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肌劳损采用按摩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06-24王志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4期
关键词:腰部证候统计学

王志华

(山西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山西 太原 030032)

腰肌劳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软组织慢性损失疾病,主要是由于过度劳累或者身体运动不平衡导致韧带、肌肉等损伤。患者发病时通常表现为腰部疼痛,发病时间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腰肌劳损要早发现早治疗,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干预否则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对于腰肌劳损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针灸、按摩等方法治疗,在本文的研究中就采用按摩法对腰肌劳损进行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采用按摩治疗。这些患者男性32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在23~69岁,平均年龄(45.72±3.62)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X线片检查确诊为腰肌劳损,且符合腰肌劳损其他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存在腰椎骨性损伤、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存在软组织、关节扭挫伤、断裂伤;妊娠、哺乳期患者。所有患者均被告知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法,患者表示同意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所选取的按摩方法主要有腰背按揉法、擦腰法、穴位点按法、滚腰法、屈曲摇滚法等,具体操作方法见表1。

表1 按摩具体方法

1.3 观察指标:患者的腰部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标准进行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进行评定[7]。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证候积分进行观察和记录。

2 结 果

治疗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而视觉模拟评分及临床证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效果比较

表2 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效果比较

images/BZ_166_1281_1534_2298_1579.png治疗前 25.12±5.58 7.15±2.16 43.62±6.27治疗后 8.65±1.32 2.52±1.62 76.24±7.16

3 讨 论

腰肌劳损是由于过度劳累或者腰部不均衡受力而引发的病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腰肌劳损是因内伤而至肾虚,再加之外感伤寒湿热所致[8]。对于腰肌劳损通常采用按摩、针灸、中医药治疗,在本文的研究中采用按摩进行治疗。研究发现患者按摩治疗后疼痛感明显降低、生活能力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用按摩治疗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和消除腰肌劳损症状,并且多种按摩方法相互配合效果更为理想。

综上所述,采用按摩法治疗腰肌劳损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腰部证候统计学
护腰最多戴3个月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