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学习,综合中提炼
2019-07-08周黎明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成为当前数学教学的突出形式,既激发了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小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就是要让小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验出来,提供其充分交流的机会,从而促使小学生在综合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感悟数学知识。因此,文章旨在围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探索小学数学教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综合中提炼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所谓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深入挖掘教材,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促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到数学知识。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数学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组织必须要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立足课堂,探索为主,辅之游戏,拓展深化。
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现状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促使小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的一种课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践行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场所,对于小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小学生探索能力,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渠道。但是,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来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1. 教师主导,学生被动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点在于“实践”二字,这就意味着小学生需要在课堂活动中充分展示其操作能力和操作技能,需要提供给小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 [1]。但是,从当前教学实际来看,很多教师仍然在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并没有扮演好课堂引导者的角色,而是与小学生的主题角色发生了错位,导致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失去了实践的重心。
2. 平铺直叙,缺乏兴趣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能够充分展示自我的课堂,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我,在对各种活动展开的过程中提高其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突出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的活力,提高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但是,当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过程中,大多教师采取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并没有体现出课堂的趣味性,导致小学生对此兴趣不足。
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策略
1. 立足课堂,联系生活
课堂是小学生汲取知识的地方,是数学知识传授的圣地。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当然需要获得课堂这个活动场所的支撑,才能在各项实践活动中顺利开展,促使小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培养其实践动手的能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需要教师立足课堂,联系生活;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得共鸣感,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从而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需要采取一种逆向思维,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依据 [3]。故而,立足课堂,联系生活也成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首要条件。
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量一量,比一比》这一节课,《量一量,比一比》的对象是多样的,主要是让小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对长短概念有初步的了解,加强对数字的感知程度。教师可以指导小学生对此教室中的人和物进行测量对比,也可以拓展活动空间,选取某一件家居用品作为测量对象,让小学生回家测量相关的数据,然后在课上将所有的数据展示出来,让小学生进行对比,选取最长和最短。在综合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数据意识,还能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视野。
2. 探索为主,激发活力
数学学科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抽象性,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的过程和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问题,尤其是学生对于数学知识难以感知,更不必说后续的深化问题。新课程改革中,探索式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而探索式教学则能够让小学生在教师设置的各种场景中,充分思考,不断实践,从而获得数学知识 [4]。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因为“实践”的特色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这对于数学教师来说是一个福音,也是促使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趣味十足的一个原因。因此,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需要从教学内容出发,设置各种各样的与教学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小学生在这些情境中带着问题不断思考,激发小学生学习的活力,通过小组合作深化探究,最终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抽象的数学符号和数学概念等数学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数字编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探究式教学,让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探索,发现数字编码的秘密,了解其代表的含义,培养小学生的数字意识。身份证号是每个小学生都具有的一串号码,教師可以指导小学生将自己的身份证号抄录下来,以便展开探索活动。当然,教师也可以指导小学生将家中购买的一些物品的产品标识码抄下来进行探索,如化妆品的标识码。数字编码中不同的数字具有不同的含义,让小学生层层递进地探索数字所蕴含的意义,不仅可以增强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也能提高小学生的分析能力。
3. 游戏促进,营造氛围
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同时也是小学生不可被剥夺的权益。游戏教学法有其独到的优势,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小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摆脱以往紧张僵硬的状态。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实践活动的乐趣是其他活动所不能取代的。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采取游戏教学法,让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展开实践,既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游戏氛围,还能促使小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喜欢上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爱上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对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充满乐趣,让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一种学习期待。
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掷一掷》显然能够有效地利用游戏教学,达到教学目的,让小学生感知数字,掌握数字的加减运算。《掷一掷》在教学过程中所要采取的工具是骰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展开《比大小》的游戏。当然,小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简单的体育运动如掷铁饼,让小学生分组展开掷铁饼活动,然后测量每位学生铁饼掷出的距离,将之加起来,每组之间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游戏,小学生不仅具有游戏的兴趣,还能营造良好的氛围。
4. 校园拓展,深化吸收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关注对象,必须要以小学生为主,不断拓展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空间,让小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校园,在不断地实践操作中感悟数学知识,深化数学知识。小学校园是小学生活动最多的场所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一定要看到小学校园具有的独特优势,深入挖掘小学校园的教学资源,将之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结合起来,让小学生在跑、跳的过程中展开实践,在室外活动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体现数学学科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确定起跑线》作为考察的对象,跑道整体的形状以及其举行的各种活动都可以成为数学教学的资源。在探索起跑线的秘密时,教师需要让小学生展开400米跑步比赛,然后抽出不同的小学生询问其起跑线在哪里,根据学生的定位让小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大家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对此这个问题小学生能够很好地把握,具有清晰的认识。因此,教学的重点就落实在不同跑道起跑线的距离、半圆形跑道的直径和宽等问题,让小学生通过使用各种工具进行测量,了解起跑线的秘密。在测量的过程中,小学生能够充分发动头脑,运用已知的数学知识研究现实问题,促使其知识体系达到重新分解与建构的过程。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为小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能够促使小学生在这个平台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头脑,展开不断探索,立足生活经验,获得数学知识,培养各项能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优势表明,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尽快地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实践,真正从实践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从而将数学知识用于实践,体现数学学科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陈洁. 突破现状,向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深处漫溯[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9).
[2] 顧争光. 浅谈STEA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J]. 数学教学通讯,2018(13).
[3] 洪荟春.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游戏化[J]. 江苏教育,2018(25).
[4] 秦静,刘国文.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样态的本真寻绎[J]. 数学教学通讯,2017(31).
作者简介:周黎明(1977-),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