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建中职休闲体育专业的探讨
2019-06-21于载欣唐日兴
于载欣 唐日兴
【摘 要】本文分析广西休闲体育市场及休闲体育专业的人才需求,论述广西休闲体育岗位类型,提出通过制定适合企业岗位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共同构建符合市场热点课程体系、打造与市场紧密结合的生产性实訓基地、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现产业结构性调整、完善校企通用教材建设、校企合作促进专业内涵建设等措施,推动中职休闲体育专业发展。
【关键词】校企共建 中职学校 休闲体育专业 产业结构性调整 专业内涵建设 体育岗位类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B-0165-03
休闲体育专业是 2007 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而设立的新专业,它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形成的专业,既离不开体育学,又离不开休闲学。该专业的设置理念是培养德、智、体、美综合发展,同时又能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应用型人才。近年来,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体育服务以及产品的需求,进而完善了体育相关产业。目前广西体育行业及其相关领域产业快速发展,广西从事体育行业的人才逐渐增加,开拓了休闲体育领域的发展空间。由于体育产业属于朝阳产业,相关的休闲体育专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开设此专业的学校基本都为大专或者本科院校,全国中职学校开设休闲体育中职专业仅在 10 家以内,广西中职学校开设此专业的只有 1 所。本文分析广西休闲体育市场及休闲体育专业的人才需求,探索校企共建休闲体育专业。
一、广西休闲体育市场分析及休闲体育专业的人才需求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开设休闲体育专业普遍较少,导致休闲体育专业型人才的供求严重不足。但是从全国李宁体育公园用工情况了解到,休闲体育专业本科学生“跳槽”率高,造成企业成本投入过大,用工情况不稳定,因此,李宁体育公园希望能与中等职业学校合作共同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而广西区内目前开设该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就只有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这是机遇也是挑战。因为休闲体育的发展,体育行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改革趋势,进而需要综合性较强的休闲体育人才。总之,在休闲体育人才的培养中,需要不断取代当前文化层次低、指导效果不够好的人员,以及发展与之相关的新岗位,全面提升行业的服务水平和层次,适应经济转型开发的需求。
随着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休闲体育行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高等院校休闲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其实习或工作的场所一般是健身机构。根据 2018 年的毕业生就业率数据统计分析来看,高校休闲体育专业的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是健身服务机构以及社会性休闲体育营利性消费场所。从政府层次上看,广西相关政府部门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拓宽了休闲体育的发展渠道。
二、广西休闲体育岗位类型
(一)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岗位
随着休闲体育行业的发展,社会出现了较多的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相关岗位。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岗位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社会群体进行体育活动的基本成果,从而实现休闲体育的有效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社会体育的指导理念,将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更加明确化,从而组织各种形式的群众体育活动管理和引导社会体育活动。然而,广西有 3 万多个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但每年只有 4000 个正式注册。而且这些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的工作者,从事的体育行业仅仅涉及体育部门。目前来说,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岗位在休闲体育行业人才中面临着优秀人才需求的缺口。
(二)滨海休闲体育综合性工作岗位
滨海休闲体育开发、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在休闲体育的发展模式下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根据滨海休闲场所的数据调研报告来看,目前休闲场所的市场发展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行业刚进入正轨,相关专业技术人才还不能很快地适应岗位的发展。另外,专业人才的综合服务素质不高,无法满足服务的需求。基于此现状,滨海休闲体育开发和管理面临严峻的形势。另外,休闲体育俱乐部人才管理机制仍然不完善,导致滨海休闲体育行业整体的发展处于低谷。总之,行业发展的现状,主要因素是休闲体育专业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所以需要高等院校以及相关体育产业组织改善人才培养计划,改进教学观念,培养高素质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
(三)体育旅游健身工作岗位
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与文化、农业、信息等相关产业一体化的深入,形成了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大模式。在国家推进“全域旅游”和“全民健身”战略的背景下,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是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扩大旅游消费空间、促进旅游转型升级、培育新动力的必然要求。另外,体育旅游健身的发展是我国新兴体育产业,在我国高等院校中逐渐发展为一门新的教学学科。因为旅游体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相关渗透的理念,所以旅游体育的发展具有行业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在高等院校中,需要进一步改革校企合作下的旅游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促进休闲旅游健身产业的发展。
(四)俱乐部的健身指导及管理岗位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目前,人们所追求的生活水平已不局限在温饱问题上,而是更加注重健康休闲。另外,社会日新月异,人们在工作中难免会产生工作压力,此时就需要进行情感宣泄,从而确保身体健康。在广西休闲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健身娱乐行业的发展处于高度发展的阶段。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健身俱乐部管理人员和专业型技术人才没有经历过专业的培训和教育,造成服务性和专业性水平不高。因此,在休闲体育专业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养这是必要的。
三、校企共建休闲体育专业的措施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校企合作共建休闲体育专业需要品牌的引导和推进。职业院校应根据地方特点和自身优势,引入合作企业(例如“李宁”品牌)。一方面,校企合作的教学领域,对于休闲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处于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模式之下,从而促进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促进了休闲体育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为专业人才提供相关的产业实习,从而更好地为休闲体育行业服务,最终融入当地休闲体育专业领域、完全满足社会休闲体育产业的基本需求。参考现有的职业院校开展休闲体育专业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校企共建休闲体育专业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制定适合企业岗位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休闲体育工作人员缺乏专业体育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可持续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此,应做到:第一,调整高校体育专业结构,建立休闲体育专业,以专业系统的理论体系培养人才。第二,为了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求创新产品和服务,明确价值的方向,加强相关员工的培训。
调查发现,广西之前尚未有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休闲体育专业,因此,我们开设休闲体育专业没有可参考的对象,应基于“李宁”品牌,建设“三结合”的专业发展模式,即将学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专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相结合、教学与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积极尝试“订单培养”,进行人才定向培养,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
(二)与企业共同构建符合市场热点的课程体系
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建设特色和特点突出不明显。休闲体育专业建设内涵和特征提炼不够,进一步反映了专业研究的不足。目前开设的课程仍可以纳入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只是休闲体育专业必须体现自己的特色和功能,由此休闲体育专业必须调整部分课程。另外,可以与企业共同构建符合市场热点的课程体系,引进优质品牌,开设社会热点行业的课程,通过市场发展潮流与全新教學模式的结合,优化学科建设,从而为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三)打造与市场紧密结合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不仅可以及时掌握休闲体育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着“校外为主,内外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优化校内实训资源,提高培训基地的利用率和实践效果,不断增加素质拓展训练基地的配套器材,打造学校“迷你体育公园”。另一方面,培植和发展校外实践基地(例如李宁体育公园、城市体育公园),并保持长期的联合培养和定向培养合作,为学生的专业实习及就业的衔接创造有利条件。
(四)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现产业结构性调整
供给侧改革下,校企合作办学的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企业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要求各行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从而引导和促进用户提高消费水平。在校企合作中,学校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指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因此,应通过引进“双师型”教师,实现产业结构性的调整。具体的改革模式如下:积极培养和引进具有职业资格的教师,通过企业的管理者开展教学任务的研究,因为企业管理者具有从事本行业的基本经验和专业技能,可以通过自身的讲解从而丰富教学思维,改变现有教学人员的基本理念;还可以鼓励现有教师积极参与商业教育和培训,促使教师从不同的方面提高基本的职业能力。总之,为了提高休闲体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应深化休闲体育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而促进休闲体育事业产业化改革。
(五)完善校企通用教材建设,加大政府政策指导
随着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体育服务业将在体育市场中占有很大的份额。体育服务业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行业,它也延伸到其他行业。但服务业的最终发展是分散化和专业化。目前我国尚无权威性的休闲体育系列专业课程教材,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关于休闲体育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研究成果较匮乏且不成体系。二是真正从事休闲体育研究的人员还不多。三是休闲体育在我国发展较晚,休闲体育专业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正因如此,我们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基于合作企业(李宁体育公园)的人才需求,构建中等职业学校休闲体育相关专业的教材体系,并且实施范围应用到其他中职该专业教师及学生、合作企业员工。目前,广西提供休闲体育的高校数量很少,人才培养不足以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因此,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政府有必要制定一定的政策指导方针和政策对接;从微观角度看,它对产业规划有一定程度的敏感性。
(六)校企合作促进专业内涵建设
基于校企合作办学的理念,休闲体育人才培养计划应做出相关改进,推进专业内涵建设。企业可以为人才培养提供相关的实习场所,促进休闲体育行业的发展。由于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高度需求,一方面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为毕业生提供就业的场所,也是解决企业本身的运行成本。另一方面企业的介入提高了人力资源的知名度。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关注学生的成长,加强学生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以及社会实践技能的培养。在企业实践技能培训中,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就业渠道更加顺畅。通过学校与企业在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适应了现代休闲体育的发展,有序建立了学校和企业的长期合作机制,推进了专业内涵建设。
总之,根据行业发展情况,教育部门应指导学校建立休闲体育专业和体育旅游专业,从产业需求的角度确定人力资源开发的规范,根据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培养新型体育产业人才。校企合作共建休闲体育专业需要注重培养高素质、全方位、综合性的技术人才,并通过品牌效应为学生提供长期的实习工作环境,开展休闲体育实践活动,从而为未来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全新的发展模式,促进体育健康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凌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3
[2]夏贵霞,舒宗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7)
[3]蒋钢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9(7)
[4]焦现伟.我国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4
[5]刘 芳.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6]李儒寿.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2(8)
[7]李相如.休闲视野下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
[8]蔡金明.我国休闲体育人才培养现状[J].浙江体育科学,2012(5)
[9]陈 琦,倪一克.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8(7)
[10]常争光.我国休闲体育专业现状的分析及对策[D].济南:山东大学,2012
【基金项目】2017 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校企共建中职休闲体育专业的探索与实践”(GXZZJG2017A109)。
(责编 江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