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区域”模式类试题突破策略
——以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Ⅲ第37题和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36题为例

2019-07-08甘肃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狗鱼额尔齐斯河北冰洋

甘肃

从近年的全国高考卷来看,主观区域地理试题主要以“主题+区域”的模式呈现。笔者以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Ⅲ第37题和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36题为例,对其解题方法的突破提出相应的策略,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一、2017、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各卷第36题和第37题以“主题+区域”的模式呈现的相关统计

36题37题2017年卷Ⅰ卷Ⅱ卷Ⅲ依托的主题材料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附近中国某公司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地理科考队东北调查某山峰苔原带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分值和设问数22分,4问24分,4问图表呈现形式1个区域分布图1个坐标统计图主要行为动词说明、指出、简述确定、判断、说明、分析依托的主题材料山西省1994年和2014年焦化厂布局的变化白令海峡与海峡两岸徒步交往到跨海大桥连接设想分值和设问数24分,4问22分,3问图表呈现形式2个区域模式分布图1个区域分布图主要行为动词说明、分析、指出、推测分析、推测、说明、分析依托的主题材料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甲地的农业发展变化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与白斑狗鱼生长繁殖分值和设问数24分,4问22分,3问图表呈现形式1个区域分布图1个气候统计图1个区域分布图主要行为动词分析、说明分析、说明

续表

从上表统计结果可知,全国新课标卷材料内容保持“一中一外”的模式,呈现形式主要以“主题+区域图”的形式,设问为“3问(或4问)+22分(或24分)”的模式,行为动词主要是分析、说明、判断、指出、确定、推测、预测等,这样的题干设问及分值组合方式延续了较长时间,预计2019年高考变化不大,也会顺延这样的模式。

二、原题呈现

1. 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Ⅲ第37题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下图)。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

【参考答案】(1)北部降水多,南部降水少。成因: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且北部地区高山、沟谷多。

(2)额尔齐斯河纬度高,气温低,水温适宜;河水水质清澈、水草丛生,食物多;天敌少。

(3)白斑狗鱼为肉食性鱼,成鱼吃掉部分幼鱼;营养丰富,价格高,捕捞过量;夏季气温高,不适宜产卵繁殖。

2. 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36题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埃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下图示意该项目的位置。

(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2)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

(3)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4)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

【参考答案】(1)对本项目的经济价值:该项目运输量巨大,保证该项目建设和运营,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对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为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及北冰洋上的经济活动提供基地;促进鄂毕河沿岸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为鄂毕河出海航运提供中转服务。

(2)该项目工程量巨大,设计成不同模块,可以由不同地区的工厂同时生产,缩短工期;模块运至现场拼装,减少现场(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时间和难度。

(3)中国、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国家)是其主要销售市场;开通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与苏伊士运河—大西洋航线相比,大大缩减产品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产品销售价格,提高其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竞争力。

(4)俄罗斯的优势:资源(能源、天然气)丰富,(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技术强。中国优势:资金雄厚、制造业实力强、运输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等。

三、突破策略

1.明确试题内涵,体会试题本质作用

通过试题整体设置体现试题本质,突出认知内涵,强调综合性,体现探究性,激发创新性,突显试题的选拔价值和育人价值。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Ⅲ第37题(下文简称37题)通过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图和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36题(下文简称36题)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位置图突出体现学生要达到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方面的要求,其材料本身具有时代创新性,问题的设置由原来的梯度设置向突变过度,切口具体,具有探究性和地理趣味性,答案组织上也具有强烈的学科特性,体现素养价值。比较历年试题有异同,“一般”之中有特殊,体现自然地理的差异性,提高探究性能。36题第3问“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从地理情景中体现地理问题的探究性,彰显时代性与育人价值。

2.把握试题方向,透析命题规律变化

随着课改不断深入,教育考核目标更加全面,测试立意发生变化(如下图)。与往年相比,37题的第3问“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和36题的第1问“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呈现实际情景,测试立意发生明显变化,更加强调知识运用能力和学科素养综合表现水平。36题的第2问“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问题设置在特定的情景中,评价特定的人类活动方式,设问立意体现具体的知识运用能力和“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

3.熟知地理要素,推断要素相互作用

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水、大气、生物、土壤、地形、气候等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并通过各类循环进行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有机地组成自然地理综合体。推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解题的关键点和落脚点。如下图所示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之间的联络关系。

如37题的第1问“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此问题首先要明确影响降水的因素,地形(坡向和风向坡)、位置、大气环流、洋流天气、下垫面性质、人类活动等,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再根据题干要求(“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回答,很容易锁定位置和地形因素。如37题的第2问“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首先要明确影响动物生长繁殖的自然因素,气温、食物、天敌等,再根据白斑狗鱼生长习性可知,该地纬度高,气温低,有适宜的水温,水质好,河水水质清澈、水草丛生,食物多,天敌少。

4.推理图文信息,明确思路表述准确

对于“主题+区域”的材料和图表类综合题可分为四步解答(如下图):一是根据图文信息全面准确的定准区域位置,注意空间尺度,要求全面准确;二是联系学过的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对接,明确考点;三是概括知识要点,要有条理和层次,符合逻辑;四是表达书写要认真,尽量使用地理术语,避免书写口语化。

猜你喜欢

狗鱼额尔齐斯河北冰洋
额尔齐斯河不发一语
一“路”向北,找寻野生狗鱼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特种鱼类资源 现状及增殖措施
冬季管理型钓场狗鱼作钓经验
托洪台水库鱼类区系和种群组成
狗鱼的失败
狗鱼的失败
潜艇冒出北冰洋
基于SIFT-SVM的北冰洋海冰识别研究
额尔齐斯河淌过阿勒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