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与核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2016-07-26林坚全冯秀珍黄河文
林坚全 冯秀珍 黄河文
【摘要】 目的 比较螺旋CT与核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5例肝脏囊性占位患者, 均接受螺旋CT、核磁共振检查, 对比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 螺旋CT、核磁共振肝脏囊性占位诊断率均为100.00%, 其中螺旋CT诊断炎症性病变敏感性为75.85%、特异性为78.14%, 核磁共振诊断敏感性为87.11%、特异性为94.23%,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与核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核磁共振在炎症性病变检出方面更具优势, 可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核磁共振;螺旋CT;肝脏囊性占位;炎症性病变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7.031
肝脏囊性占位主要是指肝脏内因寄生虫、结核、淤血、异物等病理因素造成的肝周或肝内病理性包囊占位, 患者常伴头晕、乏力等临床症状, 早期给予患者有效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现阶段, 我国医疗水平提高, 诊断技术也不断更新, 在肝脏囊性占位病变诊断中螺旋CT与核磁共振各具优势, 均有较广泛的应用范围。本文研究螺旋CT与核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诊断中的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12月本院收治的45例肝脏囊性占位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 其中男25例, 女20例, 年龄最大70岁, 最小23岁, 平均年龄(45.82±8.61)岁;炎症性囊性病变20例, 包括肝包虫囊肿1例, 肝脓肿19例;肝脏恶性肿瘤囊性病变25例, 包括肝脏发育性囊性病变7例, 肝脏转移瘤14例, 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4例。
1. 2 方法
1. 2. 1 螺旋CT 采用Philips 16排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实施检查, 以非离子型造影剂经高压注射器行静脉穿刺, 在前臂静脉处静脉穿刺, 造影剂量为100 ml。肝动脉期24~28 s, 门静脉期45~60 s, 平衡期延迟300 s。在造影剂注射后肝动脉期扫描20~30 s, 平衡期延迟100~200 s, 门静脉期扫描55~65 s, 延迟期扫描5 min。
1. 2. 2 核磁共振 选择Philips Achieva 1.5T 磁共振扫描仪行核磁共振检查, 常规序列为T1WI、T2WI, 加压脂, 实施T1WI增强扫描, 扫描范围和螺旋CT检查一致, 根据诊断需求确定方位图像。增强检查采用钆喷酸葡胺造影剂进行, 详细观察患者囊肿性病变大小、部位、形态、密度、信号及有无囊壁结节、包膜等。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螺旋CT诊断 本次研究的19例肝脓肿患者可见明显的囊性占位现象, 囊壁厚度不均, 且囊肿周围张力明显;囊肿内可见气体, 存在气液平面, 进行增强扫描后囊壁可见中度强化现象, 且为梅花瓣样强化;1例肝包虫囊肿患者, 囊性占位明显, 可见囊壁较厚, 且密度不均匀;14例肝脏转移瘤、4例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患者, 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 肝内有多发囊性病灶, 形态规则且边界清晰, 增强扫描后可见环形强化现象;7例肝脏发育性囊性病变患者螺旋CT结果可见大小不一的单发或多发囊性病灶, 边界清晰, CT值为0~10 HU。
2. 2 核磁共振诊断 19例肝脓肿患者有T1长T2信号较为混乱, 增强扫描可见不规则强化现象, 囊内有分隔, 囊壁可见大片状强化病灶;1例肝包虫囊肿患者核磁共振信号不均匀, 表现为T1长T2信号;14例肝脏转移瘤、4例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肝内可见大小不一的单发病灶或多囊性病灶, T2信号较高, 有轻度环形强化;7例肝脏发育性囊性病变患者可见多发病灶, 信号为圆形或类圆形水样, 未见明显强化现象。
2. 3 诊断结果对比 本次研究患者经螺旋CT或核磁共振检查, 检出率为100.00%, 其中核磁共振炎症性病变检出敏感性为87.11%, 特异性为94.23%;螺旋CT炎症性病变检出敏感性为75.85%, 特异性为78.14%,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肝囊肿、肝脓肿为临床常见肝脏囊性病变, 其次为肝囊性恶性肿瘤, 螺旋CT与核磁共振为临床主要诊断技术, 准确率较高, 因患者病变性质不同, 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也有明显差异。螺旋CT是现阶段诊断肝脏囊性占位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 主要是运用滑环技术, 在患者诊断中进行螺旋CT扫描, 医务人员通过扫描仪上的图像可以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并且螺旋CT可以回顾性、任意地进行重建, 不受重建次数及层间隔大小限制, 对患者健康也无明显不良影响。
核磁共振检查主要是将患者置入特殊磁场中, 在无线电射频脉冲作用下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 从而引起氢原子核共振, 吸收能量, 射频脉冲结束后, 核磁共振仪可接收共振后的图像, 医务人员根据其图像判断其病情。核磁共振检查对人体无放射性损害, 且图像分辨率高, 能够多方位、多层面成像, 并且通过二维、三维方式将人体解剖结构及病变清晰的显示出来, 定位诊断性高[2]。在本次研究中, 螺旋CT与核磁共振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 但两种诊断手段炎症性病变检查敏感性、特异性存在明显差异, 核磁共振炎症性病变检查敏感性、特异性较高, 在该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也更明显, 与李伟东[3]研究结果一致, 其研究时发现患者因肝脏囊性病变占位病变性质不同, 接受螺旋CT检查或核磁共振检查时敏感性、特异性存在较大差异, 其研究结果显示, 在炎症性病变诊断中螺旋CT敏感性为75.9%, 特异性为77.8%;核磁共振检查敏感性为87.4%, 特异性为94.6%,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为了保证诊断准确率, 患者在接受核磁共振检查前需将自身携带的全部金属饰品取下, 防止影响核磁共振检查效果。
综上所述, 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螺旋CT与核磁共振均有较高诊断价值, 在炎症性病变诊断中核磁共振检出情况更好, 可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任燕, 张莉, 钱伟伟, 等. DWI和ADC值测量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7): 92-94, 97.
[2] 刘振江, 杨秋娟, 谢君.螺旋CT和磁共振对肝脏囊性占位的临床诊断价值探析.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13):1730-1731.
[3] 李伟东.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行螺旋CT和磁共振诊断的临床价值.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1):146-147.
[收稿日期:2016-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