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栽插密度对“皖稻153”茎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2019-06-24段素梅吴文革杨安中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成穗率穗长粒重

段素梅, 吴文革, 陈 刚, 杨安中*

(1.安徽科技学院 农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水稻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1)

杂交水稻因其整齐度好,抗性强,增产增收的表现受到世界稻农的欢迎,对全球粮食安全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起到主要的保障作用[1-3]。合理规划栽插密度,提高栽插质量,是水稻高产栽培最基本的也是重要关键技术。近年来,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与水稻新品种的推出, 栽插密度正向稀植、超稀植演变,促进了水稻群体理论的发展。扩行、降苗,改善生育中后期群体质量,已深受稻农欢迎,水稻机插秧行距已从23.33 cm扩大到30 cm,不仅增强水稻抗逆力和提高了产量,也促进了机插稻生产的迅速发展[4-5]。近年来,我国杂交水稻育种及种子生产行业发展迅猛,每年均有大量的杂交新组合(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鉴定,对水稻单产及总产的不断提高起到了很好作用。但是,不同的品种均要有相应的栽培方法,也就是要做到良种良法,才能充分发挥品种的生产潜力,其中,栽插密度是对群体结构及产量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6-8]。“皖稻153”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的,经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08013)。近年来由于其抗倒性好、稳产等表现,深受安徽、江苏、河南等稻区农民的欢迎,推广面积逐年扩大。但是,实际生产中“皖稻153”的产量差异往往较大,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生产中的产量高低往往与栽插密度高低关系密切。为此,于2016年进行了栽插密度对“皖稻153”茎蘖动态及产量影响的研究,旨在为“皖稻153”栽培中确定适宜的栽插密度提高技术及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皖稻153”。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于2016年4~10月份在安徽科技学院种植科技园进行。试验设33.3 m×25 cm(A)、28.6 cm×25 cm(B)、25 cm×25 cm(C)、22.5 cm×25 cm(D)、20 cm×25 cm(E)、18.2 cm×25 cm(F)共6个处理,以A处理为对照(CK),小区面积4 m2,3次重复。4月22日旱育秧,6月2日栽插。移栽时选带3个分蘖的苗,每穴插1粒种子苗。全生育期施尿素300 kg/hm2,史丹利三元复合肥450 kg/hm2,史丹利三元复合肥全部作基肥,尿素按基肥、分蘖肥、孕穗肥5∶3∶2配制施用。病虫草害及水分统一管理。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移栽成活后每小区定3点观察分蘖动态;成熟后每小区取3穴考查有效穗、穗长、穗粒数、穗实粒数、千粒重;分小区收割测定实际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栽插密度对茎蘖动态及成穗率的影响

表1 各处理的茎蘖动态及成穗率

注:成穗率=有效穗数/最高茎蘖数。同列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1)。下同。

由表1可知,随着栽插密度的提高,每穴的茎蘖数下降,A(CK)处理最大分蘖数达28个/穴,F处理最大分蘖数仅16个/穴,降低42.68%;A(CK)处理分蘖高峰出现的日期为7月24日,其他处理的分蘖高峰出现日期均较对照提前7 d。由表1还可看出,每穴有效穗数随着栽插密度的提高呈下降趋势,成穗率是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其中,处理D的成穗率最高,且处理A、B、C、D间差异不显著,但均较处理E、F差异显著。

2.2 栽插密度对穗长、着粒密度及抗倒能力的影响

表2 各处理穗长、着粒密度及抗倒能力考察结果

注:着粒密度=穗实粒数/穗长;抗倒伏系数=基部两个伸长节间的重量/基部两个伸长节间的长度。

由表2可知,栽插密度对穗长、着粒密度及抗倒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穗长除对照外,穗长随着栽插密度的提高递减,其中B穗长最长,达27.01 cm,对照的穗长最短,仅为25.71 cm,穗长差异不显著。处理A穗长最短究其原因可能是密度过低,分蘖期长,穗数多,有部分发生迟的分蘖由于孕期晚、穗分化时间段造成了穗的长度下降所致;着粒密度随着栽插密度的提高呈下降趋势,处理B、C、D、E、F较对照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但B、C、D、E、F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抗倒能力随着栽插密度的提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以处理C的抗倒能力最高,较其他处理及对照间差异均达显著谁水平,即栽插密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抗倒能力的提高。

2.3 栽插密度对产量因素及实际产量的影响

表3 各处理产量因素及实际产量考察结果

由表3可知,有效穗数随着栽插密度的提高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其中以B处理的有效穗最多,达306 万/公顷,有效穗数F处理最少,仅270 万/公顷,且处理A、B、C、D间有效穗数差异不显著,但处理A、B、C较处理E、F间有效穗数差异显著,说明密度过高不利于有效穗的增加,其原因可能是密度高,造成了田间环境恶化,使部分中小分蘖不能成穗,甚至死亡所致;随着栽插密度的提高穗实粒数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处理A较C、D、E、F穗实粒数差异显著;粒重与栽插密度间的关系无规律,且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实际产量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呈先提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以处理C最高,达13 121 kg/公顷,较处理处理A、D、E、F增产均达显著水平,较处理B增产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邓中华等[8-12]做了栽插密度对杂交水稻群体结构及产量影响的研究后指出,栽插密度低因穗数不足,导致产量下降,而栽插密度过高,虽然单位面积上的总穗数有所增加,但因田间通风透光不良,光合效率低,从而严重影响单株的生长和发育,易造成倒伏发生,粒重降低而减产。本试验结果表明,“皖稻153”随着栽插密度的提高,每穴有效穗数呈下降趋势,说明密度过高不利于有效穗的增加,其原因可能是密度较高,造成了田间环境恶化,使部分中小分蘖不能成穗,甚至死亡所致;抗倒能力随着栽插密度的提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粒重与栽插密度间的关系无规律;实际产量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呈先提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以处理C最高,达13 121 kg/hm2,较处理A、D、E、F增产均达显著水平,较处理B增产不显著。因此,“皖稻153”在沿淮地区麦茬栽培栽插密度以25 cm×25 cm(16×104穴/hm2)左右为宜。

猜你喜欢

成穗率穗长粒重
四倍体小麦株高和穗长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干热风对冬小麦不同穗粒位粒重的影响效应*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玉米自交系京92改良后代单穗粒重的杂种优势研究
水稻应用生物碳硅肥效果研究
小麦光合器官对不同穗位和粒位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水稻穗长和有效穗数的QTL定位分析
玉米F2∶3群体雄穗长与分支数的相关分析
绿先机复混肥对直播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