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全面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探析

2019-06-19苗长胜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辩证思维从严治党意义

[摘 要]政治生态事关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新时代全面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具有重大意义,新时代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须辩证处理好“四大关系”,采用“四位一体”创新模式的构建路径。

[关键词]从严治党;政治生态建设;辩证思维;意义;路径

[中图分类号] D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4479(2019)03-0028-06

党内政治生态即从政环境,指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政治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形成的政治环境和状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1],决定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我们党九十多年奋斗历程充分表明,良好的政治生态是我们党保持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条件,是党应对各种风险考验、完成历史使命的政治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政治生态得到明显好转,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地位更加巩固。但是,不容小觑的是,有的地方、单位和重点领域的腐败和“四风”问题禁而不止、纠而不绝,严重污染了政治生态。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中,全面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意义重大,推动全面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刻不容缓。

一、全面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的重大意义

1.全面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坚持和贯彻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的本质要求

政治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第一位属性,政治建设是政党建设的本质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党建设思想虽未提出过“党内政治生活”概念,但他们始终把阶级性和先进性作为建党原则和核心内容,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强调服从权威与加强集中,促使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内形成一种良好政治环境。列宁也十分重视建立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强调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的组织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列宁认为必须要用严格的统一的革命纪律来保证党的组织队伍的统一,保证党的纲领和路线的彻底实行,推进形成比较良性的党内组织形式和政治生活状态。在中国革命、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建思想应用于中国实践,探索出一条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道路,创造性地发展了民主集中制思想,致力于把党建设成为领导中国革命事业的坚强核心,促进形成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活。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更加重视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1980年制定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提出“党内政治生活”概念,这是党的历史上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一个创举。邓小平同志指出,为实现党内民主生活的正常化,应该真正造成一个好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氛围。在邓小平党风廉政建设思想中,他始终把反腐败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把对政治生态的重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首次提出了“政治生态”概念,并将“政治生态”写入《党章》。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净化政治生态,“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良好政治生态的营造,要靠全党上下不懈努力”,“营造良好从政环境,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要持之以恒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肃整改查处存在的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2],“立‘明规矩、破‘潜规则,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政治生态不断改善”[3]等等。由此可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是我们坚持和贯彻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

2.全面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举措

政之兴废,在乎民心。我们党怎样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而长期执政?1945年7月毛泽东同志与黄炎培先生进行了关于“历史周期率”的“延安窑洞对话”,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到北平“进京赶考”的故事,都给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答案。历史反复告诫我们,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4],“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的执政地位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看到,国际形势风云突变,党情和国情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也更加复杂。越是形势复杂、挑战严峻,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积极应对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积极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態,“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6],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巩固提升党的执政地位。

3.全面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历史使命的政治保障

历史反复证明,我们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人民的正确选择和共同心愿,归根到底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实践逻辑所决定的。正是有了党的坚强领导,中国人民才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中国发展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才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如何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中之重,关键中的关键,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四个全面”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政治保障。全面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面对挑战和风险给党治国理政带来的新考验,面对形势发展变化给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面对繁重而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只有全面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才能更好激发全党创造活力,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激励人民群众更加自觉地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完成所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和时代重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二、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正确处理“四大关系”

全面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必须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正确处理“四大关系”,促使政治生态由治污向清源、由净化向良好彻底好转。

1.正确处理“破潜规则”与“立明规矩”的辩证关系,既以“破”为先,正风反腐,又以“立”为要,构建长效机制。一是破“潜规则”。“潜规则”是政治毒瘤,损害社会公平正义,侵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为此,要聚焦招标采购“吃回扣”、工程审批“搞寻租”、人事安排“讲人情”、监管执法“走后门”、逢年过节“收节礼”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不断铲除“潜规则”蔓延的土壤。二是立“明规矩”。“明规矩”与“潜规则”是你死我活、水火不容的关系;“明规矩”一旦立起来、严起来,“潜规则”就会“见光死”、无市场。

2.正确处理“治标”与“治本”的辩证关系,既要突出重点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又要久久为功治本,建立长效机制。标本兼治是管党治党的一贯要求,加强政治生态建设,既要立足当下治标,继续加大正风反腐的力度,集中精力解决现阶段突出问题,不断以治标促进治本,也需要治本,要立足长远治本,健全制度机制,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被腐败和“四风”污染的政治生态的土壤。

3.正确处理“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辩证关系,既要防止“包办代替”,又要警惕“不务正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党组织及其负责人都是责任主体,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政治责任。纪委肩负着监督责任,承担的是政治职能,要坚守“监督的监督”定位,聚焦主业主责,深入推进“三转”,打造监督执纪问责“铁军”,敢于当“斗士”不当“绅士”,切实做到协助不包办、牵头不代替、到位不越位。

4.正确处理“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辩证关系,既要把党内监督摆在首位,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增强自我净化能力,保证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又要发动群众监督,自觉接受国家监察、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等党外监督,确保权力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巩固执政地位。要突出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强化同级之间的相互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构建立体式监督格局。

三、创新“四位一体”模式全面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

全面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是一个扶正祛邪、整体优化的系统工程。实践中,须从制度体系、权力运行、正风反腐、政治文化四个维度创新“四位一体”模式,全面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

1.以完善的制度体系引领政治生态。邓小平同志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7](P333)。由此可见,制度對于政治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规范、引领和促进作用。为此,在政治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完善制度体系,破除“潜规则”,构建长效机制,引领政治生态健康发展。第一,要注重制度建设的系统性。认真调研、剖析、查找破坏政治生态的体制机制问题、原因和制度漏洞,有针对性地建章立制。既完善实体性制度,又健全程序性制度;既注重基本制度,又注重实施办法;既明晰“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又明确“负面清单”,避免制度建设的缺位与滞后。同时,对现有制度进行彻底清理,对可行有效的要严格执行;不严谨有缺陷的,要修订完善;没有涵盖的,要尽快研究制定。还要着力解决制度间的不协调、不衔接、不一致的突出问题,搞好制度贯通,增强整体效能。第二,要注重制度建设的针对性。作为制度的设计者,要认真研判政治生态,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时提出制度建设预案,创新制度,超前防范。按照实用实效实际的原则,认真开展制度研制前的摸底调查,突出抓好腐败、“四风”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运行监控、党风政风建设等方面制度创新和完善,把政治生态建设过程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固化成制度。第三,要增强制度执行的刚性。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更可怕”。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落实制度的标准不能松、不能降,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切实维护制度的公平性、权威性、严肃性和公信力,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执纪问责力度,严肃查处那些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等破坏制度的行为,防“破窗效应”,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氛围。

2.以规范的权力运行营造政治生态。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政治生态的污染往往是在权力运行不规范过程中发生的。规范权力运行,防止腐败和“四风”问题,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对此,首先,要完善治权制度机制,着力打造权力“铁笼子”,防止“公权私用”。一是科学配置权力,形成结构优化、配置科学、程序严密、运行公开、廉洁高效的权力运行机制。科学分解一把手的权力,建立一把手不直管核心业务,重大决策末位表态的分权制约机制;推行“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权力运行模式,实行重大决策失误终身追究制;按照“权力结构制衡、不相容职务分离、内部牵制、责权利对等”原则,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做到权力可控、能控、在控。二是建立权力清单制度,科学厘定权力边界,明确党员干部哪些可以为、哪些必须为、哪些不能为。三是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把正气充盈的导向树起来。选人用人对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具有“风向标”作用。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20字好干部”标准,把干部政治上强不强、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成了多少事、干的事组织和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人用人的基本依据,切实树立“以改革发展论英雄、凭干事创业选任人”的用人导向,做到选一名干部立一面旗帜、树一个标杆;要改进干部推荐方式,完善提名机制,提高民主推荐质量,使隐性权力显性化、显性权力规范化,防止权力人格化;要改进干部考评方式,健全评价机制,规范组织考察,强化群众监督,防止考察失真失实,切实把最优秀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改进干部选任方式,完善问责追责机制,进一步加大干部推荐、考核及决策失误责任终身追究力度。其次,要构建立体式监督格局,把权力晒在阳光下。一是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同级监督太软的问题。进一步推动纪委监委双重领导体制落地生根,强化上级纪委监委对下级纪委监委的垂直领导,充分发挥派驻机构的“派”的权威性和“驻”的优势,坐实纪委监委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真正让监督“长牙”、法纪“带电”。二是创新运用巡视巡察“利剑”,着力解决上级监督太远的问题。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巡视巡察、纠正什么,紧盯“关键少数”和涉及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聚焦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深化网格式常规巡、精准式专项巡、快速式机动巡、“回头看”式督导巡、“点穴式”重点巡等常规形式,针对范围小、熟人多的地方、单位(部门)创新开展提级巡、交叉巡、联动巡、统配巡、点题巡等方式,增强巡视巡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实现震慑全覆盖。[8](P113)牢固树立“整改不落实,就是对党不忠诚”理念,坚决做好“后半篇文章”,切实防止政治生态被再次污染。三是建立完善“三大机制”,切实解决群众监督太难的问题。要建立完善便于群众监督的公开机制,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让广大群众在公开中监督,保证权力正确行使;要建立完善推进群众参与的决策机制,做到决策到哪里、群众就监督到哪里;要建立完善畅通群众诉求的表达机制,及时受理解决群众的投诉举报,及时高效处置违纪违法案件。[9]

3.以坚决的正风反腐净化政治生态。腐败和“四风”问題都是政治生态最致命的“污染源”、最大威胁,吞噬的是人民的信任信赖,消减的是党的执政地位,损害的是党和国家的事业。目前,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党内政治生态展现新现象。但是,有的地方、单位和重点领域被严重污染的政治生态,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加以净化优化。为此,第一,要铁腕反贪治腐。反腐败是一场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着力查处的重点对象,紧盯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依法查处职务违法犯罪,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持之以恒强化不敢腐的震慑,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10]要坚持精准惩治腐败,正确把握法纪关系,要分清法纪界限,既防止以纪律处分代替法律制裁,又防止以刑事处罚代替纪律处分,不断提高反腐败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第二,要重拳出击“四风”。要把刹住“四风”作为巩固党心民心的重要途径,坚决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亮剑,对“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新表现要时刻加以防范。特别是要精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严肃查处空泛表态、应景造势、敷衍塞责、出工不出力等典型问题,着力解决不敬畏、不在乎、喊口号、装样子等突出现象,对不担当不作为不负责的党员干部要严肃问责,持续形成强大震慑,让作风建设的警钟长鸣,奋力书写不负时代、不负党和人民重托的合格答卷。第三,要构建长效机制。深化标本兼治,以健全惩防体系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完善正风反腐的教育机制、预防机制、权力制约机制、监督机制、制度机制、惩戒机制、后评估机制,一体化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着力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

4.以健康的政治文化涵养政治生态。党内政治文化不仅对党内政治生活具有灵魂性引领作用,而且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净化党内政治生活,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必须培育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第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打牢党内政治文化的根基。马克思主义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根”和“魂”。要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政治属性,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法纪教育、廉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修好党性教育这门“心学”,坚定理想信念“主心骨”,把住政治路线“方向盘”,绷紧政治纪律“高压线”,念牢政治规矩“紧箍咒”,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搞两面派,不做两面人,以切实的表率作用引领政治生态建设,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维护良好的政治生态。第二,要整合优势文化资源,厚植党内政治文化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深刻指出:“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一是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文化基因,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思想来源。要不忘根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注重汲取其道德精髓和政治智慧,学习借鉴其中凝结的优秀精神追求和深层次道德准则,使党内政治文化更加契合民族心理结构,更具鲜明的民族特色。二是要大力发扬革命文化。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源头。要深入挖掘革命文化的精神特质和时代价值,继承党的红色基因,充分利用好红色资源,积极发扬好红色传统,激发党员干部砥砺奋进、守正创新的精神动力。三是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代表人类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党内政治文化活水源泉。为此,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党员干部坚守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素养,进一步筑牢党内政治文化之基,丰富和发展政治文化,不断培育良好的政治生态。四是坚持洋为中用,以开放的心态借鉴国外的人类政治文明特别是西方现代民主政治文明的合理成分和科学方法,不断充实和完善与现代民主政治相契合的党内政治文化,为我们党长期执政涵养良好的政治生态。

[参考文献]

[1]  包心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N].人民日报,2015-01-26(7).

[2]  李宣良,王逸涛.围绕实现强军目标推进军队院校改革创新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N].人民日报,2016-03-24(1).

[3]  习近平.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党内监督[J].中国纪检监察,2016,(02):4~5.

[4]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新华每日电讯,2018-01-06(1).

[5]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9-01-14(1).

[6]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建,2017,(11):15~34.

[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2003.

[8]  习近平.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

[9]  苗长胜,何培东.构建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6,(12):169~170.

[10]习近平.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取得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J].中国纪检监察,2019(2):4~6.

责任编辑:陈建娜

猜你喜欢

辩证思维从严治党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的贵州实践
唯物辩证思维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辩证思维的高中数学解题再认识
日本当代艺术家保科丰巳的创作路径探寻
民族复兴视域下科技创新环境培育与优化
漫话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