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广西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6-30吴延
吴延
【摘 要】文章立足新形势下广西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实际,通过对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现状的分析,找出广西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存在的创新创造动力不足,缺少高质量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转换能力弱,竞争优势不强;认识不足,知识产权战略意识不强等问题,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推进广西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广西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7-0001-03
知识产权不仅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技术优势的集中体现,还是企业产品优势的强大后盾,更是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坚固壁垒。美国将知识产权视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日本明确提出“知识产权立国”的基本国策,韩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将其作为发展科技和增长经济的主要举措[1]。发达国家一般对于知识产权的研究都有较早起源,也正是因为发达国家的企业能够系统地管理和应用知识产权,才能长期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已有的研究表明,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与企業的绩效有很强的正相关性[2]。重视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建设与提升,才能让企业在新形势下更好更快的发展。
1 广西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广西先后出台了《广西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年)》《广西发明专利双倍增计划(2016~2020年)》《广西特色型知识产权强区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通过实施优势企业培育计划、企业发明专利倍增工程等,大力支持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广西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1.1 企业知识产权数量稳步提升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增加知识产权数量、提高知识产权质量为导向,大力组织实施《广西发明专利双倍增计划(2016~2020年)》推动全区专利数量和质量发展。同时,严格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进一步提升专利申请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等文件精神,适应机构改革的形势,扎实推进广西专利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2018年,全区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和有效量分别占全区总量的50.95%、45.61%和53.35%,比“十二五”期末年分别提高了13、1和7个百分点。2018年,全区新增商标申请量78 855件,商标注册量47 436件;全区累计有效注册商标172 376件,同比增长35.15%,广西注册商标总数为5个自治区之首,比“十二五”期末增长103%,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1.2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不断提升
通过多年发展,广西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自治区、市、县三级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并且在新一轮机构改革当中,将知识产权管理相关职能并入市场监督管理局,进一步形成合力。企业贯彻落实《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热情不断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强化。2018年底,广西已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8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03家,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273家。
1.3 企业知识产权融资能力不断提升
通过完善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平台的牵线搭桥作用,广西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有了新进展。2011年以来,全区91家企业以396件专利权出质,融资金额将近20亿元。2018年,全区质押专利项目新登记184件,同比增长275%,全区专利权质押融资新登记金额达15.25亿元,远远超过2017年。桂林市和南宁、桂林高新区成为国家级专利质押融资试点城市和试点园区。
1.4 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不断提升
持续保持打击侵权假冒的高压态势,加大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通过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雷霆”等专项行动,加强中国(广西)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和广西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建设,广西14个市均设有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设置多达77家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
2 广西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从上述数据看出广西企业申请专利的数量得到大幅提升,但是企业总体的知识产权能力还是处于较弱的状态,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2.1 企业创新创造动力不足,缺少高质量的知识产权
创新动力不足,能力不强,创新氛围难以营造,是广西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2018年,广西获专利授权20 545件,其中,发明专利获授权4 328件。与全国2018年共授权发明专利43.2万件相比,广西发明专利授权约占全国的1%。造成广西企业创新创造动力不足的原因,一是广西大部分企业知识产权创造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不足。二是广西企业缺少创新的工作氛围,缺少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缺少员工提高创造力的培训及平台等,大大约束了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提升。三是许多企业知识产权仍是引进和模仿为主,知识产权质量不高,无法形成核心知识产权。
2.2 企业知识产权转换能力弱,竞争优势不强
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从竞争地位、盈利能力和竞争的持续性3个方面来表征[3]。企业的产品是什么,如何生产出这些产品,如何通过产品产生盈利,都离不开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核心技术才是企业的有效竞争手段,企业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从近年广西发明专利拥有量和授权发明数量可以看出,广西企业还是拥有一定数量的知识产权的,甚至有的企业还拥有数量较多的知识产权,但由于知识产权战略意识不到位、知识产权规划整合能力普遍不高等因素的制约下,知识产权没有得到有效的转化,无法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例如,2018年底广西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1万件,当年新登记质押专利项目为184件,占比不足1%。
2.3 企业认识不足,知识产权战略意识不强
广西绝大部分企业对于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意义还没有深刻领会,导致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不到位,许多企业内部根本未设置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未配备专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未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更谈不上知识产权管理与企业研发、生产和经营的有机结合。离真正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还有很大的距离,企业内部包括机构设置、人员培养等方面都存在大量的不足。
3 推进广西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知识产权能力建设是一项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打造的复杂工程。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效推进广西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必须通过政府和企业双方的共同努力。
3.1 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政策,跟踪落实促实效
一是完善政策措施,营造有利环境。建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各知识产权相关职能部门在已经出台的知识产权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及完善税收优惠、科技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和交易平台等方面的政策。二是强化政策落实,发挥政策效应。要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政策的讲习工程,加强各类政策的宣讲和培训,使广西企业能更好地明白相关政策法规,避免误解误读。知识产权政策在执行中可能会由于政策环境、政策问题本身的发展变化及企业等相关主体对政策问题、政策方案、政策环境等认识的深化,需要对政策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起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3.2 完善广西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
一是通过到其他省份进行调研,借鉴省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成功经验,并根据广西的政策环境、企业水平等具体情况,找到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思路。二是加强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能力建设,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狠抓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通过线上线下及跟踪,做好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知识产权宣传推广、知识产权对接等一站式服务,真正搭建广西企业知识产权成果交易的良好平台,提高知识产权交易的数量,有效促进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三是通过整合资源、充实内容、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充分发挥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的作用,让参展人员开阔视野,了解知识产权事业和服务业发展态势,提高企业的参与度,有效对接知识产权成果,促进转化利用。
3.3 提升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意识和能力
广西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培育企业知识产权文化。一是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对内部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引进知识产权人才,从经济上和政策上给企业创新的员工和团队提供大力支持,以资鼓励,激发员工创新热情。二是进一步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纳入企业全年工作目标,将知识产权部门作为企业重点部门来建设,提高知识产权战略意识,对企业知识产权的申报、管理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在进行自主研发的早期,通过对产品相关知识产权信息的检索及分析,及时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产权现状,规避知识产权潜在风险。三是充分发挥核心知识产权的作用,根据自身产品的优势,形成与竞争对手之间的有效壁垒,最大限度地拓宽市场,增加企业自身的利润,从而进一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进行创造活动。
3.4 深化“一带一路”,支持企业走向东盟国家
2019年5月,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做出了《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加快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决定》,提出要扩大开放,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随着广西开放战略的实施,充分利用好知识产权制度帮助企业开拓东盟市场保驾护航尤为重要。一是支持企业开展专利产品微导航和海外专利布局工作,提升企业研发水平和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基础。二是搭建面向东盟的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体系。建立中国—东盟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吸纳、培养熟悉中国和东盟国家知识产权法律人才,组建中国—东盟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队伍,与东盟国家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服务协作机制。三是在广西建设中国—东盟贸易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走向东盟国家提供信息咨询,支持广西企业利用知识产权信息开展“走出去”活动。
参 考 文 献
[1]张月花,薛平智,储有捷.科技型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9).
[2]李军力.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5.
[3]肖延高.基于竞争优势的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9.
[责任编辑:鄧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