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探

2019-07-08高永强

学周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教学应用初中数学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基础教育得到了极为迅猛的发展,问题导学法就是基于该背景产生的。将问题导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应用价值显著。为此,教师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基于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价值,对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0-010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0.091

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变,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然而,在现实教学中仍然存在“一言堂”的现象,有些教师未切实做到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在对学生的引导上效果仍然不理想。为此,可借助问题导学法,以问题为基础加强与学生的交互,并引导其循序渐进地学习,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价值

问题导学法指的是以问题为基础,将教学知识点串联成为具有逻辑关联性的知识脉络,引导学生通过循序渐进地解答问题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并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可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初中正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的重要阶段,故将问题导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1]。

首先,采用该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通过设置问题,能够加强与学生的交互,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同时也可为学生预留更多的自主思考时间,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一言堂”的窘境,可明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通过将教学内容进行串联,能够体现出多种知识间所存在的逻辑性关联,可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清晰,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做好问题设计工作

问题导学法需要以问题为核心,所设计问题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为此,教育者应该做好问题的设计工作,可综合考虑教学内容的难度,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能力等,进而以此为基础完成问题的设计[2]。在问题设计目标上,需要与课程的规划配合恰当,体现出对问题的宏观把控,可以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也可以以零散的问题为基础。教育者应当根据教学的内容,做好问题设计工作。在问题设计上,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对问题进行优化,可适当在问题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此调动学生解答问题的兴趣。在问题的设计上不宜过难,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梯度,确保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此实现对学生循序渐进的引导。

(二)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为确保所设计的问题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需要优化教学模式,合理创设问题情境,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其思维引回课堂,构建更为有趣的课堂氛围。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可利用数学故事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可以讲某数学方法提出者的研究故事或数学发展史,也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数学现象的视频,还可以采用融合生活中数学知识的方法,进而通过创设更为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鼓起勇气主动探究。另外,教育者应该做到问题与数学情境的合理融合。比如,可以利用漏洞法,在教学情境中设置漏洞,让学生找出来,激发学生探究热情。也可以利用陷阱法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深思。如在正余弦定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构建空间线条,让学生先从一个平面观看,而后拖动到空间视角,再配合相应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进而为其后期立体几何的学习打下基础,更好地发挥出问题的作用。

(三)合理应用设计问题

在创设问题的过程中,教育者需要控制好问题设定的时间以及频率,避免喧宾夺主,把握好课堂节奏。问题导学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导上,故而应该正确发挥出问题引入课堂,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问题的应用需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在学生理解后方可进行持续拓展,不可急于要求学生解答,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在问题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多方的交互。在师生交互上应该注重情感的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鼓励学生深入探究。而在学生间的交互上,则需要引导学生发现他人思维中的闪光点,并不断加以学习。可以合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为学生设定发散性的问题,并将学生分为5人小组,引导其进行组内问题讨论,而后则可以让学生进行组间讨论,合理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汇总。集学生之力,得出更为完善的答案,并通過学生间的交互,促使其形成更为完善的思维体系。而后,教育者也需要做好对问题的系统讲解,弥补学生的思维漏洞,也可以设置发散的引子,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积极思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将问题导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效果显著,有助于学生形成连贯的数学思维,可切实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热情。为此,教育者应该做好问题设计工作,并将问题合理融入教学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合理控制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柴影.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0):271.

[2]姚玲.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6(58):67.

[责任编辑 李爱莉]

作者简介:高永强(1987.10— ),男,汉族,甘肃庄浪人,中学二级,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教学应用初中数学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