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偏向理论视角下文化综艺节目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2019-07-04吴亚娜

新媒体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国家宝藏传统文化

吴亚娜

摘  要  运用媒介偏向理论对《国家宝藏》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相较与文物的时间偏向特征,《国家宝藏》这一兼具时间、空间的媒介获得了受众的喜爱,对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良好的传承作用,并对以后传统文化的创新起到指示作用,传统文化想要得到继承与发展就要结合时间偏向与空间偏向。

关键词  媒介偏向理论;《国家宝藏》;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23-0090-03

1  媒介偏向理论

1.1  媒介的定义

在讨论这个题目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媒介,在传播学中“媒介是插入穿过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从古至今随着文明更迭以及技术更新人类传递信息的工具在不断的变化。在原始社会原始人做壁画的岩石是媒介,古巴比伦使用的黏土板是媒介,古代中国人使用的竹简、中世纪欧洲人使用的羊皮纸都是媒介,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和西传纸张更是媒介,在当下科技快速发展的状态下我们的媒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电视、电影、电脑、手机等都是使用极为广泛的媒介,而现在的我们使用的媒介都离不开网络这一“特快列车”。

“一般来说,媒介是一种能使传播活动得以发生的中介性公共机构。具体点说,媒介就是拓展传播渠道、扩大传播范围或提高传播速度的一项科技发展。广义上讲的说话、写作、表情、舞蹈、服饰等都可以被视为传播的媒介。每一种媒介都能通过一条信道和各种信道传送符码。”

在传播学的意义中媒介是信息的载体,是被动的,伴随着新媒介的发展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媒介对人的影响,因此形成了媒介环境学派。伊尼斯在《帝国与传播》中他列举了埃及文明、古巴比伦、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后来的印刷时代用丰富的史料详细的阐述了其媒介的特质和变迁对于帝国兴衰和文明发展的影响,因此媒介的发展变化也意味着文明的变迁。而伊尼斯的学生麦克卢汉创造性地提出了“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观点,他认为一个媒介是另一个媒介的内容,媒介并不只是信息的载体其本身就蕴含着信息,能对人和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伴随着新媒介的出现,它改变着世界、人本身以及人的思考方式和生活习惯。波兹曼认为“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在其著作《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中他都强调了媒介对人、社会的影响,尤其是电视媒介将整个社会话语从严肃转向了娱乐。此外约书亚·梅罗维茨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书中提出“媒介即情境论”,他认为随着电子媒介的普及,不同于印刷媒介时期人们必须先从简至难的阅读,现在人的观看没有能力的限制,随着新媒介的传播社会情景和人的行为发生了变化。

综上所述,不同于传播学中对于媒介的定义,媒介环境学派笔下的媒介不仅仅是工具,其本身富含丰富的信息它的更迭更能对人、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文明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说当下媒介出来传递信息,本身的含义和变化更富含重要的意义。

1.2  伊尼斯与媒介偏向理论

伊尼斯从媒介自身的特质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他指出“媒介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社会组织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认为媒介具有时间和空间两种偏向,这些特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影响,甚至对于文明的更迭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此观点他提出了媒介偏向理论,偏向时间的媒介具有质地重、耐久性强的特点,因此能够易于克服岁月的洗刷得到长时间的保存,例如黏土、石头、羊皮纸等,偏向空间的媒介质地较轻、容易运送能够克服空间的障碍,任何一种媒介都具有其中之一的特性或同时具有时间和空间这两大特性。偏向时间的媒体因其特性利于个人、宗教或商业对媒介的垄断形成特权媒介,着重强调传播的权威性、等级性和神圣性,但不利于对于边陲地区的控制;而偏向空间的媒介是强调传播世俗化、现代化和公平化的大众媒介,它有利于帝国的扩张、文化的传播、加强政治统治,尤其有利于对于边陲地区的控制。

《帝国与传播》从宏观视角出发,用7章列举了不同偏向的媒介对文明发展的及演进的影响。在古埃及尼罗河频发洪水的特点让对于汛期预测的历法成为皇家权威的源泉,为了巩固皇权修建了金字塔将历法刻于石头之上,因此形成了知識垄断书写成立皇家特权,随着莎草纸这一新媒介的出现形成了新的知识垄断,象形文字也就应运而生了;古巴比伦王朝的不断更迭有着两对矛盾:石头VS泥板、凿刀VS苇管笔,黏土板书写工具苇管笔的使用使得象形文字转变为更省力的楔形文字,而当楔形文字遇到莎草纸灵活的字母表就营运而生了,简化的文字和对于由寺庙掌握的书吏特权的削弱摧毁了宗教制度的文字垄断,为帝国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希腊文明的口语传统在伊尼斯看来是完美的媒介,既有效限制了僧侣阶级的知识垄断,口耳相传又依赖与时间;莎草纸的通行与罗马帝国行政权力扩大有极大关联,由于幅员辽阔,空间偏向的媒介对于治理帝国十分有效,而同时教会阶层依赖于羊皮纸对教义形成垄断,直到纸这个有力竞争对手传入西方,连带着印刷技术普通人接触《圣经》的机会大大增多,教会的知识垄断受到冲击最终导致现代民族国家的出现。

建立在印刷基础之上的现代文明,机械化和商业主义侵蚀着文明的进程,人们不再关注社区、伦理,世界在聒噪的大众媒介中成为“一天的世界”,正是因为如此伊尼斯极力推崇希腊文明的口语文明,口语面对面接触的特点消逝了机械的冰冷,只有关注口头传统,关注时间承续,冰冷、机械化的工业社会才可能遏制对空间的过度重视。

2  《国家宝藏》媒介偏向分析

2.1  《国家宝藏》简介

《国家宝藏》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文博探索节目,由张国立担任001号讲解员,明星嘉宾和相关社会人士担任守护者。

节目结合了纪录片和综艺两种表现形式,是一个以文化为内核且具有记录气质的全新综艺。通过明星嘉宾演绎前世今生的故事,让观众了解国宝背后的历史,拉近当代人与历史文物的距离。自2017年12月3日首播以来,目前已更新至第二季,第一季和第二级在豆瓣分别获得9.0、9.3的高评分。《国家宝藏》的火爆播出不仅是因为上乘的节目品质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2.2  文物与综艺节目的偏向特征

对于《国家宝藏》的成功分析已有众多的视角,本文将运用伊尼斯的媒介偏向理论分析这一现象。

根据伊尼斯的观点:任何媒介都具有有空间、时间的偏向性,而这些具有偏向的媒体对于文化知识在空间、时间的传输会产生重要影响,对于时间、空间因素的注重会进一步根植于该媒介之下的文化,也就是说文化会在媒介影响下出现意义的偏向。因此首先讨论文物和综艺节目的媒介偏向。在《国家宝藏》展示的文物多以金器、石器、青铜器、陶器等物品为主,这些物品因为质地坚硬的原因所以能在时间的长河里保存至今,而这些国宝多发现在古达达官贵人的墓穴之中,这是因为中国古代讲求厚葬的风俗,因此这些文物的主人也代表的是高雅文化,正是因为这些达官贵人对财富和权力的垄断因此在古代中国建立的是统一的世俗帝国的统治。以《国家宝藏》第二期第三期五代石雕“彩绘散乐浮雕”,它出土于河北地区重要藩镇将领王处直之墓,石雕技艺生动刻画了五代时期乐籍女性前去为上层阶级演奏的情景,而正是因为它石头的质地才能完善的保存至今,虽然他仅仅刻画的是古代乐府演奏的情境但通过前世今生故事我们了解到演奏的女性一入乐籍终生为奴的命运,千年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误解因为当时女性身不由己而被化解,从石雕中能够解读出当时统治阶级垄断国家的权力、财富建立起了世俗政权,在当时的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只能在男权社会中做供人娱乐的玩物;乐伎所穿服饰、形态则继承的是唐代雍容华贵、丰腴,展现出中华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的独特审美和风韵;仔细观察乐伎的乐器有箜篌、筝、琵琶、拍版、大鼓、笙、答腊鼓、横笛等多种乐器,其中琵琶、箜篌为西域传入中原的乐器,反映出当时中原文明与西域文明交流频繁,丝绸之路商贸发达

2.3  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以“彩绘散乐石雕”为代表的古代文物是高雅文化的代表,是偏向时间的媒介,经历了千百年的洗涤,而《国家宝藏》这类文化综艺是同时兼具时间与空间的媒介,因为技术的发展和当下丰富的播放渠道《国家宝藏》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因此拥有非常高的播放量,网络媒介的传播也能让受众能够通过弹幕及时互动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不同于最早的电视直播当下的综艺不仅能够直播观看还能够随时点播,而像《国家宝藏》这样的高投入高品质的综艺节目将会被得到极好的保存在未来也能够观看。

《国家宝藏》的节目形式采用前世传奇、今生故事,在前世传奇中对文物所属朝代、主人的复原,明星嘉宾通过表演的形式交代文物的背景和所蕴含的文化,而正是运用表演这种容易解码的形式让受众产生共鸣,《国家宝藏》以综艺节目的形式贯穿其中,极大地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和吸引力,并且还在节目中设置与观众的互动情节,增加了节目的互动性和参与性,相较于冰冷静态的文物,鲜活动态的表演能够让受众彻底了解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能够充分学习到灿烂的中华文明根基之所在。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物质生活丰富的当前社会人们的精神文化空泛,韩国文化、欧美文化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捧的对象,但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却少之又少,因此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后掀起了一股对经典传统文化的推崇热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人们可以通过对“国学”的了解和学习提高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这正符合当下浮躁社会寻找心灵依托的需要。面对全球化的语境,《国家宝藏》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完美结合以及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大胆创新成功的俘获了年轻人的心,据不完全统计,节目播出后故宫博物馆以及其他八家国家级博物馆参观量平均增长50%,该节目还被豆瓣年度榜单评为2017年度最受关注大陆电视综艺节目,不仅口碑好还实现了收视率的成功。从《国家宝藏》观众画像可以看出观众主要集中在20岁~25岁,而占比第二的是15岁~20岁的观众。除了在电视、视频平台观看节目,年轻的一代还在豆瓣、朋友圈、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持续为《国家宝藏》点赞、刷屏。此外《国家宝藏》实行了融媒体的多元传播模式,截至目前“CCTV国家宝藏“的话题阅读量已达到51.3亿人次,粉丝讨论量达到564.6万人次。网友还对《国家宝藏》的内容进行了再生产,网友自制的文物或嘉宾表情包、手绘作品能不断推进节目的多渠道传播和多角度话题的衍生。

3  启示与结论

《国家宝藏》成功也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很多启示。首先我们对于传统文化传承不仅要考虑空间偏向也要考虑到时间偏向,偏向时间的传承能够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而偏向空间更够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在做偏重于空间的大众文化类节目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制作出具有时间、空间偏向的精品。此外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含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因此对于这些资源的二次开发非常重要,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能够让更多人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影响。最后基于受众选择多样、全球文化交融的背景,在传统文化创新之时受众的需求成为核心要素,隨着“90后”“95后”“00后”这些“Z世代”成为主要的受众群体,在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他们也是主要的消费力,因此他们所喜爱的方式就成为重要的参考,置身于复杂语境之下传播者要反思惯有的传播理念与方式,只有为在尘世喧嚣中迷失自我、丧失追求梦想勇气的人找到心理的慰藉才能获得良好的市场反映。

从《国家宝藏》的成功可以看出传播内容仍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融媒体趋势下,以媒体内容创新为根本,通过融媒体的技术创新,传播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提升人民文化自信的作品,才能收获观众的喜爱,才能讲好中国故事,才能不断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参考文献

[1]哈罗德·伊尼斯.帝国与传播[J].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2]王洪建.媒介偏向解析:“于丹现象”对编辑工作的影响[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1):187-188.

[3]曹智频.媒介偏向与文化变迁:从伊尼斯到麦克卢汉[J].学术研究,2010(8):129-133.

[4]郑以墨.五代王处直墓壁画形式、风格的来源分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0(2):24-31,181.

[5]赵满.唐五代河北地方社会的变迁与新兴文士阶层的兴起[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

[6]郑以墨.五代王处直墓壁画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7]姚璇.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与传承——以《国家宝藏》为例[J].出版广角,2018(4):53-55.

[8]夏语檬.历史、记忆与认同:仪式传播视角下的《国家宝藏》解读[J].新闻爱好者,2018(4):33-36.

[9]杨冼.传播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8(10):63-65.

猜你喜欢

国家宝藏传统文化
《国家宝藏》火爆背后,博物馆与综艺娱乐
文博节目不新鲜,《国家宝藏》为何脱颖而出?
《国家宝藏》: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
央视《国家宝藏》定档12·3 讲述“大国重器”前世今生
解析《国家宝藏》中的美国文化意蕴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