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成熟血小板分数在提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作用

2019-06-18钟锦灶徐卫益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障碍性分析仪骨髓

钟锦灶,徐卫益

(1.平阳县人民医院,浙江 温州325400;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以髓系一系或多系造血细胞减少或发育异常,无效造血以及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风险增高为特点,具有高度异质性。其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血细胞减少相关症状,容易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相混淆[1]。迄今为止,MDS还存在定性难、诊断难、治疗难的三大“难”题。目前,联合细胞形态学、组织化学、分子遗传学(包括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免疫表型、细胞培养等多指标综合诊断是当今MDS诊断的主导思想,但多指标的检查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容易耽误患者的治疗。因此,一些常规实验室指标尝试应用于提示MDS和评价其预后,如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等[2-9]。

IPF%为外周血中未成熟血小板的分数,反映骨髓的PLT生成能力。未成熟血小板含有较多的RNA,能结合特异性的染料而产生特异性荧光,目前,Sysmex XN 1000血液分析仪PLT-F通道能测定IPF#和IPF%指标。该指标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已有应用报道[10],但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鉴别中的应用还未见报道。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选取2017年1月至3月来院门诊和住院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39例,男23例,女16例,中位年龄52岁,范围是23~84岁。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1例,男17例,女14例,中位年龄45岁,范围14~73岁。来院健康体检者65例,男31例,女34例,中位年龄41岁,范围21~75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均为初发患者,在留样前未做化疗、放疗、输血和其他刺激骨髓造血的治疗。对照组65名均来源于健康体检者,排除其他内外科疾病,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及影像学检查均无异常。

1.2 标本采集和检测 采集静脉血2ml于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管中(标本采集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知情同意),用Sysmex XN-1000血液分析仪低值血小板通道检测得到血常规各项指标,所有试验在2h内完成。

1.3 仪器和试剂 Sysmex XN-1000血液分析仪及其原装配套试剂。仪器用配套校准品按校准程序定期校准。每日用配套QC-check进行室内质控。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数据用(±s)表示,非正态分布数据用M(Pmin~Pmax)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用ROC曲线分析MCV、RDW和IPF在提示MDS中的能力。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DS组、AA组和对照组血常规指标 MDS组、AA 组两组间WBC、RBC、HGB、RDW 和 IPF 有明显差异,MCV无差异,其中,IPF值有显著差异,见表1。MDS组、AA组、对照组IPF值比较其中MDS组和AA组有显著差异,AA组与对照组无差异,见图1。

表1 MDS组、AA组各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及比较

图1 MDS组、AA组和对照组IPF值比较

2.2 MCV、RDW 和 IPF在提示 MDS中的能力ROC曲线分析 MCV、RDW 和 IPF分别为 95.9、14.0和13.2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6、0.893和0.7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95、0.772;0.864、0.859 和 0.523、0.967,见图 2。

3 讨论

图2 MDS组实验室指标ROC曲线图

临床上绝大多数的MDS患者表现为血细胞减少相关症状,除贫血外,病程中易发生感染和出血。MDS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综合征,各亚型在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预后等方面均有差异,在外周血红细胞形态改变上也表现不一,可呈正细胞正色素、大细胞正色素或红细胞巨幼样变等。而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表现为正常细胞均一性或大细胞性贫血。因此,当两者均表现为大细胞性贫血时鉴别较为困难。 本次试验中,WBC、RBC、HGB、RDW 和IPF在MDS和AA组患者间有明显差异,而MCV指标无明显差异(P=0.689),说明参与本次试验的AA组患者的红细胞体积更多趋向大红细胞。RDW指标在两组间有明显差异,MDS组明显高于AA组,主要可能与MDS存在病态造血导致红细胞大小不一致有关。当红细胞大小不一致非常显著或出现两群红细胞时,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时RDW指标往往无法计算得出,给该指标的常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随着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检测参数不断增加。IPF%值就是一个相对稳定且容易测得的常规指标,在MDS患者外周血中明显增高为13.2%(2.2~41.9),与Sugimori N等报道的8.80±8.09%比较接近[11]。可能与MDS患者往往存在细胞发育障碍或病态造血等因素有关。而AA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新生血小板极少,使得测得的IPF%值3.9(0.1-23.0)明显小于MDS组,给疾病的鉴别提供了可靠、有效的保证。有利于MDS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ROC曲线分析可知,RDW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该指标易受红细胞大小、形态变化的影响,有时无法计算,不能用于每位患者的分析。IPF%值有一般的敏感性和很好的特异性,能很好的提示MDS存在。陈悦丹等认为血小板数量与MDS病情和预后有关[5]。本次试验发现血小板数量与IPF%值没有很好的相关性,表现为有一些患者PLT正常,但IPF%明显增高,有一些患者PLT明显减少,但IPF%正常。鉴于此,我们认为是否IPF%更能客观、独立地反应病情和判断预后。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证实并很好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障碍性分析仪骨髓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赞美骨髓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JAK2V617F基因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任琢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