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镜筛查在中老年人群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2019-07-06严思莫翠毅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参与率初筛结肠镜

严思,莫翠毅

(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 1.重症医学科;2.消化内科,海南 琼海 571400)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其形成无早期征兆,肿瘤扩散至患者身体其他部位前可能在肠内壁已生长多年,患者就诊时多为中晚期,预后较差[1]。其发病率分别居于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的第3位和第2位。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尤其是大城市人群大肠癌发病率更高[2]。有研究[3-4]指出,大肠癌通常由腺瘤性息肉发展而来,由息肉发展到早期浸润癌需要约10年时间,时间窗较长,在临床中通过发现、移除癌前病变和早期病灶能够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率,这提示大肠癌早期筛查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大肠癌筛查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但目前我国大肠癌筛查顺应性较低。本研究对我院健康体检中的中老年人群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了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并整理2010年1月-2018年1月来本院行健康检查的11 547名中老年人的结肠镜检查数据。其中,男4 307名,女7 240名,年龄45~75岁,平均(59.37±4.49)岁。纳入标准:①年龄≥45周岁者;②结肠镜检查结果完整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脏病、高血压等病情较重者;②严重出血性倾向者;③合并严重免疫系统疾病或脏器功能障碍者;④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1.2.1 初筛问卷调查、两次大便隐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 test,FOBT)进行筛查。问卷调查包括肠道疾病史、居民基本信息和大肠癌家族史等。FOBT采用免疫胶体金法(试纸生产厂家:万华普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检测,两次检测间隔1周。初筛阳性诊断标准:①任意一次FOTB阳性;②本人有肠息肉或癌症史;③一级亲属有大肠癌史;④同时具备≥2项者,慢性便秘史、慢性腹泻史、慢性阑尾炎史、黏液血便史、阑尾炎切除史、胆结石史、慢性胆囊炎史和不良生活事件史。以上4项符合任意一项即诊断为初筛阳性。

1.2.2 初筛阳性随访初筛后1个月内对初筛阳性患者进行第1次随访,若随访发现患者未行结肠镜检查,3个月后再次随访,若患者仍未行结肠镜检查,则6个月内行第3次随访,完成3次随访且未做结肠镜检查的患者纳入结案管理。

1.2.3 结肠镜精筛高危人群行全结肠镜确诊。患者口服甘露醇,做好肠道准备,使用PENTAX EPK-700电子肠镜对直肠至回肠末端进行检查。检出疾病包括大肠癌、黑变病、进展期腺癌、炎症、普通腺瘤和非腺瘤性息肉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初筛结果比较

11 547名中老年人初筛阳性率为16.77%(1 937/11 547),男患者第1次和第2次参与率均低于女性,但男患者第1次、第2次和初筛整体阳性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年龄初筛结果比较

45~55岁、56~60岁、61~65岁和66~70岁的人群初筛参与率无显著差异,但年龄为71~75岁阶段的患者初筛参与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患者,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第1次、第2次和初筛整体阳性率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同性别病变分布情况

患者以炎症、普通腺瘤、非腺瘤性息肉为主要病变,男患者大肠癌、进展期腺瘤、普通腺瘤、非腺瘤性息肉的病变率高于女患者,黑变病和炎症病变率低于女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不同年龄病变分布情况

45~55岁和61~65岁患者以炎症病变为主,56~60岁以黑变病为主,66~70岁和71~75岁患者以普通腺瘤为主。见表4。

表1 不同性别初筛结果比较 例(%)Table 1 Comparison of preliminary screening results of different gender n(%)

表2 不同年龄初筛结果比较 例(%)Table 2 Comparison of preliminary screening results at different ages n(%)

表3 不同性别病变分布情况 例(%)Table 3 Distribution of lesions of different gender n(%)

表4 不同年龄病变分布情况 例(%)Table 4 Distribution of lesions of different ages 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习惯的变化,大肠癌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逐年升高。目前,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名在国内均已明显上升[5]。对于大肠癌的预防,需要改变生活方式,减少和避免危险因素的暴露,还可对人群行针对性肿瘤筛查,以阻断恶性肿瘤的发生,在疾病早期发现并给予有效治疗[6]。国际上公认大肠癌可通过大规模人群筛查早期发现并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率,且临床中已有实践证明,FOBT结合结肠镜检查是目前最有效的大肠癌早期筛查手段[7]。本研究以本院2010年1月-2018年1月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结合FOBT和结肠镜检查对其进行大肠癌早期筛查,以期能改善患者生存状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11 547名中老年人初筛阳性率为16.77%(1 937/11 547),男患者第1次和第2次参与率均低于女性,但男患者第1次、第2次和初筛整体阳性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人群的参与率较低,这可能是由于部分男性工作较忙而没有时间参与筛查,还有部分男性对于大肠癌的早期防治、早期筛查意识相对女性人群淡薄,多数人群认为无自觉不适,即可不需参与筛查[8]。其次,部分男性存在抵触心理,害怕筛查出问题,自己难以接受,因而对筛查的参与率较低[9]。但本结果显示,男性人群筛查阳性率高于女性,这提示:在今后工作中应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对各阶段人群都要积极开展大肠癌相关知识普及,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防治意识,尤其对于筛查意识淡薄的男性人群,更应该提高对大肠癌早发现、早治疗的意识,积极参与健康体检中的疾病筛查,提高参与率[10]。其次,45~55岁、56~60岁、61~65岁和66~70岁的人群初筛参与率无明显差异,但年龄为71~75岁阶段的患者初筛参与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患者,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第1次、第2次和初筛整体阳性率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由于70岁以上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各项衰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等因素而致身体不便,所以筛查参与率较低[11]。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由腺瘤性息肉发展为大肠癌的趋势逐渐升高,年轻时处于早期病变阶段而未表现出明显症状的患者,症状也将逐渐呈现出来,此时容易通过临床发现[12]。结肠镜检查是临床中诊断大肠癌的常用方法,通过肛门插入逆行向下可对直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升结肠、横结肠、盲肠和回盲末端等进行检查,具有彻底、直观的特点,不仅能够清晰地发现肠道病变、诊断全结肠疾病,还能够对腺瘤、息肉等癌前病变进行有效治疗[13]。本研究显示,患者以炎症、普通腺瘤、非腺瘤性息肉为主要病变,男患者大肠癌、进展期腺瘤、普通腺瘤和非腺瘤性息肉的病变率高于女患者,黑变病和炎症病变率低于女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5~55岁和61~65岁患者以炎症病变为主,56~60岁以黑变病为主,66~70岁和71~75岁患者以普通腺瘤为主。这一结果可为临床中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向。

综上所述,结肠镜筛查能够有效发现中老年人群的肠道病变,大肠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应提高中老年人群的结肠镜检查顺应性。这提示广大临床工作者,应建议居民从45岁开始,每年行1次FOBT,阳性者加做结肠镜检查,通过筛查达到大肠癌少发易治的目的,改善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

猜你喜欢

参与率初筛结肠镜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心理行为干预和技术配合在电子结肠镜检查中意义评价
是否做结肠镜可以挽救生命?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其他国家女性劳动参与率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
昆明某医院2010-2014 年HIV 抗体初筛检测人群情况分析
肠疡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5例结肠镜象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