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师生家长素养提升

2019-06-19周清芳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课程资源提升

周清芳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幼儿园课程质量要得到提升,单靠幼儿园或教师本身难以奏效,导致无法满足新时代幼儿发展的需求。教师必须站在新的高度,充分整合、有效开发和利用家园优势教育资源,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协调发展,实现资源共生共建共享,不断促进师生、家长的素养发展。就如习总书记强调的:“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一样,如果家园协同开发教育资源,共建教育资源网络,共享优质资源,就能最大化发挥资源价值,优化幼儿园教育课程质量。因此,笔者借助课题研究,家园协同开发课程资源,探究课程资源开发,有效推进课程质量提升。

【关键词】课程资源;资源共享;提升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8-0245-02

开发课程资源是新时代教师专业化标准中的关键核心素养,为了提升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满足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求,我们携手家园社区,共同研发优势课程资源,精心收集筛选本土和现代信息技术等优势教育资源,盘活善用园内外一切优势的人员、物质、文化等资源,以儿童视角转换组合资源,创生构建幼儿喜爱的课程,不仅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发展,还不断增强教师研发课程资源意识,提升能力,与幼儿、家长共建共享共成长。

一、收集筛选,增强课程资源建库意识

为了有效收集课程资源,学校与家长更好地协同教育,充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家园协同教育资源,提升教师、家长、社区协同开发教育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了“家园协同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卷调查表”,调查表中包括社区木偶文化教育资源调查、家园早期阅读教育资源调查、家园体育教育资源的调查等,有针对性地全面深入地了解家园、社区中优势的教育资源等,教师根据自己课题研究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分析和筛选各种教育资源,并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并使用现代科技手段等,建立教育资源网络,进一步丰富和扩充了“家园教育资源信息库”。教师们通过使用电脑全面登录、记载各种资源的内容、数量、种类、质量、结构、功能等情况,统筹、盘活各类教育资源,教师只要直接点击所需要的资源项目,就可以立刻了解各种资源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查找和利用需要的资源,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便利條件。如教师根据资源的性质,从有形资源(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组织等)和无形资源(家长教育意识、家庭归属感、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互助的伦理规范等)不同类型进行分析、选择与利用。

通过“家园协同教育培植幼儿安全意识”的课题,从资源信息中,筛选了有利于培植幼儿安全意识的教育资源,其中包括幼儿的住房结构、家庭环境设施、家庭教育观念、家庭安全书籍、家长的特长等。“家园协同教育,培养早期阅读能力”的课题,从家庭人员的结构、知识水平、家长语言特长、家庭早期阅读教育环境、家长早期阅读教育意识等方面来筛选教育资源类型。在建构和分析家园社区网络资源,筛选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家长教育资源,挖掘教育资源的潜在价值。

二、盘活善用,提升课程资源利用价值

盘活家长教育资源是实现家园协同教育的必然选择。每位家长都有教育自己孩子的优势或强项,而且当代幼儿家长大多文化程度比较高,素质好,有参与幼儿园教育管理的主观意识。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为每位家长提供公平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园协同的主观能动作用,合理开发和利用家园有利的教育资源,同时也利用这些资源促进师生素养提升。如通过家园教育资源信息库中的资料,了解家长乐意参教的情况和参教资源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筛选,积极盘活家长的教育资源。

在开发家长优势资源时,教师要多关注经济普通家庭的家长,如一些朴实的工人、在家的妇女等,这些家长本身也有许多优势教育资源。如有当工人的家长利用自己的木工绝活,向幼儿展示了木匠精神,从而引导幼儿学习体验木工技能;而有的爷爷为幼儿展示了书法,并向幼儿介绍了写字的作用,写字的姿势和练书法的精神等,潜移默化地向幼儿传递一种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和中国书法文化的魅力;在酒店当服务员的家长通过现场操作餐桌摆台和折叠餐花的本领,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美术等有益经验,用一一对应、空间造型等尝试摆台,同时还懂得要尊重不同岗位的劳动者;而有的家长则利用自身的兴趣特长为幼儿表演了科学性的小魔术,激发了幼儿愉悦的心情,并从中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科学现象,家长优势资源不仅充实了幼儿园的课程,助推幼儿各种素养的发展,自身也在参与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提高了科学育儿水平。而教师则学会辩证分析和筛选家长资源,学会思考如何真正有效地将家长优势资源转化为能促进幼儿素养发展的课程活动,不仅能拓展幼儿学习空间,丰富幼儿信息和有益经验,更关键的是家长能从各自的优势向幼儿传递着一种潜在的精神和内涵,这种教育更为宝贵。

三、转换组合,探究课程资源创新研发

教师应有心、扎实、有效地协同家长一起开发周边的优势资源,并学会通过有效转换、组合、创新家园教育资源,就能犹如新鲜的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到幼儿园教育课程中,这些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能使幼儿开阔眼界,增强探究精神,学会思考,提升社会交往,获得社会认识,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发现家长身边有许多闽南文化教育资源,如泉州南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格调高雅,幼儿耳濡目染非常喜欢。但要学唱南音对幼儿来说还比较难,教师可借助家长的资源,或邀请南音演员入园,或组织幼儿走进南音剧团,从欣赏入手,感受家乡优秀文化,到体验探究,了解南音演奏乐器的名称和音色、用不同材料尝试制作表现南音特有的伴奏乐器、用肢体表现南音韵味,以及借助南音的压脚鼓、响盏等简单的乐器为木偶表演伴奏。一系列的活动,将南音文化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等进行了组合转换,创生了符合幼儿发展水平的“南音”主题课程活动,深受幼儿喜爱。教师还可与在电学方面有优势的家长,一起探究科学玩偶。在传统的木偶上,组合增加了声光电的特效,如木偶眼睛有灯泡会发光、借助杠杆方法让木偶变脸、在木偶的嘴里增加会发声的小机关,在家长的协同下,让木偶更有趣更神秘,不断激发幼儿学习探究的兴趣。

在家园协同开发教育资源的过程中,不仅是共生教育资源,共建资源网络,更是共享优质教育,教师提升了开发、盘活、转换、组合、创新资源的能力,优化了课程质量,还与家长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家长在参与幼儿园课程活动中,也获得了科学的育儿信息和方法。而最终的落脚点是推进幼儿综合素养的发展。资源共享,多方受益共赢。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课程资源提升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长三角加快实施交通运输信息共享示范工程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