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图书馆开展研学旅行服务的举措

2019-06-17沈文静

卷宗 2019年15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笔者

摘 要:近年来,研学旅行教育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图书馆作为中小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校园文化中心,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机构,有需要、有条件也有能力开展研学旅行服务。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小学图书馆开展研学旅行服务的意义和举措,希望能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图书馆;研学旅行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研学旅行教育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图书馆作为中小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校园文化中心,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机构,有条件也有需要开展研学旅行服务,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提倡知行合一。

1 中小学图书馆开展研学旅行服务的意义

1.1 响应时代的号召和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新时期的中小学图书馆,早已不再是只提供借还图书单一服务的边缘化机构,而是一个需要承担起教育教学、信息咨询、文化建设、课程开发、优化师资等多重任务的现代化多功能机构。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更是对新时期的中小学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开展研学旅行服务是一个中小学图书馆响应时代号召,实现自身转变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1.2 研学旅行服务本质上是一种阅读推广服务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学生跳出了传统的书本、课堂学习,在对青山绿水、人文古迹的实地走访和实体感受中,获得知识、学识、见識的增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升华。研学旅行这一形式与南京大学徐雁教授提倡的“大阅读”理念不谋而合。徐雁教授认为“阅读”包含读“有字书”和“无字书”两个概念,要善于从“无字句处读书”,把自然山川、社会事务的知识与书本知识加以贯通、融合,这恰恰也是研学旅行所倡导的。因而,从图书馆的角度出发,开展研学旅行服务本质上是一种阅读推广服务。

2 中小学图书馆开展研学旅行服务的举措

中小学图书馆拥有适合开展活动的馆舍,相应的设施设备,丰富的图书文献资源、教育教学资源,专业的服务人员,以及与相关文博单位的联系,这些都是开展研学旅行服务的优势条件。笔者认为,中小学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条件,通过以下几项举措开展研学旅行服务。

2.1 提供研学旅行文献资源

中小学图书馆具有的馆藏资源,囊括了山川自然、人文历史、哲学宗教、政治经济、教育艺术、工业农业、园林建筑等等多领域,有些具有悠久办馆历史、馆藏丰富的中小学图书馆还拥有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文献,这些都可以成为研学旅行强有力的文献支持。这是图书馆开展研学旅行服务最基础的项目。中小学图书馆可在馆藏资源建设时对研学旅行所需的资源有所侧重,其与公共馆、高校馆的开展的馆际交流也可以为研学旅行提供了更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更便利的获取途径。以笔者所在的嘉兴高级中学图书馆为例,馆员主动了解师生所需,整理好研学旅行相关文献提供给师生,在研学旅行前奏知识准备、研习过程、成果展现等环节都有一定的帮助。我馆还多次专门为研学旅行活动选购相关的书刊。

2.2 提供研学旅行活动场所

首先,中小学图书馆拥有的馆舍条件、设施设备、服务场所一般可以满足校内举办的各种活动。图书馆可以为开展研学旅行的团体提供会议、讲座、相关影片播放、成果展示的场所。我校“天地研学社”在校内的固定活动地点就是图书馆教工书吧。教工书吧的桌椅沙发以及优美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放松舒适的环境,非常适合交流讨论;随手可得的图书、报刊资源和电子资源可以满足社团研习需求。图书馆的报告厅为社团观看旅行纪录片活动、成果报告会提供了场所。图书馆的大厅举办了“天地研学社”摄影展。

其次,一些富有特色的图书馆本身就可以成为研学旅行的目的地,图书馆可推出“学校图书馆一日游”的服务,供校内校外的中小学生进行游览和研习。图书馆可以培养一批馆员或者学生志愿者,专门负责接待研学旅行团体,为其介绍本馆特色。

2.3 开发研学旅行校本课程

在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已经将包括研学旅行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研学旅行课程编制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而《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则表达了中小学图书馆要主动参与到教育科研、课程改革、校本资源建设的工作中去。编制研学旅行校本课程,于中小学图书馆是机遇亦是挑战。中小学图书馆若能发挥好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利用好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区域性特色旅游资源,完全有机会也有能力参与甚至主持开发出一套科学性、普适性、教育性、体验性兼备的研学旅行课程。

2.4 组织研学旅行实践活动

研学旅行的组织者主要有学校、旅行社、社会文化机构、校外教育单位、文化公司、培训机构等,笔者认为中小学图书馆具有教育、文化多重属性,在获得学校允许和支持的情况下,也可作为研学旅行的组织者带领学生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活动。笔者在学校的支持下,组建了“天地研学社”研学旅行社团,招募了一批对研学旅行兴趣浓厚的学生。社团利用假期时间,去到了石臼漾湿地公园、嘉兴市图书馆、嘉兴市博物馆,计划还将去到西塘古镇、浙江大学等地研学旅行,活动目的地由远及近,活动时间逐步延长,学生从中获得了知识,锻炼了能力。笔者在指导社团活动时,充分利用了图书馆的便利,为学生活动提供所需的文献资源、活动场所,并特地选购了一些研学旅行相关的书刊。对于研学旅行中的研习内容、关键点的讲授、活动评价机制等有关教育教学上的问题,笔者多次请教于学校教师,还在一次活动中邀请了地理老师作为领队之一,随时为学生讲授学科知识,解答旅行中遇到的问题。笔者作为社团指导老师,也与学生一同成长。

组织一次研学旅行活动,至少要具备专业的带队老师、合理的课程实施方案、周密的出行计划、完善的安全预案这几个基本条件,笔者认为中小学图书馆需要培养研学旅行的专业人员,同时馆员也可以联合学校教师,共同制定课程方案和出行计划。笔者所在学校向来对馆员的素质提升非常重视,在了解到我馆开展了研学旅行服务后,鼓励并支持馆员参加相关的教师培训,外出向组织研学旅行的旅行社、文化机构等讨教学习,还给予了参加省市区各级的高中生综合实践活动和STEAM项目成果展评的机会。

笔者观察了研学旅行的现状,其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集中体现为“游而不学”、“只学不游”、旅游化、形式化、生意化、功利化等,笔者认为,中小学图书馆因其具有鲜明的教育、文化双重属性,作为研学旅行的组织者,或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曾敬.研学旅行的发展及我国图书馆的机遇与挑战[J/OL].图书馆建设.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3.1331.G2.20190131.1653.002.html

[2]金铁龙.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改善服务的突破口[N].新华书目报,2018-11-02(004).

[3]凌冬梅.秋禾与他的“大阅读”理念[J].图书情报研究,2013,(2):56-52.

作者简介

沈文静(1989-),女,汉族,浙江省海宁市,图书管理员,助理馆员,本科,研究方向:中小学图书馆。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笔者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研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