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动脉彩超用于2型糖尿病颈动脉病变检测中的临床效果

2019-06-24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4期
关键词:颈动脉多普勒斑块

晏 宁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5)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代谢疾病,以高血糖为其主要特征[1]。WTO资料显示,糖尿病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近年其发病率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2]。颈动脉粥样硬化在2型糖尿病早期就存在,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有利于控制病情的发展,本文选取59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主体,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颈动脉病变检测之中经颈动脉彩超进行诊断所取得的效果,现作以下陈述。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将2015年4月3日至2017年10月8日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59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男女比例为32∶27,年龄41~72岁,年龄均值为(54.26±6.12)岁,病程(5.44±3.76)年,31例患者合并高血压,15例患者脑血管病、13例患者糖尿病肾病。选取同时期到我院进行就诊的非糖尿病患者50作为常规组,男女比例为26∶24,年龄38~70岁,年龄均值为(51.03±5.76)岁。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已将继发性糖尿病者、I型糖尿病者、恶性肿瘤者、急性炎症者、血液系统疾病者、肝肾功能障碍者、精神疾病者、无法配合者排除在本文研究之外。

1.2 方法:应用飞利浦IE33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探头频率设为5~12 MHz。检查人员协助患者取仰卧位,颈部往后仰,之后将受检部位充分暴露。沿着颈动脉的走向从下往上进行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的扫查,对切面进行横纵扫描,对血管内径、内膜厚度进行测量,通过二维图像记录了解探查结果,并对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情况进行观察。把彩色以及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放置在颈动脉血管的中央,并对SPV、EDV、PI、RI进行记录,以了解血流腔狭窄程度和血管狭窄程度。对ITM进行诊断,如果IMT厚度为1.0~1.3 mm,则证实患者的颈动脉内的斑块形成不均匀回声或伴随声影;如果IMT厚度超过1.3 mm,则需要以斑块的性质进行区分。对颈动脉病变评分时,如厚度正常则为0分,1分为轻度增厚,2分为中重度增厚;斑块评分时:0分为正常,1分为狭窄程度在30%~50%,2分为狭窄程度在50%~95%之间,3分为闭塞。

1.3 统计方法:整理好相关实验数据后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通过率(n%)表示,计量资料则通过(x-±s)表示,如果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后,P值<0.05则可证实统计学意义成立;反之,不成立。

2 结 果

2.1 IMT分析:研究组左右侧颈动脉IMT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IMT对比分析()

表1 两组IMT对比分析()

images/BZ_158_1281_1366_2302_1411.png研究组(n=59) 1.58±0.55 1.51±0.75常规组(n=50) 0.83±0.24 0.84±0.30 t 4.027 3.946 P 0.022 0.023

2.2 斑块性质和数量:研究组软斑、硬斑、复合斑、扁平斑以及斑块数量明显多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斑块性质和数量分析

3 讨 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仪器的不断改良,使得高频探头得到不断的改善。在此背景之下,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且应用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大之中。动脉粥样硬化为慢性系统疾病,会累及多血管床,和血管疾病紧密相关。在IMT之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的反应出患者动脉管壁的变化,斑块形成可有助于患者进行IMT增厚的判断,这样颈动狭窄的诊断准确率就得到了明显提升,超声检查结果和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越加符合[3]。本文检测显示,研究组左右侧颈动脉IMT显著高于常规组,研究组软斑、硬斑、复合斑、扁平斑以及斑块数量明显多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概而言之,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颈动脉彩超进行诊断,安创、无痛、可重复性,因此可以更加客观的进行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判断,对病情进行和预后进行检测,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颈动脉多普勒斑块
Gray-Weale分型对症状性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