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毕业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研究

2019-06-24郭帅卢梦婷

商业经济 2019年5期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解决措施

郭帅 卢梦婷

[摘 要] 自愿性失业是对社会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近年来社会对自愿性失业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入手,分析自愿性失业在失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并从新旧动能转换及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招聘条件与毕业生心理预期差距、创业政策的激励和号召、就业信息等角度分析自愿性失业的原因,最后根据问题的产生原因,从产业结构、企业、政府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自愿性失业;原因;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7.3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05-0176-03

一、引言

自从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毕业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整体社会国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带来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但是在新技术革命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社会上劳动力需求量并没有出现大幅度增加,甚至部分传统行业的劳动需求还在减少。传统型劳动力市场持续供过于求,上千人同时竞争一个职位的情况屡见不鲜。

新兴产业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与传统产业对劳动力的削减之间没有达到平衡,许多人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导致了失业现象的频繁出现。

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着一个群体的生活问题,更是反映着一个国家发展的潜力,在人才强国的战略下,有部分毕业生不愿意工作、找不到工作、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这样的失业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和浪费。失业主要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技术性失业、周期性失業、隐蔽性失业等多种类型,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了自愿性失业,这种情况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

自愿性失业产生的原因多种,涉及社会以及个人,经济发展状况、创业政策、就业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高校毕业生较高的就业保留价格等。针对此类就业问题产生的多样性,必须要对症下药,社会、企业、高校、个人逐一突破,而不是盲目的鼓励和刺激低质量的就业。

在当今中国的实际社会情况下,自愿性失业问题的出现是难以避免和完全消除的,这是在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之间下的结果,以及国民整体文化水平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得到匹配的产物。在最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涉及关于就业的问题,进一步说明了国家对就业问题的重视。在中国进入稳步发展的今天,探析自愿性失业产生的原因不仅对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有实际性帮助,同时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率和推动经济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最基础的九年义务制教育保障了每一个学龄儿童都有书可读,有学可上;专科以及职业技术学校,为青年创造了更多种类和方向的学习类型;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使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整个社会的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升。

知识文化水平的突飞猛进,必然会带来社会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以制造业为例,与2013年相比,2017年进入制造业相关行业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比例降低了6.6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比例降低了7.2个百分点。制造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减少。另一方面伴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中信息技术相关岗位占比增加,其中本科增加了4.3个百分点,高职高专增加了2.2个百分点。制造业毕业生需求减少,相关产业升级促使其中的信息技术相关岗位占比增加。显然,需求的减少要高于增加,所以社会进步带来的新兴劳动方式,一方面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同时在不断减少社会劳动所需的劳动力,大量基础劳动力被专业化机器替代,特别是互联网、IT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某些特定行业技术变革后的效益远超于传统生产方式,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现象已经愈演愈烈,失业造成了社会和国家的负担以及人力资源的浪费。

据麦可思研究,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与2016届、2015届基本持平;“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比例略低于2016届、2015届。在2017届大学毕业生的未就业人群中,近半数还在继续找工作。其中,处于未就业状态的本科毕业生中“还在找工作”的为2.6%,“待定族”为1.7%(不求学不求职);处于未就业状态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中“还在找工作”的为4.3%,“待定族”为3.2%。据统计,2018中国应届大学生人数高达820万,绝大部分的人选择考研、就业、出国,这是当今中国毕业生最主流的几种流向,在麦可思研究中“待定族”所占比例在2018年也有所上升,而“待定族”就是自愿性失业群体中的一部分。高校毕业生的自愿性失业现象愈演愈烈,社会对其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

三、自愿性失业原因分析

(一)新旧动能转换及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中国主要第一、二产业在逐步进行供给侧改革,转化经济增长动能,当前正处于新旧供给动能转换节点。经济动能的转变直接影响了产业结构,淘汰产业与新兴产业同时出现,从而直接引起就业结构的改变。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中国产业的发展重心已经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在机械化大生产的背景下,劳动人口也不断地从第二产业流向第三产业。但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之中,现有产业调整升级,造成劳动力减少或是转移到其他领域;新兴产业不断出现,造成职位要求不断变化并提高。

新旧产业两者的变化,以及各个产业所需劳动人口数的失衡,导致部分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从而更加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的需要。

就业岗位要求不断变化与应聘者自身个人条件不足之间的矛盾,是导致自愿性失业的重要原因。

(二)企业招聘条件与毕业生心理预期差距大

大部分中小微企业在进行校招时,依旧采用传统的招聘方法,面向人群范围窄,招聘方式和企业观念落后,招聘信息无法与学生取得有效的对接。同时许多企业提供给应届毕业生的工作环境和薪资水平,难以与应聘者心理预期达成一致。另外,中小微企业起步工资低、福利少,并且相对于国企以及事业单位,对于毕业生来讲工作的稳定程度也较低。高校毕业生的工作转换成本的增加是因为部分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如果劳动者工作的权责明晰,工作转换成本就相对较小。但是绝大多数中小微企业人事制度改革进程缓慢,大多数企事业单位仍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这种不健全的人事管理制度,使更多毕业生在择业时更加谨慎。就业时长期的犹豫不决导致了部分毕业生错过招聘季的机会,在企业毕业生招聘人数达到饱和之后更难找到工作,转而选择继续深造、待业在家或是自主创业,这也是自愿性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创业政策的激励和号召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目标提出之后,国家采取了多层次多方面的措施,来鼓励大学生积极地进行自主创业,例如大学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2019年两会中也有不少代表提出了对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以及创业扶持方面的议案,进一步表明了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肯定和支持。

为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明确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从毕业年度起可享受三年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部分在校大学生已经选择自主创业,并且在毕业后依旧继续从事自己的创业项目,放弃了就业机会。

根据2016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所列数据,有20.4万应届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创业成功的比例占所有创业人群的3.0%,在高竞争率和低成功率的现实下,绝大多数毕业生的创业以失败告终,选择继续积累知识或者是改变创业方向,这也是自愿性失业中的重要因素。

(四)就业信息的滞后或有误

公布就业资讯的平台和中介一方面不能及时更新市场上的就业信息,另一方面对于传播的虚假欺诈就业信息不能做到及时辟谣和整治,造成部分高校毕业生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屡次上当受骗,无法找到一份切实的工作,多次失败给毕业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是超额的经济损失。

不及时的消息和虚假的信息一方面打击了应聘者的就业自信,另一方面导致其对找工作产生抵触和消极情绪,在找工作时越来越消极應对,大幅度降低了他们找工作的意愿和动力,在不断累积的负面情绪下,部分高校毕业生选择自愿性失业,暂时性拒绝就业。

(五)社会和企业的性别歧视和固有观念

现在许多企业在招聘时,存在直接或隐形的性别歧视,并且在性别歧视中,女性受到招聘单位歧视的比重远大于男性,性别歧视在工作中不仅体现在招聘时对女性应聘者的严苛要求甚至是不愿意招聘女性,还体现在男女的工资薪酬的不平等上。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拉巴斯塔数据库(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LABASTA Database)的统计数据,中国女性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为43.8%;并且中国女性对国内GDP的贡献率为41%,不论是女性劳动力占比还是经济贡献率,两者均为世界第一。但根据联合国妇女署的研究数据显示:在中国,女性平均薪资比男性低22%,同时在女性人数比男性人数少几千万人的情况下,女性无偿劳动是男性的2.6倍。

在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在职场上一直存在,同工同薪制度也不完善,女性找工作难上加难。所以有部分女性毕业生选择自愿放弃工作,这种性别歧视也是自愿性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六)个人观念

在长期的学习经历中,少数毕业生在内心存在一种认为只要考入大学就百事无忧万事无愁的错误观念,在大学期间自控力差,自主学习时间少,迟到早退翘课成为常态,从而忽略知识技能的提升。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缺少与社会的接触,没有获得切实的实习经验,不了解想从事的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对毕业后的就业情况抱有盲目的自信,对就业岗位的期望远高于自己的能力,再加上不愿从事低待遇工作,不愿意脚踏实地,只单纯钟情于高薪且轻松的工作。上述情况导致毕业生找工作时由于专业知识匮乏、缺乏经验和相关能力,难以应聘到满意的工作,久而久之便放弃寻找工作转而探索其他领域。

那些拥有较高保留工资的求职者最终获得工作的概率会更低,求职者的保留工资与找到工作的概率呈负相关。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找到工作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时候,会继续寻找工作,但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并非没有机会可以就业,较高的保留工资使得高校毕业生在找到最优工作前不断错过就业机会,最终导致自愿性失业的发生。

对更高生活水平的期望是造成自愿性失业的又一原因。一方面,工资待遇两极化明显,中国社会的现状是有一部分的高收入、待遇好的工作,还有一大部分的低收入、发展前景不好的工作,为了获得更高水平的工作,高校毕业生会更多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当暂时的学习边际成本低于以后就业的边际收益时,他们将会选择自愿性失业。加上对现有工作的厌倦以及缺少耐性导致频繁跳槽,自愿放弃现有的工作,不能稳定就业,更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的技能以胜任理想的工作,出现自愿性失业。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毕业生存在城市情结,认为只有大城市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去获得更高的生活水平和更高的收入,才会有更多机会去充分享受现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形成“大城市优先,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就业选择格局,这导致他们不断放弃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就业机会,参与到大城市激烈的就业竞争中。

上世纪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现阶段的部分高校毕业生受到父母的过分溺爱,他们缺少独立和责任意识,毕业后贪图享乐怕苦怕累,选择主动放弃就业机会,进入“啃老族”和“傍老族”群体。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出现“创业幻想型”的应届毕业生,他们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缺乏真才实学而又不甘心当个打工者,认为读了大学自己就不能再从事薪资较低的工作。《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指出:据统计,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同时每年倒闭十多万家,有60%的民营企业在5年内就破产了,有85%的企业在10年内倒闭。平均每个企业的寿命只有2.9年。所以许多人不断地创业,在创业中越走越远却没有结果,创业失败后再创业,也就一直处于失业的状态。

四、建议措施

(一)产业结构转化稳步推行,保证相对多的岗位提供

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国家和政府保证每一步都稳健推进,避免出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大规模失调,让毕业生能找到工作,能长期稳定工作。同时,国家可以通过政策激励、税收减免等相关措施,鼓励积极发展实体经济,同时制定优惠政策,让更多种类的职业吸引高校毕业生,并且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效防止了经济过度泡沫化,为毕业生提供更稳定的就业环境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企业进行招聘改革,完善制度和人事管理措施

企业积极进行校企合作,进行多元化招聘,在毕业季直接与学生进行高效的信息交流,在此基础上进行企业与高校毕业生的双向选择。企业更加尊重人才,以合理的工资薪酬保障毕业生的权益,重视和满足毕业生的合理诉求,为毕业生的后续发展创造积极环境。同时企业完善内部考核晋升机制,解决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的后顾之忧。通过这些手段达成企业和毕业生的双赢局面。

(三)出台更多鼓励创新创业政策

国家面向广大的毕业生群体推出更多的鼓励政策,包括且不限于:减免新入职工作者的税收、建立创业基金、引进外地人才机制、保障本地人才不流失措施等,保证毕业生可以在创新创业的基础上,满足工作且能自给自足的要求,将自主创业与毕业工作合并,合理开发出更多劳动力潜力,创新创业与工作并行,让创新创业创造更优的就业环境。同时鼓励政策的推出也将有效减少毕业生工作的后顾之忧,过去单方面选择使毕业生试错成本过高,不敢于尝试,在选择工作时难以抉择,这些措施也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退路和选择,让其减少对未来的焦虑和畏惧。

(四)政府严加管控

一方面,加強就业市场监管,严格规范各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和中介的运行,严格监控就业信息的发布,对频繁出现错误信息的平台进行警告或严重警告,严令发布虚假或欺诈信息并造成现实损失的平台整改或关停。另一方面,应根据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坚持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方针,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对城镇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

(五)减少性别歧视和身份歧视

要改变社会的固有观念和落后看法,必须从头开始。通过加大高校和社会的宣传,让更多的女性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追求自己的权益;另外加强对企业的管控,严厉打击部分企业在招聘时对性别和身份的歧视,保障被歧视应聘者的合法权益,这样也能开发出更多的优质劳动力。

减少和消除职场上的性别歧视,不但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平等发展,而且为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观念的纠正

家庭和高校应给予大学生正确的引导教育,特别是高校,要积极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供求信息并正确引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做大学生成长的指向标而不是应试教育的场所;加强大学生的观念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避免产生逃避和依赖心理;加强与实习基地的沟通,邀请就业指导人员对毕业生进行指导,明确毕业生的方向。

家长要加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教育,纠正高校毕业生怕吃苦、追求安逸享乐的错误思想。学校应加强创业知识教育,举办创业经验分享会,邀请创业成功和失败的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分享,让想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前理性认识创业这件事,从而使他们做出合理有效的职业规划。

在校大学生要有比较清晰的自我认知,做好职业规划,端正观念;抓住或创造机会了解就业信息,尽可能多的接触社会,了解所需职业的招聘要求,不断提高完善自己;脚踏实地,拒绝眼高手低,制定切合实际的求职目标,减少找工作的成本;适当降低保留工资,降低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寻求适合自己的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学习提高方法,摆脱拖延症,缩短能力提升的周期,尽快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胡晓雯,孙雨璇,张九江,王旭.三期叠加下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探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8(6):580-581.

[2]李磊.高校毕业生自愿失业内外因分析及解决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11):150-151.

[3]孙永国.探讨大学生就业市场自愿失业的缘由[J].科技展望,2016,26(5):328.

[4]刘宇.劳动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愿性失业原因及对策分析[J].对外经贸,2016(1):132-133.

[5]王丽娜.高校毕业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研究[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5,35(3):40-43.

[6]王子蕲.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6):3-7.

[7]邵艳,徐扬,于佳茜,郭晓龙,任会扬.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间关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3):326.

[8]刘晓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一个解释[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2):60-63.

[9]魏俊岩.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商业,2008(30):272.

[10]智研咨询集团.2018-2024年中国共享经济行业市场监测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R].

[1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84号[A].

[责任编辑:史朴]

猜你喜欢

高校毕业生解决措施
就业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探索
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几点体会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抓好学生就业
浅谈高校毕业班管理工作中的细节之处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