价结果解释模型。在4个模型基础上,整合提出学校协同演进综合评价解释模型的理论基础和模型体系。

2.模型验证

模型验证包括两方面:一是逻辑验证,用典型数据说明逻辑自洽;二是实践验证,用学校评价实际数据验证模型在实践中是否成立,考查模型解释与学校真实情况的一致性,分析模型解释和经验解释的吻合程度。

3.模型修正

经过模型验证,修正解释模型框架,调整标准划分,细化解释原则,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例如,学校发展阶段评价结果解释模型,[9]原解释框架为:成长阶段成熟阶段,高原阶段,再生阶段修正后的解释框架调整为:成长阶段x∈[a,a+b],y∈[0,+∞),成熟阶段x∈[a+b,b],y∈[0,+∞),高原阶段x∈[a+b,b],y∈(-∞,0],再生阶段x∈[a,a+b],y∈(-∞,0]。其中a代表学校各方面工作诊断性评价初始水平得分的最小值,b代表学校各方面工作诊断性评价初始水平得分的最大值+1。再如,学校组织结构评价结果解释模型,[10]原解释框架:低度有序ak∈[0,1/3],中度有序ak∈[1/3,2/3],高度有序ak∈[2/3,1]。修正后的解释框架调整为:低度有序ak∈[a,2a+b],中度有序ak∈高度有序其中a表示最接近且小于学校各子系统有序度指数的最小值的两位小数,b表示最接近且大于学校各子系统有序度指数的最大值的两位小数。又如,学校主体协同评价结果解释模型,[11]原解释框架:强协同效应C(i,j)>C子系统,弱协同效应C(i,j)<C子系统,即协同效应水平划分按照两两主体协同度与子系统主体协同度的大小关系确定。修正后的解释框架调整为:强协同效应C(i,j)>C整体,弱协同效应C(i,j)<C整体,即协同效应水平划分按照两两主体协同度与学校整体的系统主体协同度的大小关系确定。还有,学校系统联动评价结果解释模型,原解释框架:紧密型依存型疏离型[0,0.5),Si∈[0,0.5),即以相关系数的标准差0.5作为y轴的基线划分标准。修正后的解释框架调整为:紧密型依存孤立型∈[0,),即以学校各项工作相关系数标准差的平均值作为y轴的基线标准。

4.模型应用

学校结合自身特征,改造解释框架,删掉、置换或增加带有学校特征的解释原因,完成各个解释模型的评价解释报告,为学校下一步发展提出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在学校实践中加以落实。

猜你喜欢

框架协同理论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坚持理论创新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框架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