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公益创业教育面临的五大困惑

2019-06-17李文辉

卷宗 2019年15期
关键词:困惑

摘 要:当前我国的公益创业教育滞后于教育实践,特别是在教育实践理念认知、目标定位、对象选择、路径建构与评估设计五大方面正陷入困惑与迷茫。现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学界深入探讨。

关键词:公益创业;公益创业教育;困惑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众创引领下医药院校公益创业教育体系路径研究”系列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6SKGH235),项目主持人:李文辉

公益创业源于西方,又被翻译为“社会创业”、“社会创新”。与传统的创业模式不同,它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福祉为导向,采用商业化运营模式实现经济利益与公益事业的“双赢”的一种新型创业模式。作为一个外来词,公益创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且发展尚未成熟,在教育发展与实践中还存在诸多尚需破解的谜题。

1 理念认知:采用传统公益模式还是商业化运行

作为一种新的创业模式和新理念,在实践运作的10余年间公益创业一直遭遇我国公众的普遍质疑。一谈到公益,人们往往容易与“奉献”“无私”“无偿”“不求报酬”“做好事”等词联想在一起。一般人认为,公益就是出钱出力,公益就是捐钱捐物,公益就是做好事。传统认为,公益只能是无偿、免费的,不能获取经济利益,不能与盈利和商业性活动挂钩,否则,便会亵渎和扭曲公益精神之实质。尽管近年来公众对公益慈善的热情和投入度普遍高涨,但当前公益慈善领域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和负面报道更增加了公众对公益慈善活动的质疑和不信任。

从认知基础来看,公众普遍缺乏对公益创业的科学认识,理念出现偏差,认知基础薄弱,公益创业的社会认知基础薄弱;从社会基础来看,不少社会成员对公益创业产生种种质疑和不信任,社会成员缺乏对公益创业的普遍认同。受传统公益慈善理念和公益创业认知误差的公益创业会沦为打着旗号牟利的“伪公益”吗?商业运营的公益创业能走向成功吗?学界有必要澄清公益创业认知方面的困惑,为公益创业提高良好的舆论基础和生态环境。

2 目标定位:掌握创业知识技能还是培育企业家精神

教育目标是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回答的是“为什么教育”“教育是为了什么”的重大问题。它宛如一条红线始终贯穿于教育设计和实践的全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公益创业教育是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创业教育,它能带动和促进社会群体公益行为与公益精神的形成,是人类文明与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标志。

与一般性创业教育相比,公益创业教育的目标任务更具有多样性,既要致力于公益理论知识的学习灌输,又要掌握创新创业的技能与技巧,还需要培育社会责任感、奉献、感恩、冒险、坚忍不拔、团队合作等精神品质。面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重个人本位轻社会本位、重实用主义轻理性主义、重科学精神轻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公益创业教育究竟是以能力为本位还是以具备则会责任感的企业家精神培育为本位?公益创业的教育目标定位如果含混不清,始终在能力和企业家精神游离、摇摆不定,不仅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还会使公益创业教育偏离教育的初衷和本质。

3 对象选择:面向部分还是面向全体

公益创业教育的对象选择应面向少部分学生,还是全体学生,这是关系公益创业教育实施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对于公益创业的教育对象,学者有不同观点。2016年的中国青年公益创业报告显示, 19-25岁的青年为公益创业的主体。青年,作为未来公益创业的主要群体和主力。对此,有学者认为公益创业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教育,具有长期性和隐形性教育意义,不应当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应扩大其教育的普适性,应注重对每个学生进行公益理念和知识、能力技能和公益素养的培育。也有学者认为,公益创业教育是培养“少数公益家”的重要形式与依托,是“精英教育”,应针对和面向少数精英群体。有学者倡议在某些领域如教育、医疗行业领域公益创业大有可为,应当先行优先发展。还有学者认为公益创业并非适合所有年轻人,应稳步、协调推进。更有甚者,倡导公益创业教育在创业型或一流大学进行。那么,如果真是这样,占据中国高等教育大半江山的高职高专岂不是在公益创业的边缘化?

公益创业教育到底是以“少数创新人才”还是“全体学生”为教育对象,直接影响着公益创业教育的实施对象。时下,正是由于公益创业教育对象选择的困惑,部分高校在公益创业教育面前显得摇摆不定。特别是对于以能力和就业为导向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公益创业更显得“举步维艰”,仿佛是“多此一举”。此种以少数创新人才培育为对象的教育,会不会使创业教育蒙上了一层浓厚的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呢?学界可否追根溯源,从创业教育的原点与起点追随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使命进而得出公益创业的教育对象呢?

4 路径建构:另起炉灶还是与创业教育深度融合

作为创业教育的分支,公益创业开创了创业教育的新领域和新视角。作为一种新的创业形式,公益创业仍然在创业范围内,公益创业教育也仍然属于创业教育,当然跳不出创业的“圈子”和“踪影”。由此可见,将公益创业教育独立于创业教育之外的“另起炉灶”“另辟蹊径”实施路径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公益创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二者的核心和实质在于学生创新创造精神的培育,具有同质性和同一性。显然,公益创业教育的实施绝不是孤立的过程,那种将公益创业教育实施与创业教育完全割裂开来的做法明显是不符合教育宗旨和原理。

但公益创业又不同于一般的商业创业。不仅是运营模式的不同,初衷和理念也不同,创业目的也不同,价值导向和追求也不同。如果按照创业教育模式一味循规蹈矩又会使公益创业教育陷入在创业教育中原地打转和徘徊停滞不前的境地。问题在于,公益创业到底是应继续沿着创业所走过的路子和轨迹继续迈进或深度融合,或是另起炉灶?如果与创业教育高度融合,又该如何融合?如果另辟蹊径,或另起炉灶,又该如何实施推进?

5 评价设计:“物化”成果还是创新内驱力

如何对公益创业教育教学成效进行评价?大数据技术时代,如何改革创业教育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破除“高分低技能低素质”和“走过场”形式主义的评价考核方式?受创业教育成果的社会评价方式的影响,学校往往以創办了多少家企业公司、获得了多少产值利润、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了多大力量等指标作为评价公益创业教育成效的指标。这种简单的、有形的“物化”的评价方式使以奉献、回报、责任为使命的宗旨的公益创业蒙上了“竞争、功利”和“形式主义”的色彩和阴影,也容易使创业者产生压力和紧张焦虑情绪,这与公益创业教育的初衷和本意大相径庭,因为,公益创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是“立德”、“树人”、“育人”、而非“聚财”。那么,如何理性客观认识评价教育效果?是用有形的指标“物化”教育效果,还是用创新内驱力指标?用何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哪些要素?是沿用创业教育的评估方式还是另制定评估量化和考核办法?这是值得学界有待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唐亚阳.公益创业学概论[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21-58.

[2]胡鑫.什么是“Social entrepreneurship”(公益创业)[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06(2):23-27.

作者简介

李文辉,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研究。

猜你喜欢

困惑
三级跳远的三次教学与感悟
小学国学教育之我见
诸事结网,人如困兽
达赖的“困惑”与解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