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背景下产教深度融合问题研究

2019-06-30谢妮甘丽桦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7期
关键词:问题

谢妮 甘丽桦

【摘 要】作为中国沿海经济新增长极的北部湾经济区在近几年的建设中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在外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也正积极深化改革谋求升级。作为该经济区建设人才的重要输送渠道,如何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是该地区职业教育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文章结合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背景,针对北部湾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分析其在产教深度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为后续探索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背景下产教深度融合职业教育模式的路径提供依据。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产教深度融合;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7-0023-02

2017年,广西教育工作会议中强调必须主动适应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新需要。迫切需要通过教育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推动人才井喷、科技创新,努力把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当前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形式,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明确方向。地区职业教育实现有效的产教深度融合,对于该地区技能型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有显著作用,能极大地促进该地区文化和技术创新及产业结构调整,引领产业升级。

作为中国沿海经济新增长极的北部湾经济区在近几年的建设中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在外部利好政策推动下也正积极深化改革谋求升级。作为该经济区建设人才的重要输送渠道,如何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是该地区职业教育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推进,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职业教育领域也充分认识到这点,地区内不少企业和职业院校积极投入到产教融合的探索中,纷纷尝试多种形式的、新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订单班”培养模式、“校中厂、厂中校”培养模式等,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

1 暂未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

目前,从国家层面而言,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等刚性建设上,仍十分欠缺。北部湾经济区职业教育体系也未能结合地区经济建设需求实际,推出相关明確的条例准则。现有的国务院相关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别是校企深度合作的机制保障需要。上述问题折射出地区在产教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方面的缺失,极易导致在产教融合的实际操作中,政府无法发挥应有的主导、统筹及协调作用,资源整合效果也将大打折扣,特别是当职业教育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断深化,前瞻性规划的不足必然引发各类问题、矛盾的锐化,如权责分担、利益分配及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法等。

2 高职院校办学思路创新不足,与行业企业需求存在脱节

深化产教融合要求校企双方对人才供需关系有明确认知并达成共识,特别是作为人才供给侧的学校方,更应针对需求侧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养等方面的具体实际需求进行准确解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才培养的调整。然而,当前许多职业教育院校办学思路未及时依趋势转变,课程体系比较陈旧,创新不足,师资团队的社会服务能力较弱。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部分职业院校对地区内行业企业调研不够重视,致使对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信息的了解不到位;二是与行业企业开展交流时,职业教育院校使用的调研方法科学性有待提升,双方沟通不够深入精准。以上两大因素致使职业院校方面没有充分意识到现有办学思路的缺陷,进而无法开发出切合经济区建设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也必将受到影响。

3 地区各行业龙头企业参与热情度不高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校企双方于长远而言是互利共赢之事,北部湾经济区内各行业中参与到这一合作中的企业数量不断上升、类型也逐渐丰富。但仍出现许多行业龙头企业参与热情度不高,甚至对此敬而远之的尴尬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却难以对此类“投资”进行准确的“投资回报率”预估。加之目前在各行业的校企合作中缺乏足够让龙头企业对此报以充分信心的“榜样式成功案例”,在可参照性案例不足的情况下,许多企业企业自然望而却步。其次,目前常见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式大多涉及企业实训的环节,许多企业对实训过程中的学生管理和生产安全问题存在不同程度的担忧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障碍。这提醒我们,产教融合绝不可过于本位主义地站在校方的角度考虑所得,一味地想着向企业伸手寻求各种支持而忽略对方利益。要学会多站在企业角度考虑问题,尽量保证其资金投入的有效性、为企业输送人才的稳定性等,使企业的基本诉求得以实现,以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

4 产教融合形式虽多点并行,但不够全面系统

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其产教融合形式也应形成较强的地区特色。当前,北部湾职业教育领域在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过程中仍以参照模仿北京、长三角经济带及珠三角经济带等先进地区为主,常见的形式有“订单班”“校中厂、厂中校”等。合作模式的运用过于强调外部借鉴,对发达地区的经验模式严重依赖,未能真正立足地区,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产教融合形式的突破和创新。“多方借宝”之下,产教融合的形式虽呈现出多点并行、闪光点不断等可圈可点的局面,却凸显出流于模仿某单一形式的问题,未能由此以点带面构建成型的、有区域特色的体系。这种各自为政、散点式的校企合作在延续性、传承性方面表现较弱,极易导致产教融合在实现向深度化推进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反复和挫折。应更多发挥北部湾经济区职业教育和行业企业的能动性,校企双方以系统化、全局化的观念为指导,形成校企合作的联结效应,寻求把多个较为成型、成功的单点产教融合项目资源打通的方法,探索设计产教融合新形式。

5 产教融合施行中对学生群体的感受关注度不够

学生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主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效果最终应体现在学生的工作能力及其他相关素养的良好发展之上。现已开展的校企合作项目中,大多倾向于比较关注合作中校方和企业的状况,而对于学生在校企合作中的行为、需要和感受有所忽视。职业院校学生对校企合作大多充满期待,但也存在着不少困惑。产教融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典型问题均与学生群体息息相关,如学生到企业开展实习实训过程中,企业支付给学生的劳动报酬是否合理的问题;相关校企合作项目中对学生具体工作生活的指导、帮助问题;及贯穿始终的学生人身安全保障问题等。除此以外,对于学生群体而言,在基本的人身安全和劳动报酬有所保障的基础上,他们更为关心的是通过参与其中,自身在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方面的提升。但纵观当前不少校企合作项目,学生参与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如何在力争合作形式多元化的前提下,选择能让学生实质性参与特别是深度参与的活动形式将是北部湾经济区深化产教融合必须切实解决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校企双方精成探讨,思考如何创新学习和工作流程设计、改善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环境等,以提升学生主体的满意度。

通过以上5个方面问题的分析可知,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产教深度融合还有诸多方面工作有待推进,各方面发展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提升,只有认清和正视以上这些问题,才能使后续探索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背景下产教深度融合职业教育模式的路径有所依据,提出更有建设性的优化创新模式。

参 考 文 献

[1]张华.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模式研究[J].文化视野,2017(5).

[2]鲍桂楠.协同创新视角下的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J].教育与职业,2016(21).

[3]牛西武,魏焕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的探索与实践——以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责任编辑:邓进利]

猜你喜欢

问题
保障性住房选址问题分析及选址建议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