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及可持续发展文献综述
2019-06-20李莉莉
摘 要: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的研究阶段与内容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经历了三个阶段,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萌芽阶段、理论研讨阶段、转型及可持续发展研究阶段。研究表明,要建立良好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体系,有必要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并不断的引入新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经济转型 可持续发展 煤炭产业
资源型城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后备基地,我国共有资源型城市262个,处于发展阶段的有31个,高速发展阶段的有141个,衰退阶段的有67个,转型再生阶段的有23个,其中煤炭资源型城市占近50%。目前,以资源为基础的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诸多问题[1]。因此,处于转型阶段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型城市的问题亟待解决。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复杂且漫长的工程,国内外许多专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城市转型理论。在中国资源型城市中煤炭城市面临的挑战最为严峻,如何实现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摆脱对煤炭的依赖,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探讨。
一、国外研究综述
20世纪30年代,国外开始研究资源型城市。来自加拿大的著名经济史学家Harold Innis以单一城镇或者特定地区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利用社会学、心理学分析因素对资源型城市进行开创性研究。这些研究未能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设定具体目标[2]。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资源型城市进入了系统研究阶段。20世纪60年代与80年代之间,国外资源型城市出现衰退现象,许多学者集中研究工业或者多个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转型、生命周期等内容与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后,面对资源枯竭和单一产业结构的问题,为了保证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学者运用经济结构调整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从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结构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影响等方面做了一定研究。Burk研究了21世纪网络经济环境下的地方经济发展与资源控制的关系;学者们还探讨了21世纪城市化资源短缺和资源控制问题以及城市化的本质和可持续发展下的社会尺度[3]。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与文献大多在2000年以前发表。这是因为外国资源型城市较早的出现衰退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开始寻求转型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文献综述在此时间段大量涌现。转型比较成功的例子比较多,主要包括美国休斯敦、日本九州和德国鲁尔区等地区。这些地区主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制定产业政策和重新安排产业布局等等途径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以上的理论与案例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发展提供了借鉴。
二、国内文献研究
国内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的研究阶段看法不一,有的研究者认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有的学者则认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始于20世纪80年代。本文认为可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前,处于萌芽阶段。国内经济以重工业为主,资源是工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非常少。李文彦率先提出了资源型城市工业化综合发展的观点,从而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进入了开创性研究阶段[5]。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资源型城市转型处于研讨阶段。多次举行关于资源型城市发展相关问题的会议,通过产业结构特点、发展方向等问题的剖析,指出了产业结构多元化调整方向。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处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及可持续发展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许多资源型城市都面临“资源衰竭”危机,中国学者开始关注调整产业结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向。
樊杰[6]研究了中国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问题。他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将煤炭城市的产业结构划分为五种类型,每种类型代表不同工业综合化程度,并指出造成煤炭城市经济效益差的主要原因是其单一的产业结构。因为单一的产业结构将直接导致就业困难、自我积累能力弱和发展能力弱化等一系列问题。他認为有必要调整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总结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基本思路。2000年以后,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战略目标,很多学者与专家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出现了大量的著作,重点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
(一)资源型城市概念的界定
资源型城市形成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先矿后城”,即由于资源开采而出现的城市;另一种是“先城后矿”,即资源开发前就已经存在的城市。对于资源型城市的界定,学者们有不同的定义,主要是以下几种:第一种将资源型城市定义为:依托自然资源的开采与后期的处理作为主导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种将资源型城市定义为:依托自然资源的开采与加工为主,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城市[7]。许多学者主要研究第二种资源型城市,因此,这方面的文章著作比较多。
(二)资源型城市问题分析方法
解决资源型城市问题所使用的理论有很多,主要运用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自然资源的开采具有周期性,必然经过开采-生产-衰退-枯竭的过程。因此,结合生命周期性理论,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调整思路,促使产业转型、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的使用是一个初步利用—快速使用—逐渐枯竭的过程,煤炭资源型城市各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煤炭的可耗竭性。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会经历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再生期,因此,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未来的发展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
(三)资源型城市转型方式
许多学者基于资源型城市转型有不同的看法,本文根据产业特点总结出3种资源型城市转型方式:(1)产业链延伸方式,即对资源进行升级,不断发展上下游产业,在纵向和横向上发展产业链,增加产业价值,使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2)产业替代方式,即其他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寻找新型产业代替原产业。(3)产业整合方式,即让产业链延伸与产业替代两者相结合,通过对产业的调整、优化使其相互作用,提高整个产业的工作效率,最终提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探究
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世界性难题,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国外关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已经基本完成,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已逐渐转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正处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阶段,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在转型期间,着手研究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弯路,使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樊杰通过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对策,与此同时与其他学者一起提出了资源型城市发育规律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赵天石认为,通过讨论煤炭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环境与生态问题,提出煤炭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建议[8]。丁磊等人从政府、各地区角度出发,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措施。
关于中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探讨较匮乏,需要更多的学者运用以往成熟的理论结合我国各种资源型城市的具体情况,不断的去探索适合我国自有的发展状况的创新理论。
(五)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方法
在基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中,定性分析很多,定量分析很少。定量研究中多数以建立模型为主,目前很多学者尝试着运用生态足迹法、“SWOT”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1.生态足迹法:生态足迹法可以定量分析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足迹法侧重城市发展与生态可持续性,用来衡量城市发展对资源的依赖与利用程度,以定量了解经济转型方式的可持续性。
2.“SWOT”分析法:即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威胁(T),建立相关模型,研究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未来发展的目标,分析产业发展的可行性,讨论产业转型所遇到的挑战与机遇。
3.数据包络分析法:即从纵向和横向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研究,纵向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分析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根据每年的数据分析发展较好与不好的原因,为以后的发展提供方向;横向则可以与其他转型成功的资源型城市做对比,找出不足并借鉴成功的经验[9]。
三、总结
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涉及政治、经济、人口、社会、文化等方面,国内外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总结了国内外的文献综述,重点讲述了国内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内容,2013年,中国制定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将面临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未来将有141个成熟型资源城市将面临着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对于具体城市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制定相关的转型研究方向与方案,在制定相关的研究方向的同时,要不断完善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有必要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不断创新与发现新的转型模型与模式,使我国乃至全世界的资源型城市得到可持續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R].2013.
[2]InnisH.A.Problems of staple production in Canada.Toronto[D].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2003.
[3]Burk. Paul.Lifeafter0il.TexasMonthiyv.1996.
[4]韩术合,张寿庭,裴秋明.资源型城市转型及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6(01).
[5]李文彦.矿产资源条件对形成地区工业体系与工业基地特点的作用[A].中国地理学会,1978.
[6]田明,樊杰,孙威.我国煤炭城市转型发展研究[J].矿冶,2004(01).
[7]刘吕红.资源型城市概念的历史考察及意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
[8]赵天石.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
[9]曹继萍.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9.
(李莉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