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血清C1q、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2019-06-18邹鹏
邹鹏
(奉新县人民医院内科,江西 奉新 330700)
冠心病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污染的加剧,该病发病率和致死率逐年上升[1],且趋于年轻化,已成为我国心血管疾病头号杀手。故如何对CHD患者进行有效诊断和评估,从而实现早期预警和早期防治,对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2],冠心病其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hs-CRP能反映机体炎症反应严重程度,亦能直接参与粥样斑块的形成、进展与破裂过程,可作为CHD的独立预测因子。有文献报道[3],C1q是补体系统的保护因子,具有抑制炎性反应、激活级联反应,维持自身免疫耐受的作用,同时,该物质可促进自噬细胞功能增强,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目前,临床上鲜有关于C1q、hs-CRP与CHD的相关性报道,因此,本文对我院350例患者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因胸闷、胸痛为主诉入院的350例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150例)和研究组(200例)。纳入标准[4]:①入组前3个月未进行过手术或受到重大创伤者;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或慢性炎症性疾病者;②合并有瓣膜病、恶性肿瘤者;③近期有发热或急性感染者。其中,研究组男124例、女76例;年龄28~74岁,平均(52.01±5.91)岁。 对照组男 96例、女 54 例;年龄 25~79 岁,平均(53.76±6.84)岁。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采用桡动脉途径对右冠脉、左主干、回旋支以及前降支冠脉官腔进行造影,采用国际直径法评价冠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直径减少率≥50%则确诊为CHD。血管直径减少率=(狭窄处冠脉正常血管直径-狭窄处直径)/狭窄处冠脉正常血管直径×100%。
收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计算患者质量指数(BMI),测定血压及血清相关指标水平。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 5ml,放置 20min后 3000r/min离心5mim,分离血清,使用迈瑞BS-49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同时采用罗氏CobasE411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测定hs-CRP、C1q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HD与各独立危险因素间的关系,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及血清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性别、BMI、饮酒史、舒张压、TG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收缩压、hs-CRP、C1q、GLu、TC、HDL-C、LDL-C 等项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及血清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基线资料及血清指标水平比较(±s,%)
组别男性(例)年龄(岁)BMI(kg/m2)吸烟(例)饮酒(例)糖尿病(例)高血压(例)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hs-CRP(mg/L)C1q(mg/L)GLu(mmol/L)TG(mmol/L)TC(mmol/L)HDL-C(mmol/L)LDL-C(mmol/L)对照组(n=150) 研究组(n=200) t/χ2值 P值96(64.00)53.76±6.84 24.04±3.29 64(42.67)37(24.67)15(10.00)67(44.67)137.86±13.63 81.44±5.47 2.57±1.31 194.37±42.74 5.32±1.24 1.41±1.02 4.38±0.76 1.27±0.34 2.81±0.27 124(62.00)52.01±5.91 23.99±4.74 146(73.00)45(22.50)74(37.00)130(65.00)144.54±2.74 82.08±7.46 5.46±1.35 172.48±34.14 6.08±2.12 1.37±0.89 3.57±0.74 1.02±0.58 2.15±0.32 0.15 2.51 0.12 32.86 0.22 32.95 14.40 5.91 0.93 20.16 5.16 4.20 0.38 9.98 5.05 20.89 0.70 0.01 0.91 0.00 0.64 0.00 0.00 0.00 0.36 0.00 0.00 0.00 0.70 0.00 0.00 0.00
2.2 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 以CHD为因变量,上述多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hs-CRP、TC、LDL-C(OR、95%CI、P 值 分 别 是 :1.18,2.01-6.78,0.00;2.35,1.63 -3.25,0.00;1.27,0.84 -7.47,000;0.89,1.84-8.25,0.01)等指标与 CHD 呈正相关;C1q(OR=0.74,95%CI0.37-5.34,P=0.01)与 CHD 呈负相关,见表2。
表2 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
3 讨论
CHD为常见心血管疾病,基础病变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一旦硬化斑块破裂,可引起出血或血栓,从而导致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可对人们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威胁。该病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既往研究显示[5,6],年龄、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不良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均是诱发该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近期多项研究显示[7-9],血清中的补体C1q、hs-CRP水平与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以及斑块稳定性具有一定相关性。因此,要想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实现疾病的早期预警、早期治疗,寻找可预测CHD发病的敏感指标至关重要。
CRP是一种在人体肝脏内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10],在机体发生创伤、应激等情况时才会急剧升高,而正常人体内仅有较低的含量。CRP作为人体的异性炎性标志物,已被多项研究结果证实[11,12],该物质的表达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程具有密切关联。CRP与hs-CRP均表示同一种物质,不同之处仅在于hs-CRP所用的检测方法灵敏度更高,可测定血清中的低含量CRP。基于此,hs-CRP可反映低含量水平变化,轻微的水平增高对未来冠状动脉事件有一定预测性,CRP可反映较大幅度的水平变化,判定组织损伤或感染严重程度。hs-CRP在CHD的病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血管病变程度、斑块稳定性及预后有一定相关性。C1q作为补体系统经典激活途径的启动子,可参与多种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13]。C1q最开始是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原发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检测指标,近年来的临床研究[14,15]指出,该物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关。C1q可连接特异性免疫和固有免疫,促进巨噬细胞清除凋亡细胞、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从而维持自身免疫耐受,抑制炎性反应。
本研究对两组的基线资料以及血清指标水平进行比较,两组性别、BMI、饮酒史、舒张压、TG等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收缩压、hs-CRP、GLu等项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 C1q、TC、HDL-C、LDL-C 等项目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收缩压、hs-CRP、C1q、GLu、TC、HDL-C、LDL-C等因素均有诱发CHD的危险。对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糖尿病、hs-CRP、TC、LDL-C等因素与CHD呈正相关,C1q则呈负相关。其中,TC与LDL-C属血脂指标,其水平表达可受饮食、肥胖等因素的影响,特异性和敏感性不足,C1q与hs-CRP即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亦具备较高的敏感性,因此可作为评估CHD的敏感指标。综上所述,C1q与hs-CRP可参与CHD的发生与发展,其血清水平表达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具有检测快速、敏感度高的优点,可评估病情,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