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专职班主任职业压力探究

2019-06-21韦松吟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职业压力中职学校

【摘 要】本文从学生压力维度、自我发展需要维度、工作负荷维度三个维度分析中职学校专职班主任职业压力源,论述缓解中职学校专职班主任职业压力的对策:适当降低师生比,建立合理的班主任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提升专职班主任社会地位和重视职业生涯发展;合理化对专职班主任的期望。

【关键词】中职学校 专职班主任 职业压力 学生压力 自我发展需要 工作负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B-0075-02

中等職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及各种短期职业培训等。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中职学校的生源比较复杂,当前随着招生的不断变化,中职学生的管理越来越难,部分中职学校开始改变管理模式,设立专门的专职班主任岗位全面管理学生,而兼职班主任只是协助或兼职。但是,专职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不稳定,不少专职班主任没有职业归属感,常常为了工作心力交瘁。因此,有必要探索专职班主任面临的职业压力。专职班主任的职业压力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与中职教育和学生的成长有密切关系。中职学校专职班主任的职业压力有多大?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压力?如何缓解专职班主任的压力?如何才能使专职班主任有职业快乐感?只有深度了解这些问题,找出原因,改善中职学校专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促使中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

一、中职学校专职班主任的主要任务

专职班主任是全面负责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工作,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班级建设的指挥者,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成员。专职班主任的工作核心是育人工作,主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在工作职责方面,专职班主任和专业课教师及相关人员一起培养教育学生,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等;在班级建设与管理方面,专职班主任主要致力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制定班规,对学生进行客观的操行评价,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维护学生在校安全;在组织班级活动方面,专职班主任每个星期日的晚上都要召开主题班会,总结班级的发展状况,旨在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另外,其还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校园活动和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展学生的视野;在就业方面,要指导学生未雨绸缪,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就业或升学;在任职要求方面,要做到爱学生,敬业爱岗;在职业能力方面,要全面并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要有较强的沟通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二、中职学校专职班主任职业压力现状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难度加大,很多学校也开始逐渐建立专职班主任岗位的管理模式。相比兼职班主任,专职班主任制度更符合中职教育的发展需求。在中职学校中,大多数专职班主任主要为女教师,年龄主要集中在 40 岁以下。专职班主任的学历极少有硕士研究生,大多数是本科生,职称大部分为助教,有少量的讲师。专职班主任有一部分为师范院校毕业的,但基本上所有的专职班主任专业背景与学生专业学科不匹配。专职班主任职业压力有多方面的原因,笔者从以下三个维度的职业压力源进行探析。

(一)学生压力维度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中职学校班级的学生人数大约为 50 人,每个专职班主任至少带 3 个班 150 人左右,此外还兼任系部其他学生管理的行政工作。而不少专职班主任则承担了 4 或 5 个班乃至更多的班级管理工作,所以总体来看,专职班主任所带班学生人数的超标给班主任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此外,中职学生大多学习成绩差,学习热情普遍较低,缺乏学习动机,对学习没兴趣。但现在很多中职学校用学生的成绩和行为表现直接衡量专职班主任的工作水平,这显然不十分适宜。在学生安全问题上,专职班主任更是小心谨慎,生怕学生出安全事故。

(二)自我发展需要维度

访谈了解到,在专职班主任工作岗位上有很多兢兢业业的工作者,但是他们很难得到晋升,这会让专职班主任感觉没有动力和奔头。专职班主任工作的专门化是一个新兴的管理模式,还没有得到社会相应的重视。更严重的是,有些教师和学生由此对专职班主任老师产生了一定的轻视。比如,有些教师认为专职班主任不上课,全职管理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杂事,他们对此不认同,认为教学才是重要的事。在有些教师眼中,专职班主任顶多算是教辅。有些学生则认为专职班主任专业不对口,所以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尊重。还有些学校对专职班主任的职业压力没有深刻的认识,大事小事都找专职班主任,使得专职班主任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专职保姆”。

(三)工作负荷维度

专职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很繁杂,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但工作性质却对专职班主任的要求很全面。对于学生来说,班主任要扮演各种角色,他们既是严厉的尊长又是特别的朋友。然而,想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职学生素质还有待加强和提高,随着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社会又对中职学校学生素质的改善有着巨大的期望,首先面对这种期望的就是专职班主任老师。学校领导设定这样的专职岗位就是希望专职班主任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正是社会的高期望和高要求使得专职班主任产生了中等偏高的职业压力。其次,班主任工作自由度小、单调重复,使其产生了一定的心理疲劳。由于中职学校任课老师大多不用坐班,而专职班主任却必须一天 8 小时以上坐班,自由度相对较小,部分专职班主任对于一些常规的事务性工作,如每天的早功晚功、记录考勤、学期末写评语等感到疲乏,失去了工作中的创造力,这种心理工作负荷产生了较高的职业压力。

三、缓解中职学校专职班主任职业压力的对策

中职学校专职班主任职业压力的原因有很多,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缓解其压力。

(一)适当降低师生比,建立合理的班主任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

中职学生整体素质较低,其根源是由招生制度导致的。中职学校应考虑适当降低师生比,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的管理教育引导中,从而提高管理质量。另外,建立合理的班主任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更好地激励专职班主任。但是学校往往把学生的成绩与操行分和专职班主任的能力考核联系在一起,这就无形中给专职班主任诸多压力。众所周知,许多中职学生在学习方面是比较弱的,他们是因为考不上高中或是学习不好才就读的中职学校,他们本身的学习成绩是不尽如人意的。到了中职学校,对于学习,他们更是如此。在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方面,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改变学生的,这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关系。因此,不能将学生的成绩、综合能力与专职班主任的工作能力直接挂钩,评价机制要客观、实事求是。

(二)提升中职学校专职班主任社会地位和重视职业生涯发展

中职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在传统的观念中,普遍认为中职学校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专职班主任没有任课任务,平时管理的都是一些生活上无关紧要的小事,应該比较轻松,然而实际并非如此。因此,要营造“重视专职班主任工作”的良好氛围,加强对中职学校专职班主任职业认同。其次,要提高中职学校专职班主任的社会地位及公众形象,在精神和经济上同步给予鼓励和支持。

另外,降低中职学校专职班主任职业压力的关键之一就是重视专职班主任职业生涯发展。虽然专职班主任岗位目前已经入位许多中职学校,专职班主任对中职学生成长和中职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得到了逐步认同,然而对于专职班主任后续的职业发展铺路还不够。在笔者的调查中,许多专职班主任在从事了几年之后便转岗了,专职班主任岗位没有新老交接的承接,有资历的经验丰富的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专职班主任并不多。这就形成了中职学校专职班主任职业发展的困惑和压力。

(三)合理化对中职学校专职班主任的期望

社会各方对专职班主任给予各种期望。学生希望班主任亦师亦友,能够理解和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学生家长期望班主任能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克服困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等;任课教师则希望专职班主任协助教学,督促学生学习考证考试,提高技能和成绩;学校各处室部门期望专职班主任带好学生并及时处理学校各类活动,及时提供学生的各类信息;学校领导希望专职班主任管好学生的五大常规,力保学生的安全……这些看似平常的期望叠加起来就成了中职学校专职班主任的巨大压力。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一个过程,社会各方应对班主任的工作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只有合理的期盼,从身心上给予鼓励和支持,才能切实缓解中职班主任的职业压力,才能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本文从学生压力维度、自我发展需要维度、工作负荷维度三个工作压力源维度分析了专职班主任工作的压力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社会、学校双管齐下,共同改进,降低中职学校专职班主任的职业压力。尽管本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晓军.对中职学校专职班主任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9)

[2]王国雨.浅谈专职班主任的中职教学管理[J].知识文库,2016(9)

[3]姜 颖.中职学校实施专职班主任制度的理论和实践[J].职业技术,2015(3)

[4]张 诣.中职专职班主任工作的考评机制[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

[5]王维雅.论中职学校专职班主任制[J].西部素质教育,2017(7)

【作者简介】韦松吟,管理学硕士,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等师范学校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职业压力中职学校
高校医院护士的职业压力及调适对策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分析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社区不同护龄护士职业压力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