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急性化脓(坏疽)性阑尾炎GE16排螺旋CT诊断价值

2019-07-08郎朗甘洪王荣军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螺旋CT诊断价值

郎朗 甘洪 王荣军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化脓(坏疽)性阑尾炎GE16排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8月收治的85例急性化脓(坏疽)性阑尾炎患者,给予患者GE16排螺旋CT诊断,分析CT诊断结果和声像图特征。结果:表现特征如下:阑尾变大,壁增厚,腔内积气积液。间接征象包括阑尾盲肠炎,脓肿和穿孔等症状。相比于病理学诊断检查结果,CT扫描检查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急性化脓(坏疽)性阑尾炎患者GE16排螺旋CT诊断具有显著作用,能够清晰反映出阑尾及其周边病变情况,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化脓(坏疽)性阑尾炎;GE16排;螺旋CT;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3--01

急性化脓(坏疽)性阑尾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若没有及时诊断治疗,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梗阻和穿孔等严重症状,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反应,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临床上在诊断和检查急性化脓(坏疽)性阑尾炎患者时,多按照患者临床特点判断,因此无法和消化道疾病、泌尿疾病以及盆腔疾病相鉴别[1]。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急性化脓(坏疽)性阑尾炎GE16排螺旋CT诊断价值,现将此次研究报告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8月收治的85例急性化脓(坏疽)性阑尾炎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41例,最小年龄为11岁,最大年龄为88岁,平均年龄为52.9岁。

1.2 方法 本组患者均采用GE16排螺旋CT诊断,具体措施如下:患者采取仰卧位,双下肢弯曲,垫高臀部实施扫描,自上腹部膈顶扫描至耻骨下缘。扫描参数设置如下:管电压、管电流分别为120kV、162mA,间隔10mm,厚度10mm,扫描矩阵为512×512,视野范围360mm,本组患者均实施周围平扫[2]。CT扫描完成之后,将获取的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重建,重建厚度1.25mm,通过容积再现法和最大密度投影法进行处理,获取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由两名经验丰富医师对影像图像进行盲法阅片。

1.3 指标观察 观察分析本组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CT检查结果;计算CT诊断检查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观察分析坏疽性阑尾炎的影像学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和分析所有患者数据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并且使用百分比表示, 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坏疽性阑尾炎的CT表现 表现特征如下:阑尾变大,壁增厚,腔内积气积液。间接征象包括阑尾盲肠炎,脓肿和穿孔等症状。阑尾炎表现为阑尾组织脂肪密度升高,腹膜明显增厚,且观察到少量积液。阑尾脓肿主要为中心团块影,壁厚,病灶边缘模糊。在诊断阑尾穿孔癥状时,将肠腔外粪石、气体,阑尾脓肿作为特征征象。在本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声像图观察到炎症累及到回肠、盲肠和腹腔,累及范围比较大,且与周边组织粘连严重,导致检验结果漏诊。有1例患者CT诊断错误,由于盲肠病变明显,误诊为盲肠肿瘤。声像图特征如下:结肠后方弥散性积气积液,膈下间隙气体游离。给予本组患者剖腹探查,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伴有脓性积液和水肿等病理学形态。

2.2 CT诊断阑尾炎的效能分析 相比于病理学诊断检查结果,CT扫描检查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阑尾是盲肠管状结构,管壁完整,于回盲瓣下3cm位置存在固定开口位置,然而阑尾生理解剖存在变异性特点[3]。阑尾在发生炎症反应后,容易被盲肠壁黏膜包裹,出现误诊情况。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是一种症状比较严重的阑尾炎,若没有及时诊断和治疗,将会导致患者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反应,死亡率比较高

现阶段,临床按照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缺乏特异性检查指标,并且不能与盆腔炎和腹腔炎症区分,误诊率比较高,相应增加治疗难度。影像学技术是检查诊断阑尾炎的常用手段,16排CT扫描通过重建与改进扫描技术提升纵轴分辨率,能够进行容积再现和最大密度投影,反映出阑尾炎症蔓延与坏疽性表现。阑尾周边观察到条索状影,阑尾增粗,且盲肠末端增厚。尽管此种检查方法具有优势,然而容易受到腹肌紧张度、厚度和膀胱充盈度影响,从而产生误诊和漏诊情况[4]。按照此次研究结果能够看出,有3例患者声像图观察到炎症累及到回肠、盲肠和腹腔,累及范围比较大,且与周边组织粘连严重,导致检验结果漏诊。有1例患者CT诊断错误,由于盲肠病变明显,误诊为盲肠肿瘤。CT检查诊断技术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比较高,通过与病理学诊断检查结果比较,CT扫描检查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无明显差异,提示CT检查诊断技术在急性化脓(坏疽)性阑尾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给予急性化脓(坏疽)性阑尾炎患者GE16排螺旋CT诊断具有显著作用,能够清晰反映出阑尾及其周边病变情况,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张菊.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价值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5):48-49.

张红英.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应用于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探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05):65-66.

房敬阳,闻志超,王玉凤,等.超声检查鉴别诊断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S2):131-132.

刘新爱,王同明,任月勤.三种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体征及多层螺旋CT征象特点差异性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08):124-127.

猜你喜欢

螺旋CT诊断价值
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脑垂体瘤中的应用探究
螺旋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作用探讨
肾损伤严重程度的螺旋CT诊断分级方法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腹部超声对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螺旋CT与核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阑尾粪石征象对儿童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