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舆情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方法

2019-07-01刘荔源田申

都市生活 2019年2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刘荔源 田申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高校作为传递知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能够帮助大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推动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积极作用。当代大学生存在对传统文化缺乏认知,文化自信根基不稳;对主流文化缺乏认同,文化自信实践不足;对外来文化缺乏辨别,文化自信遭遇冲击等问题。因此,通过培养网络舆情管理队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打造网络文化建设平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来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信 网络舆情 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习总书记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校作为传递知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能够帮助大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推动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积极作用。然而,当前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网络舆情的走向也时刻影响着大学生文化自信心的构建,更深远地影响大学生三观的确立。因此,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舆论,对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有重要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

(一)对传统文化缺乏认知,文化自信根基不稳。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均将关注点聚焦学生的考试成绩,传统文化的教育未能得到关注。大学期间的教育以职业能力教育为导向,人文教育较少,高校将传统文化融入德育教育的工作未能得到重视。因此,大多数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只能通过语文课、历史课以及大学时期的选修课获得。在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方面,大学生普遍对传统文化的经典缺乏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匮乏,文化自信缺乏传统文化的积淀,根基不稳。

(二)对主流文化缺乏认同,文化自信实践不足。部分大学生对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了解较少,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有接近半数的大学生从未登录过红色网站,未能从主渠道获得关于政府思想文化的最新动态。而对主流文化的情感认同方面,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存在情感上未能真正认识到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对于个人的意义和价值,因而未能践行主流文化的要求,文化自信实践不足。

(三)对外来文化缺乏辨别,文化自信遭遇冲击。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多元文化进入到国内,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对外来文化的糟粕与危害缺乏辨识能力。因此,在西方文化影视作品、价值观念传入国内之时,部分大学生出现民族意识、爱国主义观念弱化、利己主义滋生等现象,文化自信遭遇冲击。

二、网络舆情对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

(一)正面的网络舆论,对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有积极的影响。大学生利用手机通过微博、朋友圈、视频网站等等渠道了解国内外的热点时事,同时通过评论、浏览他人的评论来参与到事件的讨论中,从而形成其个人对事件的看法,进而逐步形成个人的价值观。正面积极的网络舆论,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实施情况,有利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树立,同时建立自身准确的价值理念,进而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例如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因失火而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文化遗产的损失之时,一些网友拍手称快。随后不断有声音向公众传递正面的舆论,呼吁大众文明需要铭记、历史需要铭记,爱国需要理性。这样的正面的舆论,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也在示范正面的、理性的舆论对于大学生的引领作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对文化的珍惜与保护,继承与发扬的精神。

(二)负面的网络舆论,给大学生文化自信心带来较大冲击。自媒体的发展使得每个人都有了发声的平台,而由于网络舆论的公开性、开放性,导致互联网成为许多人的泄愤、传播违法的、负能量言论的平台。再加上大学生仍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容易非理性地參与其中,有些大学生甚至好奇、模仿、追求低级审美趣味的事物,这些负面的网络舆论,给仍处于学习、运用、实践优秀文化阶段的大学生带来冲击,严重打击其文化自信心。

三、网络舆情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方法

(一)培养网络舆情管理队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养成,离不开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大学生思想活跃,独立思考能力尚未成熟,遇到事情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因此,成立并培养一支由思想政治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组成的网络舆情管理队伍,培养正能量的推手和核心主体,随时关注学生的网络舆情动态。在热点事件、热门讨论话题当中,主动参与讨论,并且把正确的价值观念、正能量的社会主旋律渗透到网络舆论当中,同时及时发现不良的网络舆论,并给予纠正。逐渐推动大学生自觉抵制非主流文化和腐朽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从而让学生在中国主流文化中吸收先进文化的精华,加强文化自信心。

(二)打造网络文化建设平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方式,以学生喜欢的形式、习惯的方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即打造网络文化建设平台。在平台中不断推出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推文、慕课、趣味视频,同时根据网络文化活动,开展相应的线下文化宣传、实践、体验活动,例如进行书法、品鉴古诗词、制作中国结等活动,让学生在网络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实践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进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刘宁,李新春.“微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策[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5):102-105;

[2] 韩飞. 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3): 36-37;

[3] 李慧. 大学生对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认同研究[D].2013:37

作者简介:刘荔源(1991.3~),女,汉族,广西贺州市,硕士研究生,讲师,行政干事,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田申(1988.6~),男,汉族,广西百色市,硕士研究生,辅导员,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民歌传承与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6年度广西教育系统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立项研究课题一般项目“高校突发事件处置中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61B059。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