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变革促进生态文明的机理和路径研究
2019-06-19俞海山
俞海山
[摘|菀猐统计表明,无论对于是环境污染还是资源耗竭,消费均在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建设生态文明,仅仅依靠生产领域的变革是不够的,消费领域必须作相应变革。应当使生态消费成为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石,努力减少一次性消费等消费行为;应当以适度消费支撑生态文明,抑制消费主义漫延,并大力增加精神消费;应当以分享消费推动生态文明,反对独占性消费和闲置性消费。
[关键词]生态消费;适度消费;分享消费;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 F20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4479(2019)03-0107-06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仅仅依靠生产领域的变革是不够的,更需要消费领域进行相应变革,这是由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决定的。从世界范围看,无论是资源耗竭、水污染、空气污染还是沙漠化、海洋污染、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直接原因是由生产和消费共同导致,而追根溯源是由消费引发。早在1992年,联合国《21世纪议程》就明确提出“全球性环境不断退化的主要原因是非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并号召各国“促进减少环境压力和符合人类基本需要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加强了解消费的作用和如何形成更可持续的消费方式”。[1](p16)从中国角度看,庞大的人口数量、不断提升的消费水平,再加上不适当的消费方式,導致空气、水、土壤等污染严重,导致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消耗速度加剧,使得当今中国不少地方“绿水”不见,“青山”不再。因此,促进生态文明,既需要生产领域的变革,也需要消费领域的变革。本文试图寻找消费领域促进生态文明的机理、路径,以及推进消费领域变革的主要策略。
一、生态消费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石
对于生态消费或绿色消费概念,尽管不同学者有不同定义,但核心内容是一致的,即是指购买和消费那些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危害较少甚至没有危害的产品和服务。生态消费或绿色消费的对象包括绿色汽车、绿色家电、绿色食品、绿色家居、绿色服装等等。消费这些绿色商品时,或者是消费过程中耗能低、环境危害小,或者是消费过程结束、物品回归自然后对环境少害甚至无害,因此,生态消费本质上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模式。
生态消费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是由消费的自然特性所决定的。消费是人的消费,而人既具有社会特性又具有自然特性,人的这种双重特性使得消费既是一种社会性行为,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自然性行为,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自然性上说,消费“两头”连接自然:一切消费品源于自然,即马克思所说的:任何商品中总“有一种不借人力而天然存在的物质基质”[2](p56);消费结束后,一切消费品无论以哪种形态存在,最后又回归到自然——这就是能量守恒、这就是物质不灭。因此,消费者的不当行为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危害——虽然单个人的消费行为对生态环境影响极小,但中国14亿、全球70亿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累积起来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在中国,历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生活水消费引起的污染例如COD(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从1999年开始就超过生产引起的排放量,成了主要污染源。1999年,生活消费的COD排放量为697.2万吨,工业中COD排放量为691.7万吨,此后工业的COD排放量日益下降,而生活消费的COD排放量却日益增加。类似地,美国的家庭碳排放量约占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3%,比美国工业的碳排放量(占27%)还多。[3](p314)反之,生态消费对于生态环境就具有保护作用,生态消费不仅能减缓人类的消费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人类的消费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甚至能使自然界逐渐修复已经被人类破坏的生态环境——这就是生态消费促进生态文明的机理。
生态消费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的消费过程中,而且,生态消费还会倒逼生产和营销环节,形成生态化的生产和营销方式,从而在全社会形成生态化的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组成的经济链,即生态经济产业链。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上说,消费能促进生产发展、经济增长,但生态消费的特点使得生态消费不仅仅能促进经济增长,还能通过生态产业的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节约,即能最大程度上减少消费对自然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见,生态消费不仅具有经济价值、产业价值,还具有环境价值,因而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
为实现生态消费,消费者首先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建设生态文化。人的生命源于自然,是自然演化的产物,因此,没有自然就没有人。马克思指出:“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4](p95)实际上,中国古代强调“天人合一”,印度古代强调“梵我同一,梵即我,我即梵”[5](p15),均表明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化具有深远和广泛的文化历史渊源;孔子强调“钓而不网,弋不射宿”[6],曾子提倡“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7]都表明中国自古就有良好的生态消费文化。作为当代公民,理应继承和发展古代优秀的生态文化,使尊重自然、重视生态、善待环境的理念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文明意识,并转化为每个当代公民的自觉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8]这既是对生产者管理者的要求,也是对每一个消费者的要求。
要实现生态消费,最终需要落实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中。当前,消费者特别需要注重以下方面:(1)努力减少一次性消费。当今社会充斥着一次性物品,小到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纸杯、一次性拖鞋,大到一次性相机、一次性服装。一次性消费方式,虽然因其具有方便、卫生等特性因而有其存在的一定理由,在特定的场合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然而,总体上看,因为一次性消费方式“用了即扔”的特性,往往加剧资源消耗,或者危害生态环境,因而一次性消费方式应当逐渐缩小使用范围甚至逐渐被抛弃。(2)尽量减少网购消费。网购虽然给消费者带来极大方便和满足,使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消费的乐趣和便利,因而快递业务迅猛发展。①然而,因网购而大量增加的包装物、填充物包括纸箱、胶带、空气囊、泡沫垫甚至冰袋等等——包装的重量或体积往往是商品本身重量或体积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基本上被网购者一扔了之。这些包装物、填充物最后无论是否形成“原料生产——使用——回收”的资源循环,都会给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3)避免“伪生态消费”。生态消费不是消费生态环境,现实中不少号称“生态旅游”等生态消费,其本质上是对生态环境的消费,其消费的结果并不能保护生态环境反而恰恰是危害生态环境,因而不是真正的生态消费。例如,在高山、冰川等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虽然被不少人称为“生态旅游”,但实际上,这种旅游恰恰会对当地的植被、物种、水域乃至空气等构成威胁或造成破坏,因此,这是一种“伪生态消费”。
二、适度消费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上看,在人类社会的很长历史时期内,由于人口规模和技术水平等限制,人类的经济活动规模相对于自然界承载能力来说一直较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就不存在稀缺性问题。然而,地球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是一定量的,因此,随着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导致经济规模的扩大必然会日益逼近地球承载力的极限甚至可能超越极限。著名生态学家赫尔曼·E·戴利((Herman E. Daly)指出:“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问题已明确显示出宏观经济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警示性的水位装载线。”[9](p82)这表明,稀缺性的内容发生了重要的历史性转变,即从人类社会早期的人造资本的稀缺性转向了当前的自然资本的稀缺性。于是,经济学研究在传统的最优配置问题基础上新产生了最优规模问题,即适度经济规模问题。展开来说,考虑到地球的承载能力,生产并非越多越好,这里存在一个适度生产问题;与适度生产相应,消费也并非越多越好,存在一个适度消费问题。
适度消费要求消费应当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作为出发点,消费量不超过人自身生理上的承载力或自然的承载力。衡量消费是否适度存在两个维度,一是从消费者个体角度上说,消费不能超过消费者个体生理上的承载力。例如,那种过度饮食、暴饮暴食导致肥胖,实际上就是表明消费超过了消费者个体生理上的承载力。二是从消费者整体角度上说,消费不能超过自然界整体的承载力。事实上,可能存在这样一种情形,即使消费者个体消费是适度的,但由于消费者(即“人口”)总量众多,有可能使人类整体的消费超过自然界整体的承载力。无论是超过消费者个体生理上的承载力还是超过自然界整体的承载力,均属于过度消费。反之,依靠适度消费并传导形成适度生产,不仅不会突破消费者自身的承载能力,而且也不会突破自然界整体的承载能力——这就是适度消费促进生态文明的机理。
当今世界,提倡和加强适度消费已十分迫切。因为人类巨大的生产能力为过度消费提供了条件,由于技术进步,当今人类的生产能力可以指数形式扩大——可以说,当今世界,只要消费者有消费需求,生产者就能凭借技术条件(即使暂时缺少技术条件,人类也能通过研发而创造出相应的技术条件)生产相应的产品或提供相应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一切需求。但其结果,也使得生产和消费可能突破自然所能容纳的极限,即突破自然承载力。“市场中看不见的手能对(资源)配置产生良好的效果,但却无法限制宏观经济的规模。”[11](p84)现在看来,通过适度消费是限制宏观经济规模、实现适度经济规模的重要路径,因而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无论从整个世界角度看还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角度看,消费总量=单个人的消费量·人口总量,或者说适度消费=单个人的适度消费·适度人口总量。由此可见,过度消费或者是因为单个人的消费过度而导致,或者是因为人口总量过度而导致,或者是上述两方面因素双重过度而导致。在中国当前,尽管对中国适度人口究竟应该是多少数量存在争议,但当前中国人口已超过适度人口数量,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②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即使按照现行人口政策,中国在未来20年左右的时间内人口数量仍将继续增长,因此,我国控制消费总量、实现适度消费的关键就在于控制单个人的消费量,防止单个人的消费量过度。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从2000年到2015年,中国平均每人生活消费能源由132.0上升到365.4千克标准煤(参阅表1),增长1.77倍;与此同时,中国生活能源消费总量由16695上升到50099万吨标准煤,增长2.05倍,这表明,人均消费能源增长是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加的决定性因素。
要实现适度消费,必须抑制消费主义的漫延。消费主义是一种通过片面追求消费来获得欲望满足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其重要特征是注重追求物质消费、符号消费、过度消费。消费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但已经广泛传播并为世界许多国家的人们广泛接受乃至狂热追求,以至于圣诞节等各种宗教节日逐渐演化为购物节、消费节,这是一个“血拼”的时代——不少人沉溺于“我消费我快乐”的幻象之中,结果,购买了超过自身真实需要的物品,甚至购买了许多并不真正需要的物品,从而形成了鲍曼(Zygmunt Bauman)所称的“消费主义综合症”。③当今中国社会,消费主义日益盛行,不少人对炫耀性的符号消费趋之若鹜、成为时尚,广告中“帝王般的享受”广而告之、大行其道,暴发户式的挥霍性消费时常出现甚至被人推崇。在中国,无论是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还是五一节、三八节、“双11节”、“双12节”等现代节日,各种节日均逐渐演变为以“购物”、“吃喝”、“玩乐”为核心的消费节。但我们必须明白,如果消费主义不加以抑制,就可能突破消费者生理上的承载力和自然界的承载力,必然结果就是毁坏自然,不但经济的繁荣不可持续,并且可能最终毁灭人类自己。两河流域、印加文明、丝绸之路等世界局部地区,历史上曾经是水草肥美、人口密集、经济繁华之地,但由于人口在短时期内暴增、生态毁坏,最终导致文明的衰落甚至突然中断,这证明了上述观点。
为抑制消费主义,实现适度消费,一方面,每一个消费者应当自觉地控制物质消费,自觉地减少符号消费,自觉地杜绝过度消费。快乐是欲望的满足程度,即快乐=获得/欲望。据此,增加快乐要么是增加“获得”,要么是控制“欲望”。在現实中,由于消费攀比心理的作用,人们增进快乐的途径往往是努力增加“获得”,而不是控制“欲望”,消费主义由此形成和漫延。根据快乐=获得/欲望这一公式,消费者在不增加获得的同时要能增加快乐,唯有控制和降低自己的欲望。因此,要抑制消费主义,消费者就必须抑制自己的欲望。另一方面,在抑制消费主义漫延、控制物质消费增长的同时,还必须大力增加精神消费。人尽管具有自然性,但人的本质是社会性,而这种社会性只有通过精神消费、通过社会交往的途径来实现。与物质消费相比,精神消费不仅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消耗较少、危害较少,能得到自然界的支撑;而且,更能促进人类道德文明、精神境界、人文修养的提升,使人的社会性本质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可见,适度消费,一方面通过控制物质消费的膨胀,为生态文明提供可持续的生态支撑;另一方面依托不断增大的精神消费,为生态文明提供精神支撑。
三、分享消费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推力
早在1978年,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Joe L. Spaeth)就提出了分享经济的概念,但直到近年,分享经济才从单纯的概念变成了现实的生活。分享经济通常是指围绕一个技术平台,促进商品、资产和服务在不同个体和集合间的交换。分享经济使得许多人可同时分享时间、空间、物品等资源,提高了闲置资源的使用效率,使拥有者获得了额外收入,使消费者获得了便利和优惠,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大的市场价值,因此,分享经济的重要特征是对闲置资源的社会化再利用。[10](pXXIII)分享经济的上述特性和优势,使得分享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根据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发布的《2018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49205亿元,比上年增长高达47.2%,预期未来仍将保持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长。[11]
分享消费(也可称为协作消费、协同消费、共享消费)则是分享经济的一种形式、一个环节,马科斯·费尔逊、琼·斯潘思在1978年发表的一篇论文“社区结构与协同消费:一种日常活动的方法”中首先提出协同消费(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概念。现代意义上的分享消费是指消费者并不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借助线上线下的社区(群)等平台和工具进行“连接”,以分享、交换、交易和租赁等方式共同使用某一物品与服务的消费方式。美国《时代》周刊2011年把协作消费列为“十大改变世界的创意”之一。目前,分享消费已体现在衣食住行用的各个方面并迅速发展,例如:在旅行住宿及办公室分享等领域,Airbnb(空中食宿)、住百家、小猪短租等平台迅速发展;在交通出行领域,Uber(优步)、滴滴出行、顺风车、拼车等等是分享消费的典型代表。分享消费的意义是,在成本(包括经济成本和生态成本)一定的情况下能让尽可能多的消费者获得效用,或者说是在消费者效用一定的情况下能减少经济的、物质的消耗,从而起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作用——这就是分享消费推动生态文明的机理。
分享消费的迅速发展具有丰厚的现实土壤。一方面,从技术角度看,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迅速普及,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实现了最广泛、最便捷的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连接,让供需双方的信息实时、精准、高效、低成本匹配成为可能;特别是各种第三方平台解决了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这不仅为分享消费提供了技术支撑,而且也降低了消费者进行分享消费的成本。另一方面,从消费理念角度看,年轻一代的消费观念已经逐渐从拥有物品“所有权”向拥有“使用权”转变,再加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使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以“租赁”和“付费使用”为表现方式、以使用权的获得为目标的分享消费。可以预见,未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再加上人口的代際轮替和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分享消费作为新型消费方式必然会有更大发展空间,会在很大程度上逐步取代原有消费方式。
分享消费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推动力量。分享消费不仅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更是代表着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能节约资源消耗、减少环境危害,因而直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例如,众多城市在行车高峰期,经常是一辆私家车只乘坐了一两个人,闲置了3~4个座位,通过分享消费(例如顺风车等拼车)把这些闲置座位分享给有需求的人,而不必再增加新的道路、汽车、汽油等自然资源,而且也不会增加废气、噪声等污染,甚至也不必增加交通警察等人力资源。拼车消费、公共自行车、空屋出租和互换互住……,分享消费形式众多,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分享消费,其共性都是利用了多余资源、闲置资源,本质上都是使用更少的资源满足了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产生正外部性。这种正外部性也为政府对分享消费进行政策支持(例如补贴、减税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即通过政策促进正外部性内部化。
为促进分享消费,特别需要反对独占性消费、闲置性消费。由于单个人或单个家庭的消费能力有限,因此对于许多物品拥有者来说,独占性消费往往意味着闲置性消费。例如,消费者拥有过大的房子、过大的车子、购而不用的衣物等等,其实质就是资源闲置。闲置性消费的本质是浪费。浪费不是一种正常的消费,尽管浪费也会在一段时间内、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但它毕竟是对经济收入的无效支出,是对自然资源的无效投入,是对生态环境的无谓损害,而且,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而始终应当坚决反对。有的人把商品购买称之为消费,其实不是。我们必须明白,商品购买只是消费的前置性环节,还不是真正的消费,商品只有被消费者吃了、穿了、住了、用了、读了、看了、玩了,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消费。由此类推,只有把闲置的物品、多余的物品与他人分享了,才真正实现了消费。
分享消费作为新生事物,当前迫切需要加强研究,加强政策支持甚至配套设施建设。例如在美国一些城市,只有乘客在3人或3人以上的小轿车才有资格在划有菱形标志(◇)的专用快速车道上行驶,以鼓励搭车、分享私家车。在中国,为促进分享消费,当前值得研究的问题和支持的政策例如,如何保障分享消费中的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和物品安全)以减少风险?如何使税收、金融等政策与分享消费匹配?如何真正建立和发挥分享消费中的信用机制等等?如何对分享消费进行政策支持?只有解决上述问题,才能把分享消费中的生产、销售、消费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形成分享消费的产业链,形成分享消费发展的良好环境。
结语:上述消费领域变革的几个方面中,生态消费着眼于消费结构,适度消费着眼于消费规模,分享消费着眼于消费方式。而消费结构、消费规模、消费方式是消费模式的主要构成内容,因此,为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消费模式,必须让生态消费、适度消费、分享消费成为我国消费“新常态”。
[ 注 释 ]
① 2006年全国快递业务量仅10.6亿件,但“十三五”以来达到每年100亿件的增幅,2018年突破500亿件。年网络零售额已近6.9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超过19%。资料来源:国家邮政局: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大关_中证网http://www.cs.com.cn/cj/hyzx/201812/t20181228_5909771 .html
② 对于中国的适度人口数量,有不少学者进行了估量,比较典型的例如孙本文先生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中国的适度人口为6.5~7亿;宋健从粮食资源角度提出,中国的适度人口应当为6~7亿。尽管不同学者关于中国适度人口数值有差异,但均没有超过10亿,因此,我国当今14亿人口显然是超过了适度人口值。
③ “消费主义综合征的一切就是速度、过度及废弃”——林晓珊:流动时代的消费主义综合征,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年06月07日,http://sky.cssn.cn/shx/201706/t20170607_3542196.shtml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21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世界银行.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R].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 汉斯·约阿西姆·施杜里希.世界哲学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6] 《論语·述而》
[7] 《礼记·祭仪》
[8] 新华网评: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D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6-03/15/c_1118329993 .htm
[9] 赫尔曼·E·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10]马化腾.分享经济:供给侧改革的新经济方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11]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数据分析及2018年发展趋势分析[DB/OL]-中商情报网,http://www.askci.com/news/chanye/20180302/085520118896.shtml
责任编辑:钱亚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