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培酮促进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观察
2019-07-06刘安员邹宏林
刘安员 邹宏林
【摘要】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利培酮治疗对加快神经功能恢复的价值。方法:选取颅脑损伤患者100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神经科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给予脑组织保护、脱水等药物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两组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脑损伤患者意识障碍改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利培酮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意识障碍状况,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非常重要的应用成效。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利培酮; 神经功能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5.0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5-00-02
临床神经科疾病领域,颅脑损伤占较高病发比例[1-2]。患者以精神障碍、偏瘫、发音障碍等为主要表现,其中精神障碍同损伤程度之间具正相关性,即损伤范围越大,所表现出的精神障碍越严重,重视精神障碍的改善,对加快神经功能恢复进程意义重大[3-4]。本次选择颅脑损伤患者作研究对象,应用利培酮进行治疗,通过促使精神障碍改善,以对神经功能恢复加以促进,取得了理想成效,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颅脑损伤患者100例。纳入标准:(1)均经CT、MRI影像学检查证实;(2)合并有器质性精神障碍,且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相关诊断标准符合;(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具精神疾病家族史者;(2)即往合并精神类疾病者。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21~73岁,平均(47.2±4.5)歲。其中脑挫裂伤伴硬膜外血肿14例,颅内血肿13例,脑挫裂伤伴硬膜下血肿10例,脑挫裂伤13例。病灶部位:枕叶1例,额叶20例,颞叶12例,顶叶17例。致伤原因:挤压伤3例,车祸伤20例,高处坠落伤8例,打击伤8例,跌倒摔伤11例。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23~72岁,平均(47.5±4.7)岁。其中脑挫裂伤伴硬膜外血肿12例,颅内血肿14例,脑挫裂伤伴硬膜下血肿9例,脑挫裂伤15例。病灶部位:枕叶2例,额叶19例,颞叶14例,顶叶14例。致伤原因:挤压伤2例,车祸伤21例,高处坠落伤9例,打击伤7例,跌倒摔伤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或家属均对本试验内容、目的知晓并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入组后,即行完善的影像学检查,确定是否需实施手术,针对手术者,在术后行营养神经、脱水、防控感染等治疗;针对行保守治疗者,取脑组织保护剂、脱水剂等药物应用。观察组:本组常规方案处理同上,同时取利培酮加用,即给予利培酮口服,0.5 mg/次,2次/d为起始剂量,后渐调至1 mg/次,2次/d。
1.3 观察指标
(1)对比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患者PANSS评分。其含阳性量表和阳性量表各7项,精神病量表16项,补充量表3项,评估值越高,症状越严重。(2)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NIHSS评分,总分越低,状况越理想。(3)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ADL评分,分值超高,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越理想。
(4)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1.4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PANSS减分情况评估。显效:PANSS评分指数呈>70%下降,正常生活恢复,完全康复;有效:PANSS评分呈20%~70%下降,完全康复,偶有头晕、头痛症状;无效:PANSS评定下降不及20%,其他未改善。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涉及数据均输入SPSS 13.0,组间计量数据PANSS评分、NIHSS评分、ADL评分均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ANSS评分
两组治疗前,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NIHSS评分
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ADL评分
两组治疗前,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总有效率
观察组颅脑损伤患者意识障碍改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颅脑损伤多由意外伤害导致,如工伤事故、车祸事故、高处坠落、跌倒摔伤等。患者通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伴发。就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而言,脑组织严重受损,明显增加了脑性肺水肿、电解质代谢紊乱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严重者,甚至可致脑死亡,使患者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除上述危害外,且常有精神障碍出现,有报道指出,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精神障碍的患者占90.2%,故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神经功能的康复。临床调查示,脑损伤所处位置不同,合并精神障碍概率也存在较大差异,精神症状也有一定的差别。如双额叶受损,可诱导智力、记忆力障碍发生;右颞叶底部、额叶眶受损,可引发躁狂兴奋;左颞叶底部、双额叶受损,可导致抑郁。对原因展开分析,与颞叶海马功能位置及颅脑构造具一定相关性。随着治疗进程的深入,患者颅脑损伤状况有一定程度恢复,所表现出的精神症状也随之有明显缓解,但情绪仍较难控制,有自杀倾向占10%,故一旦发生,即明显增加疾病治疗的棘手性[5-6]。另外,继发精神障碍同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重视对其改善,对神经功能恢复有较强的促进作用[7-8]。虽患者在发生颅脑损伤后,随着脑损伤恢复,精神障碍也有程度不等的改善,但患者受创伤的影响,多表现为心理失常及思维紊乱状态,有较高的自伤和伤人风险,故在抑郁、精神分裂特征较明显时,需行改善精神症状等方面的治疗[9-10]。以往临床多取氯丙嗪等药物应用,但有一定的认知功能受损率,促使记忆力明显下降,引发尿潴留、便秘等不良反应,对更为科学有效的用药予以选择,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利培酮为现阶段在临床广泛应用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作用机制为对5-羟色胺2受体和多巴胺2受体均具拮抗作用,与其他抗精神药物比较,利培酮除可促使妄想、幻觉等阳性症状改善外,还可促使阴性和情感症状改善。另外,利培酮起效快,利培酮还可使血液中分布的去甲方肾上腺素水平提高,进而促使精神障碍症状改善,为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创造理想条件[10-11]。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两组治疗前,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脑损伤患者意识障碍改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通过利培酮药物的应用,可促使意识障碍得到最大程度改善,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了有利條件,加快了患者康复进程,进而有力保障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增强。
综上,针对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利培酮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意识障碍状况,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非常重要的应用成效。
参考文献
[1]梁喜安.重型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4):53-55.
[2]马小强.利培酮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精神障碍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观察[J].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16,25(2):87-89.
[3]方向明.观察利培酮对急性脑梗死后精神障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1):79.
[4]谭宇筠.利培酮用于继发性精神障碍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6):97-98.
[5]杜鹃.奥氮平和利培酮用于急性脑梗死致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6):146-147.
[6]陈云郁,徐裕,汪芳军,等.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对感染性脑炎致精神障碍患者MOAS和PAN-SS评分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11):1666-1669.
[7] Lin F,Chen B L,Wang Y Z,et al.In Vitro angiogenesis effect of Xuefu Zhuyu Decoction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 comparison study[J].Chin J Integr Med,2018(8):2289.
[8]陈恩明.利培酮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3):35-37.
[9]童爱群.利培酮口服液治疗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1):68-70.
[10]徐兴红,邓丽凤.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药业,2017,26(8):43-46.
[11]帅畅,黄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