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听障儿童理解性词汇的习得分析
2019-06-24詹益智杨又臻吴佳佳
詹益智 杨又臻 吴佳佳
1 前言
词汇是奠定语言能力的根基,是沟通与阅读的基础。词汇发展的好坏影响儿童的学习,也决定其未来在校的学业表现。词汇习得中一个很重要的通道便是通过听的方式学会新词。对于听障儿童而言,由于听觉通道在出生时即受阻,使其词汇习得产生负面影响。许多听障儿童理解性词汇发展的研究大多着重在词汇量[1~8],鲜少有特别针对词汇类别的习得研究。因此,本研究就学龄听障儿童理解性词汇进行分类,以探究有哪些词汇类别是造成学龄听障儿童词汇低于健听同伴的主要因素。目前汉语听障儿童词汇发展的研究多以词汇量为主,探讨汉语听障儿童词汇类别发展的研究却较少,本研究采用Fagan等使用的分析方法[9],分析学龄汉语听障儿童在中文版毕宝德图画词汇测验上所表现的语意类别错误类型,以及以听觉年龄为依据计算出的词汇标准分数(100±15)是否异于常模。同时探究儿童接受早期干预课程的年龄、较好耳听障程度与其依助听时间所换算的词汇标准分数是否呈显著相关。
2 材料与方法
2.1 对象
选取33名台湾地区雅文儿童听语文教基金会小学二年级听障儿童,平均生理月龄95.45±4.52;平均听觉月龄70.76±21.10,以中文为母语,且主要的沟通模式为口语。被试较好耳4个频率(500 Hz,1 kHz,2 kHz,4 kHz)的平均听损程度为76.82±28.70 dB HL。每位听障儿童均参与听觉口语法早期干预课程,其平均初次参与干预课程的年龄为30.03±20.04月,即2.5岁左右。
每位儿童接受测验时,均配戴合适的助听设备,如助听器和/或人工耳蜗。根据教师与家长所提供的资料,除听障外,受试者不伴随其它类型障碍,如多动症、自闭症、情绪困扰、智力发育迟缓等。在接受测验前,被试父母均签署由台湾长庚医疗财团法人人体试验伦理委员会核准同意书。
2.2 材料与程序
采用修订毕宝德图画词汇测验-乙式[10]作为理解性词汇的指标,该测验具有台湾地区常模标准化测验,共125个题,分布在18个不同的类别(如动作、衣着、建筑物等),表1呈现这18个类别的内容与每个类别所组成的比例。每题均配有4张图片,被试儿童需从中选出1张与施测者口说项目意思最符合的图片。测验时,施测者先找出儿童的基础水准,即连续答对8题,根据测验指导手册,基础水准前的题目都算对,之后找出儿童的最高水准,即连续8题内错6题。测验成绩计算方式为,最高水准的题数减去答错题数。
2.3 统计学分析
①比较儿童在每个语意类别词汇的错误率(即各类词汇错误的个数÷所有类别词汇的错误总数)与测验相对应语意类别词汇组成比例,分析儿童是否在某个语意类别的词汇表现困难。②依听障儿童的生理年龄与听觉年龄对照常模所得的标准分数(100±15)比较健听同伴常模的标准分数,分析二者间是否有显著差异,采用的方法为单一样本t检验。③经由皮尔逊积差分析背景变项与词汇成绩的相关,以了解背景变项与听障儿童词汇发展的关系。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各类别词汇组成比例与错误率见表1。错误率明显高于词汇组成比例的语意类别只有各种工作的人及其各种扮演的角色,错误率为14.16%,远高出其词汇组成比例8.80%达2倍,说明听障儿童对于上述语意类别的词汇表现相对困难。
表1 各类别词汇组成比例与错误率(%)
听障儿童生理年龄对照常模换算出的标准分数与健听同伴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若以听障儿童生理年龄为依据,其标准分数极显著低于健听儿童常模[t (32)=-6.84, P<0.001]。
听障儿童听觉年龄对照常模换算出的标准分数与健听儿童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若以听障儿童听觉年龄为依据,其标准分数极显著高于健听儿童常模[t(32)=6.31, P<0.001]。
皮尔森积差相关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对角线以上的数值代表在控制儿童听障程度前,其接受早期干预课程年龄、较好耳听障程度与依听觉年龄所换算的词汇标准分数的相关系数,其中词汇标准分数与接受早期干预课程年龄、较好耳听障程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接受早期干预课程年龄-词汇标准分数=-0.60, P<0.001;r较好耳听障程度-词汇标准分数=-0.46,P<0.01),说明接受早期干预课程时间越早的儿童与较好耳听障程度越轻的儿童,其依听觉年龄为本的理解性词汇分数越高。又如表3对角线以下的数值显示,在控制住儿童的听障程度后,其接受早期干预课程的年龄与词汇标准分数仍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接受早期干预课程年龄-词汇标准分数=-0.58,P<0.001),说明无论听障程度如何,越早接受早期干预课程的听障儿童,其词汇标准分数越高。
表2 听障儿童(依生理、听觉年龄)与健听儿童常模标准分数的单一样本t检验(±s)
表2 听障儿童(依生理、听觉年龄)与健听儿童常模标准分数的单一样本t检验(±s)
***P<0.001
听障儿童健听儿童常模依生理年龄标准分数74.03±22.13100.00±15.00t(32)-6.84***依听觉年龄标准分数119.79±18.00100.00±15.00t(32)6.31***
表3 皮尔森积差相关分析
4 讨论
理解性词汇发展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指标。许多研究指出,特殊语言障碍(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儿童的理解性词汇知识远比语言发展正常的儿童低[11~13]。就阅读而言,理解性词汇的缺乏往往是造成儿童阅读理解障碍的其中一项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儿童的词汇量越多,其阅读理解的能力越佳[14]。儿童若要有足够的阅读理解力,至少需知道90%~95%文章中的词汇[15],更有研究指出一篇文章的词汇理解量需达到98%,儿童才能成为一位熟练的阅读者[16]。词汇知识主要提供儿童在解读文章所组成文字时的参考依据,也就是儿童可藉由字词的发音,对比自己的心理词汇库,进而了解该字词所代表的涵义。若一位儿童的心理词汇库匮乏,即便他/她能正确将文章字词做语音的译码,也可能无从对照其心理词汇库,了解整篇文章所要传达的意思。此外,较高阶的思维能力也奠基于基础的词汇知识,词汇量越多的儿童,越能推论以及整合文章中的信息,将其转化为脉络连贯的讯息[17]。由此可见,词汇在儿童语言与阅读发展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听障儿童的理解性词汇落后于健听同伴。接受综合沟通教学法的听障儿童词汇发展到12~13岁后,便到达高原期[10]。Carney等[2]推测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听障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难以顺利听取对话语句中完整的语音,并区分不同语音的声学差异,以及较难从对话的句子中获取重复且相同的词汇统计规则(statistical regularity)。如听障儿童在不同情境中,听见包含新词订书机的语句时,其较健听儿童更不易听清并归纳出该词汇。过往研究也指出,听障儿童无论在词汇量或词汇发展速度上,均不如健听儿童。Fagan等[9]发现,使用人工耳蜗经验长达3~11年的听障儿童,其标准化词汇测验的分数低于健听儿童常模平均一个标准差。就词汇习得速度而言,听障儿童的词汇爆发期比健听儿童晚半年发生。Kirk等[5]对5岁时配戴人工耳蜗且持续使用两年的听障儿童施以标准化词汇测验发现其词汇商数(词汇年龄÷生理年龄)仅达到0.5~0.6。配戴人工耳蜗的儿童词汇成长率每年约46%~72%[6~8]。整体而言,听障儿童词汇表现不论在量或成长速率上,远不及健听儿童。
听障儿童大多数词汇发展的研究均以词汇量为主,只有少数研究将重点放在不同词汇类别习得的情况,其中1篇以后者为主题的研究,其目的在了解与健听儿童比较,听障儿童是否会在特定语意类别的词汇表现呈明显的弱势[9]。该研究以23位英语为母语且配戴人工耳蜗的学龄听障儿童(平均年龄=9.1岁)为对象,透过毕宝德国画词汇测验第三版(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III,PPVT-III)[18]评估儿童的词汇发展,并依不同语意类别的词汇分析其表现。Fagan等[9]认为,若听障儿童在某类词汇出现明显困难,则其错误率将远高于该类词汇在测验中所组成的比例。如形容词在PPVT-III所组成的比例为6.3%,若听障儿童在该类词的错误次数占所有类型词汇错误数的30%(即远远高于6.3%),则形容词可被视为听障儿童的词汇弱项能力。研究结果显示,听障儿童在所有20项语意类别的词汇中,并未表现特定语意类别的困难,然而测验的总成绩仍不及健听儿童常模分数。但若依听觉年龄(配戴助听设备后,听见声音的时间)将测验原始成绩转换成标准分数,听障儿童的词汇表现则与健听儿童无异,说明听经验在听障儿童词汇发展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有别于以往着重在中文听障儿童词汇量的研究,本研究特别针对其词汇习得类别作简单探讨,发现汉语学龄听障儿童在各种工作的人及其各种扮演的角色这类词汇上表现相对困难。许多研究显示[1~8],听障儿童的词汇量不及健听儿童,本研究也有类似的结果,但在考虑听觉年龄后,本研究发现汉语听障儿童的词汇量甚至远超健听儿童的平均常模分数,可见听觉经验在听障儿童词汇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听障儿童接受早期干预课程的年龄及较好耳听障程度均与以听觉年龄为依据所对照出的词汇标准分数呈极显著相关,甚至在控制儿童较好耳听障程度后,接受早期干预课程的年龄与词汇分数仍达极显著相关。
影响词汇发展的因素众多,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因素在于父母语言输入的频率,Goodman等[19]发现,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其父母使用儿向语(child-directed speech)所输入词汇的频率与其普通名词(common nouns)词汇习得的年龄呈显著相关。若以此观点诠释本研究的听障儿童词汇的发展状况,有可能是因为听障儿童在幼年时,父母们较常输入即地即时(here and now)(意指对话当下孩子可看见或听见的人事物)的语言[20],而各种工作的人及其各种扮演的角色等相关用语不像衣着、食物、人的身体各部分等类型的语言多是描述当下孩子可亲眼所见的物品,因此这类型的词语自然对听障儿童有一定困难。
就听觉年龄为基础所对照的词汇标准分数而言,本研究听障儿童比常模平均的标准分数更好,显示听经验在听障儿童词汇发展上扮演重要角色。Weizman等[21]指出儿童的词汇发展与他们在生活中所接触语言的质量呈显著的相关。当听障儿配戴了合适的助听设备后,语音听取的质量显著提升,意味着他们在日常与人互动的过程中,不但能听见,也能听清楚说话者的语言;此外,有学者指出[22],助听设备的配戴有利于听障儿童透过随机跨听(overhearing)的方式学习语言,因此也有助于提升其词汇量。本研究被试平均在3岁前即接受强调听与说的听觉口语法早期干预课程,而干预年龄与词汇标准分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换言之,越早接受干预课程的听障儿童词汇成绩越高,此结果与Moeller[23]的研究发现相符。在控制儿童较好耳的听障程度后,其接受早期干预课程的年龄仍与词汇标准分数成显著负相关,意味着不管儿童先天的听障程度如何,只要尽早接受早期干预课程,对其词汇发展均有一定帮助。
综上,听障儿童的词汇发展不只受单一因素影响,除了先天听障程度的限制外,后天的助听设备使用、语言输入,以及早期干预的课程,均可弥补其词汇发展的不足。结果与Yoshinaga-Itano的研究相符[24],听障儿童若能尽早确诊并参与干预课程,可让听障儿童语言发展与健听儿童相当。依据美国婴儿听力联合委员会(the joint committee on infant hearing,JCIH)提出不使听障儿童语言发展落后的原则,新生儿需在出生1个月内进行听力筛查;无法通过听力筛查者,需在3个月内确诊是否听力损失。如已确诊为听力损失,则需在出生6个月内提供早期干预课程[25]。本研究被试接受干预课程的平均年龄较长,仍能有干预成效,因此建议家长,听障儿童一旦确诊,应即刻进行上述的听能康复,以帮助听障儿童顺利发展与健听儿童相当的词汇深度与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