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搭” 依次序“配”
——《搭配》教学设计与说明
2019-07-06许含英
许含英
【课前思考】
《搭配》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人教版教材把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参与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活动,在活动中操作、观察、思考与交流,体验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初步了解排列与组合的知识,感受排列与组合的不同,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获得全面、有序地思考问题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人教版教材分两次教学,二年级上册只编排3 个事物的排列数或组合数。发现更多数目的事物的排列或组合数则安排在三年级下册。这样的编排,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排列组合的思想方法,体验到有序、全面思考的方法的重要性。教学中要注意教学的层次性,把握教学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提出“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和二年级上册的《搭配》相比,三年级下册的《搭配》,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表征思维过程,通过操作、交流和讨论等活动,梳理思维过程,帮助学生形成多角度、依次序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02 页《搭配(二)》例2。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形式表征思维过程,展示交流思维方法,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有顺序地找到全部的搭配方法。
【教学难点】
借助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乘法原理的简单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二年级时,同学们学习了简单的搭配。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搭配的知识。王洋同学参加运动会,他有2 件上衣,一件是蓝衣, 一件是紫衣;还有3 条短裤——绿裤、灰裤、黑裤(按顺序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图片)。一件上衣和一条短裤搭配,这样为一种搭配方法。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课件出示《学习单》:
(1)选择一件上衣和一件短裤为一种搭配。
(2)你有几种不同的搭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学生独立探索,教师巡视,收集学生作品。
【说明:开门见山,直接创设情境,提出搭配问题。和二年级学习排列和组合相比,三年级的“搭配”中事物多了,更需要有简洁有序的记录方式。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表征经验,可以放开让学生自主表征。】
二、多种形式表征,交流有序思考过程
1.分类呈现多种表征,梳理“有序”思考过程。
在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的基础上,展示学生的不同记录思维过程的方式。
▲第一类学生作品:文字型
(1)请学生解释思考过程。如果把它们转个方向,你还能看懂吗?(出示课件)
(2)找规律。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组都是蓝衣和裤子配,第二组都是紫衣和裤子配。
师:先选衣服。第一件上衣分别和绿裤、灰裤、黑裤搭配(连线)。还有别的裤子吗?第一件上衣配3 条裤子,有3 种。第二件上衣,按照同样的顺序,依次和裤子搭配(连线),也是3 种。
(3)实物连线。
请学生上台连线。先选上衣——蓝衣,3 种;紫衣,脑袋里先想象一下,这三条线怎么连?请学生连出来3 种。
(4)课件演示连线过程。
老师也来连一连。先选上衣:先选第一件,蓝衣。脑袋里想象,课件连线。与3 种裤子依次搭配,有3 种搭配方法。 第二件上衣,脑袋里想象,和3 条裤子依次搭配,又有3 种(课件连线)。一共有几种,谁能列算式?
板书:2 个3 3×2=6(种)
师:刚才我们不重复、不遗漏(板书:不重复、不遗漏)搭配出了所有的方法。怎样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呢?有序搭配(板书:有序)。先选什么?(先选衣服,再配裤子。先选定一件衣服,再按顺序和所有的裤子搭配。第二件衣服也是一样的3 种)
▲第二类学生作品:示意图型
▲第三类学生作品:字母型
▲第四类学生作品:图形型
▲第五类学生作品:列表型
▲第六类学生作品:数字型
师:这些方法你能看懂吗?请同学们解释意思。
师:(数字型)有人用“2+3=5”计算,这样可以吗?为什么?2+3=5 求出的是什么?求出来的是上衣和裤子一共有多少件。而这里是上衣和裤子搭配,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说明:学生有多种表示方式,文字型、示意图型、字母型、图形型、列表型和数字型。多种不同的表征方式,本质上都是记录有序思考的过程。在读懂学生作品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讨论,进一步突出有序思考问题的过程。先确定蓝衣,按顺序和三种裤子搭配,一共3 种搭配方法;再是紫衣,依次序和三种裤子搭配,也是3 种方法。在数字型中,计算“一共有多少件”和“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学生容易混淆,可以把这两种解法放在一起辨析。】
2.回顾梳理总结的过程,突出“有序”思考过程。
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了有序搭配的过程。(课件播放4 种方式变化过程和总结图)
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小结:虽然用了不同的符号,但它们都是先选上衣,再配裤子。第一件上衣,有3 种配法。第二件上衣,也有3 种配法。其实,文字、图形、数字、字母,都是人类发明的符号,都可以用来表示。
【说明:表征方式不同,但思考的过程却是一样的。通过回顾比较,突出本质。】
三、多角度搭配,初步理解乘法原理
1.先确定衣服,再有序搭配裤子。
(1)用手势表示,直观理解乘法原理。
一个手指表示一种搭配方法,第一件上衣有3 种搭配方法,第二件上衣有几种?3 种。现在是几个3?如果再增加一件上衣,增加几种搭配方法?增加1 个3。如果再增加一件上衣,增加几种搭配方法?增加1 个3。再增加两件,几个3?
(2)拓展延伸,明确提炼意义。
一件上衣,1 个3 种。2 件上衣,不连线了。几个3?一共有2个3 种。3 件上衣?3 个3 种。4 件上衣?4 个3 种。78 件上衣?78 个3 种。3 怎么来的?3 是裤子的数量,和裤子的数量有关。裤子有3条,每件衣服和它搭配就有3 种。如果裤子有5 条呢?
(3)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我们发现了规律。因为裤子是3 条,所以有几件上衣,就有几个3 种搭配方法。
【说明:在有序连线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3 根手指来表示一件上衣和3 条裤子的搭配方法,以直观形象的动作来理解“在裤子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件上衣,就增加3 种搭配方法”。】
2.先确定裤子,再有序搭配衣服。
(1)借助手势,直观理解乘法原理。
除了先选上衣,还可以先选什么呢?先选裤子。先选择第一条裤子,想象一下,2 件上衣,几种配法?
3 根手指,2 根手指?到底几个?为什么不是3 种?和什么有关系?和上衣的数量有关系。
(2)第一条裤子,2 种配法;第二条裤子,2 种配法;第三条裤子,2 种配法。现在是几个几?
板书:3 个2 2×3=6(种)
(3)如果再增加一条裤子,增加几种?再增加一条裤子,增加几种?一共有100 条裤子,几个2?你有什么发现?
裤子有几条,就有几个2 种。
【说明:搭配,可以先确定上衣,再依次搭配不同的裤子,也可以先确定裤子,再依次搭配不同的上衣。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依次序搭配。在上衣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条裤子,就增加2 种搭配方法,有几条裤子,就有几个2 种搭配的方法。】
3.比较两种思考的角度,总结思考的方法。
师:比较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想说的?
小结:先选上衣,每一件上衣配3 条裤子,一共有2 件上衣,所以是2 个3 。先选裤子,每一条裤子可以和2 件上衣搭配,一共有3 条裤子,所以有3 个2。思考的角度不一样,但是搭配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6 种。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和什么有关系呢?上衣的数量和裤子的数量。不同的搭配顺序,意义不一样,最后的结果一样。
逐步呈现完整的表格如下。
【说明: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到相同的搭配数量。不同的方法路径,不同的算式意义,通过比较异同,突出“有序”思考的思维过程。】
四、逆用规律,掌握有序搭配方法
现有一些上衣和裤子,一共有12 种搭配方法,上衣和裤子可能各有多少?你有几种方法?
?
1.学生独立探究。
2.及时反馈,纠错辨析。
师:这样的结果,你们同意吗?
讨论辨析,这是计算上衣和裤子的数量一共是12 件。
3.连线配对,验证搭配方法。
如果选上衣5 件和裤子7条。你们能很快算出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吗?学生独立画图连线,计算搭配方法。
4.观察表格,寻找规律。
师:出示学生的表格,这两种填法对吗?他们是按照什么顺序思考的呢?
学生观察讨论,得出一共有12 种搭配方法。我们可以按照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思考,也可以一组一组地思考,这样能不重复、不遗漏地写出所有的答案。( )×( )=12。
【说明:学生发现了规律以后,创设开放的空间,鼓励学生逆用规律。给出搭配方法的总数,鼓励学生思考上衣和裤子的数量。在交流与讨论中,辨析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不断地突出和强调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五、总结提升,点亮课眼
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了思考的过程。虽然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但是需要有序地连线,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到了不同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搭配,最重要的是有序思考。
课后延伸:我们研究了上衣和裤子搭配,如果再配上4 双鞋子呢?一件衣服、一条裤子和一双鞋子为一种搭配方法,怎么有序思考能得到所有的搭配方法呢?留给同学们课后思考。
【说明:回顾整节课的学习过程,按照“发现规律——运用规律——逆用规律”的学习顺序,在每个环节的学习中,不断地突出“有序”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