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男教师职业发展模型构建探讨
2019-06-24李海艳
李海艳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安徽 合肥 230022)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普通民众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男教师作为幼儿园中的新生力量,其对幼儿健康成长与幼儿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引起了教育理论界对这一群体入职后适应问题、角色职能、心理问题、生存状态、流失与管理等诸多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但从研究的整体现状来看,当前国内外对于幼儿园男教师的研究视角还比较狭窄,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幼儿园男教师现象研究的不多,少数涉及男教师职业发展的研究,更多的是个案研究和叙事研究,缺乏对幼儿园男教师职业发展的规律性探讨和模型构建。基于此,本研究尝试构建幼儿园男教师职业发展模型,并在实践上为幼儿园男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相应对策。
本文涉及的“幼儿园男教师”,在有的文献中也称之为“男性幼儿教师”或“幼儿园男幼师”,是指在各级各类幼儿园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男性教师。不论他们在进入幼儿园工作之前所学的专业是否为学前教育专业,学历程度如何,只要目前在幼儿园一线工作的男性人员(不包括在幼儿园中从事后勤服务的工作人员,如保安、校车司机、厨师、校医等)都被纳入本文所探讨的概念范畴。
1 幼儿园男教师职业发展模型构建的意义
“职业发展是组织对人力资源进行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发展性培训和教育等活动。个人的职业发展指的是在自己选定的领域里,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成为最好的专家”[1]。因此,幼儿园男教师职业发展指的是幼儿园男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认同、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理念与素养等方面不断提升与完善的发展过程,既包括社会大众和幼儿园等客观环境对男教师发展的期望和影响,也包括幼儿园男教师主观层面上对自身职业发展的愿望、要求及情感体验。
在幼教领域,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发展研究尤其是幼儿园男教师职业发展的研究明显薄弱[2]。因此,幼儿园男教师职业发展模型构建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幼儿教师职业发展的研究视角,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价值;另外,作为广受关注的幼儿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幼儿园男教师的职业发展理应引起研究者、幼儿园管理者和男教师个体的高度重视。幼儿园男教师职业发展模型的构建,能够为幼儿园男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引导男教师自身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自觉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明确自身发展的需求、心理预期与努力方向;引导教育行政部门及幼儿园管理者针对男教师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心理需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幼儿园男教师职业发展的稳定、持续进行。因此,本文的探讨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2 国外教师职业发展模型构建的理论探讨
2.1 教师职业发展阶段论的启示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福勒(F.Fuller,1969)以其编制的著名的《教师关注问卷》揭开了教师职业发展理论研究的序幕以来,教师职业发展理论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关注的新焦点[3]。由于研究视角和关注点不同,不同研究者提出的教师职业发展阶段论的方向和内容各异,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福勒的教师关注阶段论是根据教师发展过程中教师关注点的迁移与变化,把教师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任教前的关注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司德菲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是依据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倡导的自我实现理论,将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分为预备生涯、专家生涯、退缩生涯、更新生涯和退出生涯五个阶段;而伯林纳的“教学专长”阶段论是从教师教学及学习技能发展的角度把教师职业发展分为新手、进步的新手、胜任型、能手、专家五个阶段。
以上教师职业发展阶段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都能完整地看到教师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每种阶段论都是偏向于对教师实际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的描述,有的描述的是教师不同时期的关注点,有的描述的是教师不同时期形象的行为特征,有的描述的是教师不同时期的专业表现水平等,没有对教师最理想的发展进程作应有的关注和描述,忽视了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个体的主观感受以及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另外,目前教师职业发展阶段论中不同发展阶段的名称不一,关注点不一样,显得有些混乱。
2.2 职业锚的启示
E.H.Schein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心理学家和职业心理学家,他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验,发现了职业发展过程中组织与个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心理动力机制;并通过外职业概念与内职业概念的区分,探析了职业发展与个体成长的关系与心路轨迹,继而提出了著名的职业锚概念。
Schein认为每个人的职业都可以分为外职业和内职业两个方面,其中外职业是个人经历的外显的职业道路(一般是从接受教育开始,经由工作期,直到退休为止),内职业是一个人外职业的主观方面的满足,强调个体内在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他把职业锚定义为个人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省的能力、需要和价值观的总和[3]。
职业锚的启示有:第一,注重职业发展过程中个体内在的主观感受。在内职业中,发展的阶段性被弱化了,更多考虑的是个人取得成功或获得满足的主观体验。第二,注重职业发展过程中组织与个体的相互作用。组织由若干个体组成,个体是组织中的个体,职业锚强调的就是个体所属组织的外职业系统与个体自身内职业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的规律,揭示人们为什么喜欢或讨厌自己从事的工作,为什么同一组织中人们的成就有大有小,为什么人们会忠于或背弃组织等涉及组织发展与个人成长的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
3 幼儿园男教师职业发展模型的构成要素
基于以上启示,本研究从幼儿园男教师的个体层面出发,从心理学视角中个体心理的知、情、意、行发展过程的角度探讨在当今社会和幼儿园等客观环境的影响下,幼儿园男教师自身主观层面影响其职业发展的因子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制(图1),探讨幼儿园男教师职业发展模型的构建。
图1 幼儿园男教师职业发展模型的构成要素
3.1 认知层面:幼儿园男教师的职业认同
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模仿、内化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并形成自己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4]。职业认同作为一种积极的职业心理,指的是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认同程度。幼儿园男教师的职业认同不仅影响着他们对自我及职业的感受,也影响着男教师后续的教育态度与教育行为。只有建立了内在的职业认同,男教师从事该职业的稳定性才会提高,否则,则会造成男教师的角色失调与方向迷失。
影响幼儿园男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主要有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经济因素三方面。个人因素方面,幼儿园男教师自身的年龄、教龄、阅历、学术背景、知识结构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职业认同。有研究表明,刚入职的、年龄比较小的男性幼师职业认同比较低,中间阶段的职业认同度是最高的[5];不同学术背景的男教师职业认同也有显著差异,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男性幼师职业认同度更高。环境因素方面主要是家人及朋友观念的影响、幼儿园的环境及人际支持的影响,家人、朋友、园长、幼儿家长等方面的社会支持度高,男教师的职业认同度就高,反之则低。经济因素不可忽视,薪酬待遇是很多人判断是否实现自我价值的标准,也是个体社会地位的基础和直接表现,经济待遇高,男教师的职业认同就高,反之,则低。
3.2 情感层面:幼儿园男教师的职业情感与幸福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职业情感是从业者对其所从事职业的独特的心理体验与感受。积极的职业情感能够促进个体的履职尽责行为,主要表现为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赞扬、热爱与尽职尽责,继而不断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能够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态度、稳定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投入工作,从而实现职业与生命的有效结合,获得职业幸福感。职业幸福感其实也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是个体在职业生涯中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时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
从发生机制来看,幼儿园男教师职业情感与幸福感的获得与否与他们职业认同的高低、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有关。当幼儿园男教师对自身工作的社会意义和性质有较高的认同度时,就会产生积极的职业情感,进而推动男教师的行为向积极方向发展,并表现出强烈的职业责任意识。反之,职业认同度低,男教师们就会产生消极的职业情感,从感情上厌恶、抵触职业,就会逐渐与职业产生离心力,毫无幸福感可言。而人的需要是情感产生的基础,因此,幼儿园男教师职业情感的产生源于职业本身是否满足了他们的需要。无论是个人能力的提升、专业的发展、成就感的获得,还是与幼儿、家长、同事相处的心理感受,只要是需要获得了满足就会产生积极的职业情感,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职业情感。
3.3 意志层面:幼儿园男教师的职业胜任力
“胜任力”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提出的,指的是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我国学者主要是从通过实证手段分析优秀教师特质的角度对教师胜任力进行研究的,傅道春指出教师胜任力的特质主要有: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优异的教学能力、良好的性格特质、自我调节和完善能力[6]。幼儿园男教师作为特殊的群体,其职业胜任力的提升与他们的职业情感、专业发展和园方的支持密切相关。
前面说过,职业情感的动力性很强,能激发个体的内在潜能和坚强的意志,男教师积极的职业情感能转化为持久的职业动力,进而外化为积极的行为。幼儿园男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是推动其职业胜任力不断提高的有效途径。有学者认为男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困境中的自我专业发展,”[7]并强调了自我反思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与超越才能体悟成长的快乐与职业的幸福[8]。幼儿园是男教师成长的土壤,因此,园方搭建的发展的空间与平台、提供的学习锻炼与晋升的机会、给予的鼓励和人文关怀是促进男教师职业胜任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3.4 行为层面:幼儿园男教师的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发展乃至整个人生进行持续、系统的计划过程,一般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幼儿园男教师的职业发展需要通过职业规划落实到行动中去,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他人的期待与自身的愿景中。在我国一百多万专职幼儿教师中,男性仅占不足2%的比例[9],一方面是缺失现象普遍,另一方面是流失现象严重,导致男教师在进入幼儿园2~3年的时间里迅速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缺乏职业规划、对自身成长与发展的茫然是重要原因。
影响幼儿园男教师职业规划的因素有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是男教师自身的职业认同、职业情感与职业胜任力的影响,这三个方面不仅可以从知、情、意三个层面单独影响男教师的职业规划,也可以形成合力影响。职业认同度越高,职业情感越积极、职业胜任力越强,男教师的职业规划意识就越强、职业生涯目标就越清晰、行动计划与措施就越具体,职业发展就越顺利,职业幸福感就越强。反之,则是对男教师职业规划的消极影响。外在因素是除男教师自身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如社会因素、幼儿园因素和家庭因素,其中幼儿园因素主要包括幼儿园环境、工资待遇、发展空间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男教师的“存活率”和职业规划。
总之,幼儿园男教师的职业认同、职业情感与幸福感、职业胜任力和职业规划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幼儿园男教师的职业发展模型。在这一模型中,男教师的职业认同是基础、是前提。由于在中国人的社会文化和惯性思维中,幼儿园教师基本被认为是女性职业,社会对男性的这种“跨行”行为认可度低。所以,男教师自身的职业认同非常重要,职业认同度越高,内在接纳性越强,从事该职业的稳定性也就越高,才会有后续的职业发展可言。此外,男教师的职业情感与幸福感是动力,职业胜任力是核心,职业规划是保障,它们相互影响、彼此融合、协同促进男教师职业发展的顺利进行。
4 提升幼儿园男教师职业发展的路径
幼儿园男教师的职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幼儿园男教师职业发展模型的构成要素,通过男教师、幼儿园和社会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4.1 男教师层面:合理进行职业规划
幼儿园男教师是自身职业发展的主体,要正确认识幼儿园工作的性质以及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入职前就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经得起各种世俗眼光的考验。入职后,男教师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积极寻求自身的专业成长,体验职业带来的充实与幸福。首先,准确定位,合理规划。幼儿园男教师心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愿景,是成为“研究型”的优秀教师还是在幼儿园管理上逐渐发展?应该做好职业规划。“伟大的愿景一旦出现,大家就会舍弃琐碎的事”[10]。若没有一个目标和愿景,则整天忙的都是琐碎之事。其次,悦纳自我,发挥特长。不可否认,和女教师相比,幼儿园男教师有一定的角色劣势,如在口头语言、细心程度上都不占优势,但男教师普遍在幼儿体育、手工、科学及信息技术的运用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每一位男教师都不应妄自菲薄,要在正确认知自我的基础上悦纳自我,扬长避短,产生积极的职业情感。最后,要进行学习和反思,促进专业发展。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学习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的深度融合……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与反思并适时地激励自我,才能减少行动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从而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升职业胜任力。
4.2 幼儿园层面:支持男教师的学习成长
幼儿园是男教师成长的土壤,在促进男教师职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研究表明,对未来发展感到迷茫以及发展空间狭小是导致男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重要原因。因此,男教师入职后,幼儿园管理者要关注男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第一,激发男教师工作的热情和动力。男教师在幼儿园的人数较少,幼儿园管理者要合理安排男教师的岗位,既不能让他们“中心化”,也不能让他们“边缘化”。要将民主管理和人文关怀相结合,根据男教师的特点和心理需求,鼓励他们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适当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与决策,以调动男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主人翁精神,增强职业情感。第二,建立男教师的培养机制。在合理安排工作任务的同时,幼儿园应积极为男教师搭建平台、创造机会,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各种继续学习、培训与活动,让男教师在实践与体验中锻炼勇气、发挥潜能、增强自信,提升职业胜任感和幸福感。
4.3 社会层面: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教师的经济地位是其社会地位的基础和直接表现,现实生活中,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低已是普遍现象,幼儿园男教师对自己目前的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感到不满意,甚至不愿意提及,这是他们职业幸福感缺乏的最直接原因[11]。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法律法规,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提升他们的职业认同,减轻幼儿园男教师的职业压力。尤其应使幼儿园男教师的住房、职称评审、在职进修、晋升、医疗、福利等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依靠政策依托和保护,幼儿园男教师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幼教事业,真正享受付出带来的回报以及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教育主管部门有责任大力宣传幼儿园男教师存在的价值与影响,及时发布国家在学前教育政策方面的导向,慢慢改变社会大众对幼儿园男教师职业固化的偏见,使幼儿园男教师切实感到被尊重、被重视和被理解,强化他们的职业认同与职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