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匹维溴铵联合胆舒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2019-07-02周海斌顾伟刚杨建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腹部

汪 静 周海斌 顾伟刚 王 霞 杨建锋

慢性胆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目前临床多以解痉抗炎对症治疗为主,但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胆舒胶囊是以薄荷素油、茵陈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具有疏肝利胆、理气止痛等功效,已有较多临床病例报道显示胆舒胶囊能有效治疗慢性胆囊炎[1-2]。匹维溴铵是一种对肠道平滑肌细胞具有高度选择性的钙离子拮抗剂,多用于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腹痛,也可用于与胆道功能紊乱有关的疼痛的对症治疗。笔者采用匹维溴铵联合胆舒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4 年1 月—2016 年12 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慢性胆囊炎患者418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入选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9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诊断标准 按照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3]:(1)持续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向肩胛区放射;(2)伴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3)病程半年及以上,有急性发作和缓解反复交替的特点;(4)胆囊区有轻度压痛或叩击痛;(5)B 超可见胆囊壁毛糙增厚,胆囊缩小或变形,伴或不伴有胆囊结石;(6)胆囊造影可见胆囊变形或缩小,胆囊收缩功能不良,或可见胆囊结石。凡具备5、6 两项中之一,加1~4 项中之两项者即可诊断。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18~65 岁;(2)符合慢性胆囊炎诊断标准,并确诊为慢性胆囊炎(含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3)患者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胆囊急性炎症严重,需外科手术治疗;(2)胆囊壁局部明显增厚、“瓷化”胆囊等有外科手术指征;(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ALT、AST 大于正常值5 倍,Cr、BUN 超出正常值2 倍者;(4)近期服用过其他解痉药物;(5)对本研究药物中的任何成分过敏者;(6)神经、精神疾病或因其他原因不能配合研究进行者;(7)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匹维溴铵片(规格:50mg/片,法国苏威制药公司,批号705293)50mg,每天3 次,胆舒胶囊(四川康弘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80512,规格:0.45g/粒),1 次2 粒,每天3 次,口服4周;对照组给予胆宁片(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20915,规格:0.36g/片),1 次5 片,每天3 次,口服4 周。

1.5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4 周后分别进行腹部症状问卷调查、血常规、肝功能检查,腹部B 超检查测量胆囊三径和囊壁厚度,观察记录胆囊内透声和胆囊壁厚度等情况。观察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腹部症状评分:对右上腹痛、恶心呕吐、上腹腹胀、口苦咽干、大便形状等症状按严重度和发作频率进行评估。症状严重度分为1 分(无症状)、2 分(症状轻微,几乎可以忽略)、3 分(中等程度,症状不能被忽略)、4 分(重度,症状影响到日常生活)和5 分(极度,症状显著影响日常生活);症状频率分为0 分(从来没有)、2 分(2~3 天/月)、3 分(1~2天/周)、4 分(>2 天/周)、5 分(每天都有);症状总评分为症状严重度×症状频率。症状改善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6 疗效标准 (1)腹部症状评分疗效标准[4]。显效:用药后症状消失,症状改善率>75%;有效:用药后症状明显改善,症状改善率>50%;进步:用药后症状改善,症状改善率>25%;无效:用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症状改善率<25%;(2)胆囊炎症(B 超检查)改善标准[5]:显效:胆囊大小、囊内透声、胆管壁的壁厚或毛糙三项恢复正常;有效:以上2 项或2 项以上改善;进步:以上1 项或1 项以上改善;无效:以上3 项均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无效率=(进步+无效)/总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 统计软件,所有数据先行正态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数据采用参数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非正态参数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同组间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共纳入418 例慢性胆囊炎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9例。随访期间治疗组失访15 例,对照组失访24 例,最后纳入患者379 例。治疗组194 例,对照组185例,两组性别、年龄、合并胆囊结石比例、体质指数(BMI)、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肝 功 能(ALT、AST、AKP、r-GT、ALB、TBIL、D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慢性胆囊炎患者腹部症状评分及疗效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均腹部症状评分分别为(17.3±2.5)分、(18.8±2.1)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腹部症状评分均有下降[(2.1±0.3)分比(17.3±2.5)分、(6.7±0.6)分比(18.8±2.1)分,P 均<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1±0.3)分比(6.7±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显效、有效、进步、无效分别占33.5%(65/194)、40.2%(78/194)、18.6%(36/194)、7.7%(15/194),对照组显效、有效、进步、无效分别为14.1%(26/185)、28.1%(52/185)、42.7%(79/185)、15.1%(28/18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7%比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比较(x±s)

2.3 两组慢性胆囊炎患者治疗前后胆囊大小及壁厚度变化 治疗前两组患者B 超检查均提示胆囊囊内回声差,胆囊壁毛糙并有增厚;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胆囊大小、胆囊壁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胆囊大小及胆囊壁厚度均有所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胆囊壁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慢性胆囊炎患者治疗前后胆囊大小及胆囊壁厚度比较(x±s)

以B 超检测胆囊大小、囊内透声、胆管壁厚度或毛糙三项为标准,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进步率、无效率分别为33.0%(64/194)、35.6%(69/194)、23.2%(45/194)、8.2%(16/194),对照组显效率、有效率、进步率、无效率分别为11.4%(21/185)、29.7%(55/185)、40.0%(74/185)、18.9%(35/18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8.6%比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6 例,发生率为3.1%,表现为口干3 例、腹胀2例、腹泻1 例,症状都为轻微,均可以耐受,无患者终止服药;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23 例,发生率12.4%,表现为腹泻18 例、嗳气恶心4 例、腹胀1 例,有10例患者因腹泻严重而终止服药。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 论

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急性和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胆囊切除术后具有一定比例的近期并发症,如胆瘘、胆道损伤、胆道狭窄等,以及术后远期并发症,如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等。对无严重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患者是否均行外科胆囊切除术尚有争议,大多专家共识提出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尤其重要,一般首选内科治疗[6]。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胆胀”范畴,其病机为胆腑气郁,胆液失于通降,治疗宜以疏肝利胆,和降通腑为原则。胆舒胶囊和胆宁片均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成药,具有疏肝利胆、理气止痛的功效,匹维溴铵是一种对肠道平滑肌细胞具有高度选择性的钙离子拮抗剂,近年研究发现匹维溴铵对胆道及奥迪氏括约肌也同样具有明显的松弛作用[7]。

本研究结果显示,匹维溴铵联合胆舒胶囊治疗后患者腹部症状总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总有效率为73.7%,明显高于胆宁片的有效率42.2%,提示匹维溴铵联合胆舒胶囊在临床治疗效果上明显优于单纯胆宁片,能明显缓解患者腹痛腹胀等腹部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匹维溴铵联合胆舒胶囊治疗后患者胆囊内回声好转,胆囊壁厚度缩小,说明治疗后胆囊炎症得到明显地改善,且其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两者联合治疗具有显著的抗炎利胆的作用。

袁雁苓等[1]对胆舒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Meta 分析,结果显示胆舒胶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胆舒胶囊副作用少,临床应用十分安全。匹维溴铵不具有抗胆碱能作用,对心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亲和力极低,对心血管系统几乎没有副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匹维溴铵联合胆舒胶囊治疗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远远低于胆宁片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4%。胆宁片具有腹泻、嗳气、恶心呕吐等较强的消化道副作用,而胆舒胶囊主要为轻度口干、腹胀副反应,且症状都较为轻微,患者均可以耐受,无需停用。

综上所述,匹维溴铵联合胆舒胶囊能显著缓解慢性胆囊炎患者的腹部症状;同时具有明显的抗炎利胆作用,且不良反应少。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囊腹部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炎能不能根治
哪些胆囊“要不得”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