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对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血压血脂的影响研究

2019-06-24马焕菊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4期
关键词:氨氯地平阿托心绞痛

马焕菊

(聊城市东昌府区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 聊城 252000)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于人口基数大,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因此高血压伴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1]。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血压水平若不能有效进行控制,就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堵塞其血管,降低血流速度,促进冠心病发生,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2]。临床治疗高血压伴冠心病主要通过降压药物和他汀药物进行治疗,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均为临床常用的高血压伴冠心病[3],但研究显示,单纯使用两种药物疗效并不显著[4],本研究就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10例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探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10例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根据不同治疗药物分为两组,对照组(n=55)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其中男35例,女20例;年龄37~78岁,平均(57.24±8.36)岁;病程2~9年,平均(2.87±0.42)年;观察组(n=55)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其中男34例,女21例;年龄37~79岁,平均(57.37±8.24)岁;病程2~9年,平均(2.77±0.5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高血压伴冠心病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研究;③无孕妇与哺乳期妇女;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②血氨基转移酶持续升高者;③对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过敏者。本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然后口服氨氯地平(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24,规格:5 mg/7片),1片/次,1次/天;观察组患者再口服阿托伐他汀(山德士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172,规格:20 mg/10片),1片/次,1次/天。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 d。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脂[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TC)]、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①临床疗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血压、心电图无任何变化或病情加重;一般: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血压、心电图明显改善;有效: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血压、心电图恢复正常[5]。②不良反应:包括心肌梗死、血脂异常、心绞痛等。

1.4 统计学处理: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98.18%vs74.55%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HDL-C、LDL-C、TG、TC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DL-C水平均明显升高,LDL-C、TG、TC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对比[n(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对比[n(s)]

images/BZ_21_177_1855_1194_1905.pngHDL-C(mmol/L)治疗前 1.08±0.17 1.08±0.16 0.0000 0.5000治疗后 1.69±0.25 1.25±0.23 9.6057 <0.0001 LDL-C(mmol/L)治疗前 3.78±0.27 3.77±0.28 0.1907 0.4244治疗后 2.45±0.29 3.26±0.26 15.4232<0.0001 TG(mmol/L) 治疗前 2.38±0.15 2.39±0.14 0.3614 0.3592治疗后 1.94±0.13 2.36±0.27 10.3942<0.0001 TC(mmol/L) 治疗前 5.98±0.95 5.99±0.94 0.0555 0.4779治疗后 4.64±0.61 5.65±0.72 7.9375 <0.0001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DBP、SBP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BP、SBP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对比[n(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对比[n(s)]

images/BZ_21_177_2592_1202_2637.png时间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5 117.59±8.28 78.47±9.81 185.48±14.62 122.73±6.94对照组 55 117.35±8.46 99.43±10.98 186.89±13.23 136.79±9.85 t - 0.1504 10.5571 0.5303 8.6537 P - 0.4404 <0.0001 0.2985 <0.0001

2.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率和心绞痛发作次数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心绞痛发作次数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73%vs7.27%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率和心绞痛发作次数对比[n(s)]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率和心绞痛发作次数对比[n(s)]

images/BZ_21_1281_320_2302_366.png时间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5 88.80±8.10 75.32±5.85 13.30±4.11 3.32±1.85对照组 55 88.91±8.22 82.43±5.76 13.40±4.04 9.43±2.76 t - 0.0707 6.4227 0.1287 13.6375 P - 0.4719 <0.0001 0.4489 <0.0001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 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的疾病,主要由高血压导致血压持续升高致使患者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冠心病[6]。大量研究显示,如果不及时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会导致患者引发多种疾病,并缩短其生存时间,给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7]。临床主要通过控制血压并将血脂来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均是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8],其中氨氯地平为钙离子拮抗药,常用于治疗各类高血压和心绞痛,具有改善心肌供氧、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总阻力、扩张外周动脉等作用[9],此外,平滑肌和心肌的收缩很依赖细胞外钙离子,而氨氯地平可选择性的抑制其进入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产生药理作用[10],由于其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通过降低外周血管总阻力来降低血压,因此降压效果平稳,不良反应少[11]。

阿托伐他汀是HMG-CoA还原酶选择性抑制剂,其可以通过抑制肝脏内HMG-CoA还原酶及胆固醇的合成而降低血浆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12],此外,研究显示,其还可以通过增加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数目而增加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和分解代谢[13]。研究显示,阿托伐他汀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由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程较长,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而长期服用该药物又会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因此临床需要一个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不良反应的方法[14]。

研究显示,将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使用,可兼容其药理作用,同时控制血脂和血压水平,双重作用下效果更加,促进药效,降低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反应[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和HDL-C、LDL-C、TG、TC、DBP、SBP水平以及心率、心绞痛发作次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说明两种药物联合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降低血压、血脂水平和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心率,且不良反应低,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氨氯地平阿托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桃红四物汤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