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内核与实践路向

2019-06-19王林兵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心习近平思想

王林兵

[摘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活力既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遵循,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源于对中国共产党近70年执政经验的凝练与升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核心内容上凸显了“人民至上”的鲜明政治立场,要求我们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坚持人民性思维,坚定人民立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民为中心相统一;坚持公平正义的利益分配,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伟大变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

[中图分类号] B03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4479(2019)03-0020-08

十八大以來,以人民为中心逐步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意识升华为发展思想,在十九大上又被明确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奠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实践体系。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战略部署、内政外交、全球治理的各方面,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特色、国家责任和世界担当。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近70年的执政经验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提出提供了立论依据和理论活力。也正因此,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核心内容上凸显出鲜明的“人民至上”政治立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与变革指明了实践方向。

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筑基培元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旧哲学的历史观时指出:“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1](p118)“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2](p158)社会历史不是某种抽象精神或抽象的“类”塑造而成的,而是由无数现实的人类个体在追求自己目的的过程中创造的。“现实的人”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也是一切社会历史的源头。作为社会历史源头的“现实的人”,并不彼此孤立地从事生活生产,而是在相互交织、渗透的社会中展开劳动实践。随着这种实践的发展,“现实的人”逐步创造出与生产活动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2](p151)因此,当从哲学领域进入社会领域时,“现实的人”即为社会化的人,既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也是社会与国家结构最根本的缔造者。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p39)因此,当从社会领域转换到政治领域时,“现实的人”即为无产阶级及其代表的广大劳动大众,承载着解放人类的历史责任,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可靠力量。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语境下,“人民”既是“现实的人”,也是社会化的人,更是无产阶级政党所代表的广大劳动大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4]这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关于人民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发展、缔造与变革社会和国家、推动无产阶级实现人类解放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理论的中国化表达。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内在地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坚定人民立场,坚持以人为本、以劳动者为本,这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实践遵循。

(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聚力铸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饱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内蕴。商周时期,一些先贤开始突破“尊天敬地”思想的藩篱,思考“天”“民”之辩,指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认为天意与民意具有内在一致性,既要敬天,也要重民。春秋战国时期,人民的力量和地位被儒家先贤所重视,指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发展出敬民、爱民、利民等民本思想,主张为政治邦要广施仁政,“膏泽下于民”,“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到了汉唐时期,安民、富民等思想主张在统治阶级治邦理朝的实践中凸显出来。如唐太宗认识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遂以“王道仁政,安人理国”的理念广施安民、富民之策,造就了“贞观盛世”。到了宋元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获得了突破性发展,出现了“政为民而立”的主张,即“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从重天轻民发展到敬民利民,进而又实现了治国为民的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价值取向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辩证取舍、继承积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多次引用“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等经典名句,无一不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而“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人民有信心,国家才有未来,国家才有力量”,“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等经典论断无一不是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创新性发展的成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提出,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涵养,使其更具鲜明的重民、敬民、爱民、利民、安民、富民、为民的文化底色和时代内涵。

(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铺石拓路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经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昭示人民是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和执政之基。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人民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和执政的根本性问题,以宪法的形式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定为党的宗旨,将“群众路线”确定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把人民置于党和国家政治工作的中心位置。邓小平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共产党站在人民立场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并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评判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将人民置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位置。江泽民时期,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的高度,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把人民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胡锦涛时期,中国共产党科学把握发展规律,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全力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将人民作为发展之根本,将人民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之目标。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工作路线、执政理念、发展目标充分展现出其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特色,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历史经验和实践遵循。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将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和新发展理念之中,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6]在党的十九大上,党中央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将“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这充分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理念提升到了新的境界。

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基本向度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核心内容是:在政治立场上,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切实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在发展理念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之路;在发展实践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原则,深入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发展目标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核心内容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包含多维价值向度和实践向度,而人民主体至上、人民利益至上、人民实践至上、人民的全面发展至上作为基本向度始终贯穿其中。

(一)人民主体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根本坚持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认为,“历史是在由无数互相交错的单个意志力量相互冲突形成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的合力作用下产生的”[7](pp605~606)。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8](p1031)。因此,人民是历史合力的来源,是建构历史的主体。“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是社会发展、变革、进步的引导者、主导者、推动者和最终决定力量。”[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的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5],“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10](p25)。坚持人民立场,首要的是要坚持人民主体至上,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坚持,更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根本体现。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既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直接建构者,也是推动国家各个领域不断发展、变革的主导力量。坚持人民主体至上、人民权力至上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最根本的政治要求。坚持人民主体至上,才能将人民的经验上升为党的智慧,将人民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将人民权力集中为国家力量,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人民底色,发挥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提出,根本上是对人民主体至上政治立场的贯彻和坚持,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肯定人民首创精神、运用人民权力,使人民的国家真正为人民。

(二)人民实践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本质规定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将任何社会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根本力量。“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p320),而正是人民群众使用实践的力量“给历史规定了它的‘任务和它的‘业务”[1](p285)。马克思强调,“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p287)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源于劳动实践,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速度和强度,则取决于群众力量被组织起来的广度和深度。正如列宁指出:“无产者单枪匹马是无能为力的,无产阶级的百万大军才是万能的。”[11](p119)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力量,组织和调动人民的实践主动性,发挥出人民的首创精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依靠人民实践巩固人民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肩负着凝聚人民力量、引导人民力量、运用人民力量,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史重担,这就要求我们党要真正做到坚持人民实践至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10](p25)因此,要坚持人民实践至上,向人民群众学习,将人民实踐视为党的智慧之源,良策之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还要深入人民群众之中,扎根于人民实践,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充分凝聚群众力量。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12](p1162)

(三)人民利益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内核

人民创造历史的过程,本质上也是寻求利益、发展利益、扩大利益和共享利益的过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明确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13]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内在地肯定了人民的利益至上,并将其作为价值内核。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升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基本方略,是将人民的主体性与国家的人民性相结合,将人民的个体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相融通,统一于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具体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4](p22)无产阶级政党的利益本质上体现为人民的根本利益,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15],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和价值所在”[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心问题本质上反映出的是利益问题。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中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方略,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之路,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增进人民福祉。这充分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核心价值追求,把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精神贯穿于“以人民为中心”治国方略的各个环节。

(四)人民的全面发展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时代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三者统一于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这里的每个人指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是超越阶级、民族、国界的各个社会个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16](p150)。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宏观上指向全人类的解放,中观上指向一国民众物质、精神、文化等生活内容的丰富和满足,微观上指向每个个体的本质力量的独立自由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目标上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宏观指向相统一,在根基上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微观立足点相一致,在现实上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中观指向相契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时代的转换与矛盾的转化,使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成为时代对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在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本质上就是坚持人民的全面发展至上,将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奋斗目标,在顶层设计上提出“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在实践中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建设健康中国、推动文化繁荣、保障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等等,以时代的魄力和信心消除贫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实践的展开,都立足于满足人民对物质丰富、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生态和谐、社会稳定的需要,为人民自由地展示本质力量,全面地发展独立个性提供基础和环境,将人民的全面发展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

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路向

(一)主体之维:坚持人民性思维,巩固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

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在发展实践中坚持集政治性、实践性与开拓性于一体的人民主体性。这种人民主体性的巩固与发展,关键在于党从思想作风、组织工作、治国理政等方面坚守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在党的思想作风上,利用进步的主流政治意识与落后腐朽的虚无主义政治思潮作斗争。虚无主义政治思潮从根本上否定人民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性作用,轻视人民开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能力,鼓吹个人主义和权力至上,追求物本位和官本位。从思想领域看,虚无主义政治思潮的渗透,是一些官僚主义作风的国家干部丧失人民立场的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坚持党管干部、从严治党。以底线思维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坚决同“四风问题”作斗争,提升党员和干部的宗旨意识、人民信仰、人民立场,通过弘扬革命精神以肯定人民的历史作用,倡导社会主义建设精神以崇尚人民的开拓能力。在党的组织工作上,既要注重积极吸收追求政治进步的人民群众入党,壮大党的队伍,也要严肃入党程序,将真正具有公仆意识的先进分子发展为党员,夯实党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在党的群众工作上,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人民群众放在党心中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作为党制定政策的中心依据,把人民群众的现实诉求作为党一切工作的中心目标。

在党的治国理政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群众最迫切、最根本、最现实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着力点。在政策的制定上,将党的理想追求与人民的生活渴望相结合,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个人梦”相结合,使党和国家的政策符合人民的预期,让人民切实感受到人民当家作主的获得感、幸福感。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党的政策符不符合人民意愿、能不能实现人民的利益,应由人民群众来评判,将人民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治国理政成效的根本评判标准,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的政策始终为了人民、始终向着人民。人民的主体地位的实现,不仅要靠党在思想和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还要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性力量。通过“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多层次、多领域扩大人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依法行使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使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体现在社会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17],使党的治国理政凸显出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由人民共享的政治特色。

(二)发展之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民为中心相统一

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在地规定经济建设要以人民为中心。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暴露出了资本优先于人的发展所造成的系列问题[18],如贫富分化差距拉大、劳资矛盾突出、环境污染威胁人民健康等,直接抑制了人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生产力落后的问题得以解决,但生产力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与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凸显出来,这就要求经济发展要从“资本本位”转换到“人民本位”上,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民为中心统一起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两个向度,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标,“并不存在孰轻孰重、何者更重要的问题,二者具有本质的一致性”[19]。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经济,“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服务于人的发展的导向性和目的性,重点是要建立与以人民为中心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18]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创新性地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将资本为主的“生产要素驱动发展”转换为人民本位的“创新驱动发展”。新的发展理念,契合了人民对均衡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健康发展降低环境污染,开放发展提高人民参与,公平发展增强利益共享等发展愿望,使人民实践至上、利益至上得以更好的体现。在发展的顶层设计上,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位一体”战略部署,将人民对更加清明的政治、更加发展的经济、更加和谐的社会、更加繁荣的文化、更加优美的生态的诉求表达了出来。在新发展理念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位一体”战略部署等顶层设计的指导下,党中央进一步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宏观上,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完善制度保障体系,促进共创、共建、共享的发展模式。在中观上,党中央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质量,降低人民生产生活成本,为更好地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義积蓄了力量。在微观上,大力推进农村偏远、落后地区的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人民对发展成果的共享性。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开展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三权分置”的土地改革等,既保证了农村人民群众对土地资源的自主支配权,也增强了农村经济的活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弥补了短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来发展经济,将人民利益的实现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才能充分激活人民群众实践的主体性力量,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力,而这反过来又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力的活力,促使生产力朝着平衡、充分的方向发展。

(三)分配之维:坚持民生导向,以公平正义理念推进共同富裕

利益问题是人民生活的根本性问题,利益分配则是关涉国家与人民关系的重大问题,正所谓“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人民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要求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利益分配上以民生为导向,以共建共享为思路,以缩小收入差距为重点,以分配体制改革为保障,以消除贫困为突破口,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整体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分配格局的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抓民生也是抓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必须在利益分配上以解决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为导向,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在分配中补齐发展短板。

在利益分配的策略上,应以共建共享为基本思路。任何利益都不会凭空出现,而是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产生、发展、扩大、交汇而成。利益分配的前提必然是共同利益的建构。通过人人共建、区域共建将“蛋糕”做大,通过科学分配将“蛋糕”切好,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利。在共享利益的过程中,既不能盲目地搞平均主义,也不能有失公平随意分配,而要在兼顾多方利益的同时,实现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在利益分配侧重上,应以缩小收入差距为重点。分配制度不合理直接表现为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造成贫富分化的鸿沟。在以劳动为标尺的初次分配基础上,还应在二次分配时注重调节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利益。在利益分配的保障上,应以制度为约束,使利益分配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旧的分配制度需作出适应当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变革。在分配制度变革上,应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完善按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建立促进农村地区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健全边远贫困地区的津贴增长、转移支付机制;建立收入分配调控机制;完善收入分配相关法律法规等,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通过制度调节促进利益分配的公平正义。“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而更关键的是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突破口就在于攻坚脱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

(四)目标之维:推进“伟大变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时代目标是实现人民的全面发展,现实目标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三者相生相益,构成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旨归。现阶段,对人民群众而言,过上美好生活更具现实性、迫切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应该是以人民的真实利益为旨归,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旨归”[15]。“美好生活”不是一个玄奥的、抽象的概念,而是需要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推进“伟大变革”才能实现的。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此基础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开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变革”。推进“伟大变革”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贯彻“四个伟大”为途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以强国之力筑人民美好生活之梦。

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需要以伟大梦想为引领创造人民的美好生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内核。中国共产党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根本上必须以伟大梦想为引领,矢志不渝地以人民为中心开展“伟大变革”,引导人民将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个人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统一在具体的历史实践中。在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境遇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需要以伟大事业作旗帜指引党和人民共创美好生活的实践。道路问题是关乎国家兴亡、政党兴衰、人民福祉的首要问题。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将国家兴亡、政党兴衰、人民福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举全党全民之力共谋国家兴盛,举全国全党之力增进人民福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在党内一些干部理想信念弱化、人民立场动摇的挑战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需要以伟大工程為基石,牢固树立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建立一支纯洁的、先进的、永葆人民底色队伍,才能将以人民为中心贯彻进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奋斗目标。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条件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需要以伟大斗争作胆魄,不屈不挠地构筑人民的美好生活。“伟大变革”之路必定坎坷曲折,“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才能使中国共产党革命气魄不灭、革命精神不衰,从容应对挑战与风险,以更大的决心、勇气、气力化解阻力、解决矛盾,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6]  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3/20/c_1122566452.htm,2018-03-20.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  张富文.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基本向度[J].科学社会主义,2017,(2).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交出版社,2014.

[11]列宁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方正、张欣欣.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向度[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8,(2).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陈智.习近平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生成逻辑[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8,(2).

[16]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7]李应瑾.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几点思路[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3,(6).

[18]王政武、陈宇倩.经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理论基础、困境和路径导向[J].改革与战略,2017,(6).

[19]黄雯.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指导方针的一致性[J].经济纵横,2017,(12).

责任编辑:范瑞光

猜你喜欢

中心习近平思想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熔岩灯
磁悬浮初探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先定中心后搭配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标题党
站在世界中心感受 Thinkpad T400s
阿吾(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