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作文的拟题策略探讨

2019-06-17曾慧兰

成才之路 2019年14期
关键词:材料作文立意拟题

曾慧兰

摘 要:所谓“题好一半文”,材料作文的拟题非常重要。文章以2018年全国卷1和2017年全国卷1中的材料作文为例,针对学生拟题时题目不能紧扣材料的主旨或倾向、题目缺乏新意这两个问题,探讨材料作文的拟题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材料作文;题目;拟题;立意;紧扣材料;拟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14-0025-01

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里,立意被划分为四等,分别对应四个分数段。而题目是對立意的精准概括,学生通过题目表述自己对作文材料的解读,阅卷教师通过题目判断考生对作文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情况。高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每天大量阅卷容易导致阅卷教师的审美疲劳。考生作文要想在众多试卷中脱颖而出,题目显得尤为重要。题好一半文,一个准确生动的拟题,可以带给阅卷教师良好的第一印象。因此,材料作文的拟题非常重要。作为一线语文教师,作文评阅及讲评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笔者在十几年的作文评阅中发现学生在拟题方面存在以下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题目偏离材料的限定,不能紧扣材料的主旨;题目没有新意,缺少文采,落入俗套。针对这两个问题,笔者以2018年和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卷1为例,探讨解决之道。

一、材料展示

【2018年全国卷1】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7年全国卷1】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拟题策略

1.拟题需紧扣材料

要准确拟题,先要审题立意。“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立意不准,或文不扣材,离题万里,将满盘皆输。准确把握命题内涵,正确审题立意,是写作的重中之重。

解读2018年的作文材料,要先抓住关键词“际遇”“机缘”“使命”“挑战”“追梦”“圆梦”,立足点应是讴歌新时代并展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美好远景。拟题时,应该紧扣材料里的关键点。比如,《乘风而上,梦圆明朝》《用心筑梦,前路可期》《时代筑梦,踏实向前》,直接就在题目中紧扣材料里的“追梦”“圆梦”,凸显对时代的自信,梦能圆,望可期!

解读2017年的作文材料,可选择的关键词更加多元,材料里提供了十二个词语,可供学生多项选择。但不管如何组合关键词,都应该抓住一个重点,就是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因为可选关键词比较多,所以拟题时更应该在题目上凸显重点,让阅卷教师能够通过题目快速把握写作意图。比如,《便捷出行,美好生活》紧扣材料中的“高铁”“共享单车”,《从对待传统的态度中读懂中国》凸显在“长城”“丝绸之路”“京剧”三个词语上的立意。

2.拟题需运用技巧

“人靠衣装,文靠题装。”好的标题,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学生若能在拟题过程中运用技巧,可以让题目吸引阅卷教师的眼睛,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巧用修辞。巧妙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手法,可以使标题形象生动、含蓄隽永。比如2017年全国高考卷江西一考生的优秀作文题目《浅浅纸上语言,深深中华文化》就巧妙运用了对偶的手法,带着读者览长城,赏京剧,品美食。

(2)精妙引用。在写作中引用或化用一些诗词、名句、名言、歌词等作标题,吟诵起来韵味无穷,可以显现作者的文化积累和语文素养。比如2018年全国高考卷福建一考生的优秀作文题目是《执国之手,与国偕长》,其化用了《诗经》中的名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既富有文化内涵,又巧妙揭示了“我与祖国同行、偕长”的主题。

(3)富含诗意。即使写议论文,也可以运用诗歌或散文的语言,营造一种优美的意境。比如2018年高考作文题目《与赤子书》《前行,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一点长城长,一点茉莉香》《驼铃伴蛙声》都富含诗意。

(4)代入哲理。在拟题过程中,可以对材料进行深入探究,把观点提升到一定的哲理高度。比如2018年高考作文题目《对外张望,对内审视》就包含着两组比较,“对外与对内”和“张望与审视”,引人深思;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以和为贵,万物共荣》就引用了文言句子,富有哲理。

参考文献:

[1]王洪利.学生作文拟题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6(35).

[2]陈琳.高中材料作文拟题教学研究[D].湖南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材料作文立意拟题
拟题的四把金钥匙
高考材料作文历史演变及任务驱动型作文应对策略
试论材料作文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技术性结合
材料作文的教学策略探究
把握题意 求深求新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高考作文的拟题不可小觑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例谈材料作文的拟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