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和乐“文化与学生心理健康培养

2019-07-01廖伶俐

都市生活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廖伶俐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特征,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留有光辉的一页。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承担应有的责任,坚守校园这块文化阵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实现“和”与“乐”,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和乐文化 心理健康培养

情商 逆商

一、活动育人,打造和谐快乐的文化氛围

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它对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学校以传统习俗为抓手,大力宣传如我国很多地区保留着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习俗。少数民族地区各自特有的习俗,如傣族泼水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藏族藏历新年,苗族过苗年,土家族的赶年等。学校团委定期组织各班积极参与传统习俗板报、演讲、画展,让全体师生通过活动更了解祖国多彩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树立起强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知道祖国大家庭中许多不同文化的趣事、故事,营造浓浓的文化氛围,开拓师生的眼界,在活动中构建和乐校园,提升了师生的人文素养与审美能力,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触动了心灵,极大地促进了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环境育人,领悟和谐快乐的文化之美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以独具特色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在世界建筑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冰心老人曾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的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上,就造就了环境的美。

学校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借鉴各种网络资源,整合成一片独具特色的教学阵地。教学楼的长廊里全世界著名的大学,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建筑图片,整齐化一地挂上了墙,让师生在行走之间感受到建筑美化的魅力,加深了学生对著名大学的向往,无形中增强了学习的动力与自觉性。在校园环境整治中一花一草、一石一瓦都注重赋予它们人文色彩。青春广场的造型,求知路上的雕塑,学校大门口的和乐雕刻,校训碑上的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包括林荫大道旁边的垃圾桶设计,无一不体现出建筑艺术之美,对美的追求体现在细微之处,师生在这一种环境中发现美、欣赏美,陶冶了性情,愉悦了精神,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有效实现了师生对和乐境界中的提升。

三、艺术育人,造就和谐快乐的心灵境界

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诗经》算起,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的传统戏曲是融合音乐、舞蹈和武术于一体的综合特色表演艺术。流传至今的传统戏曲,包括京剧、评剧、豫剧、昆剧、越剧等许多剧种,传统绘画与诗赋、散文、楹联、书法以至篆刻相互影响、交融,形成了诗书画印一体的艺术传统,成为至成为了与西方艺术风格迥异的东方艺术的代表形式之一。

学校打破旧的教学模式,提倡特色教学,组建特色教学班,有文化班、美术班、戏曲班。学校致力于打造精品,组织专人外出学习培训,聘请知名作家、学者、画家、戏曲大家来校交流、指导,立足于中国最前沿的教学理念,培养时代的创新人才,经过数十年的打磨、发展,成绩斐然,每年有多名学生考入中国戏曲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著名院校,提高了学校的影响力,社会反响良好,实现了师生和乐双赢。学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培养了情商,并且在应对困难方面的心态有了质的飞跃。

四、思想育人,丰富和谐快乐的精神生活

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中国传统思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浩如烟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过古代的辉煌,也有过近代的衰微,更有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前沿阵地,十分重视以各种形式传播中华文化,学校开设了讲座、论坛、举办各类竞赛、成立了诗社和校园广播站,吸引了大批学生踊跃参加。校团委还组织学生利用班团活动时间观看电视节目《中华诗词大会》、《中华成语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等,从视觉、听觉、触觉上给学生以极大地震撼,采用高科技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给全校师生奉献上一场场文化盛宴。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文化强国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口号,把传统思想的传承落到实处。

值得惊喜的是,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师生热情互动,大家激情高涨,上到诸子百家:孔子的“仁爱”、孟子的民本思想、老子的“无为”、墨子的“兼爱”“非攻”等,下到近代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等一大批革命先驱的思想,在校园激荡……《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儒家经典在学校阅览室成为抢手货,学生们不再迷恋手机、娱乐明星、小鲜肉,而是重读经典,把诵读经典当作一种时尚,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同时,校园打架闹事、无所事事的情况不见踪影,学生变被动在压力下学为主动在和乐中学,悲观、消极、懦弱、自卑、冲动、任性等不良情绪已荡然无存,学生在经典中增长了见识,领悟了如何成就自己的人生,逆商也得到极大提高。

学校在传承“和乐”文化、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过程中,确立了几个基本原则:一、不跟风、不炒作、重务实,崇尚严谨治学、活泼和乐;二、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和乐校园并不是打乱仗,学校领导、团委、政教处、班主任、科任教师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深入学生,与学生交朋友;三、有一整套实施细则与程序,有过程、有记录、有结果,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在全市同类学校中作为典型与示范,大力推广,社会反响良好。

结束语

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需要付出极大的细心、耐心与恒心,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德育为首,至关重要,我们要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能不负时代,无愧于国家与人民的重托。

習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这一论断是对我国目前教育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我,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我们完全有信心对教育的未来充满期待:同心协力、鼓足干劲,争创和谐校园、传播和乐文化,争做和乐师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为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积极建言献策,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上下五千年》

[2] 《心理健康教育》

[3] 《四书五经》

[4] 党的十九大报告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课题《传统和乐文化与心理健康研究》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类大学生思政工作的路径研究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多维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实践探索
开展以“商文化”为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西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