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路径研究

2019-06-17张丕术

成才之路 2019年14期
关键词:克服历史虚无主义新时代

张丕术

摘 要:历史虚无主义表面上虚化历史事迹,歪曲历史事实,丑化历史英雄,实质上是受西方意识形态入侵影响,宣扬西方的价值观,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有条不紊地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决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要做到六个坚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利用好网络新媒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加强历史研究,坚持严厉打击鼓吹历史虚无主义者。

关键词:新时代;克服;历史虚无主义;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14-0008-02

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们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克服和反对各种错误思潮。历史虚无主义表面上虚化历史事迹,歪曲历史事实,丑化历史英雄,实质上是受西方意识形态入侵影响,宣扬西方的价值观,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為有条不紊地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决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为让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历史事实,彻底克服历史虚无主义,必须做到六个坚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利用好网络新媒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加强历史研究,坚持严厉打击鼓吹历史虚无主义者。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构建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领导核心

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科学有效地克服历史虚无主义,必须有足够强大的领导核心来带领人民群众。

一是中国共产党要加强和完善党的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克服历史虚无主义,首先必须完善自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关键在严,基础在全面,“老虎苍蝇一起打”,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共同推动党的建设,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的“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讲规矩守纪律,保持党员干部不逾矩。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二是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新时代坚持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要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听党指挥,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广大党员的立身之本和根本政治要求;坚持发挥党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党在克服历史虚无主义中把握方向、谋划全局、制定政策、推进改革的能力,使党发挥好领头雁的作用,促进党统领各方制定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克服历史虚无主义。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构建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指导思想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获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我们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领导人民战胜历史虚无主义。

一是要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习近平说:“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习近平还强调,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广大党员干部要活到老,学到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学习马克思主义精髓,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和信心,坚定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理想信念。

二是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我国的国情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历史虚无主义也随之有了一定的变化。要想克服历史虚无主义,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科学地将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要充分掌握、坚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行动指南,敢于亮剑,敢于与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三、坚持利用好网络新媒体,构建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渠道

21世纪是网络新媒体的世纪,网络新媒体迅速崛起,网络信息发布门槛很低。因此,党要严格把控网络新媒体,遏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

一是要严格监管网络新媒体。如今是大众媒体时代,网络信息发布门槛太低,移动互联网下的新闻信息管制方法显得滞后和不足。网络监管部门必须加大力度,严加监管。习近平指出:“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要牢牢掌握网络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让历史虚无主义无处逢生,让历史虚无主义者无网络渠道传播错误思想,让人民有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二是要运用网络新媒体宣传主流意识形态。要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理直气壮唱响主旋律。可以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的形式,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深入人心。在网络新媒体上,要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让更多人民群众通过网络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增强“四个自信”,增强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力量

习近平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克服历史虚无主义,必须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生活衣食无忧、精神愉悦,就会自发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一是要坚持一切发展为了人民。全党的一切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时刻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明白人民的真正需求是什么、真正关心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制定正确的、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政策,才能取得真正的惠民成效。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由人民检阅。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初心和使命都要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享有更高的生活水平、更多的生活自信、更优的生活环境、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如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二是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增强与人民群众的感情,组成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统一战线。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领导干部要做好正确决策,还要深入基层,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要根据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做出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正确决策,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增强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认同感和好感。领导干部要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里,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获得了人民高度赞扬;焦裕禄在兰考县的两年里与人民群众奋斗在一线盐碱、风沙地,得到了人民称誉赞美。领导干部要学习习近平、焦裕禄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奋斗在一线的人民情怀;要学习习近平、焦裕禄不怕艰辛、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高贵品质;要通过与人民群众朝夕相处、同甘共苦,通过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办实事,加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共同克服历史虚无主义。

五、坚持加强历史研究,构建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事实依据

历史虚无主义最显著的特点是歪曲历史事实,因此,克服历史虚无主义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是加强历史研究,把客观的历史呈现给人民群众。

一是要加强专家队伍建设,提高专家学者研究历史的水平。要对历史进行深入研究,专业的专家学者研究团队必不可少。要把好专家学者入口关,对专家学者层层选拔,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爱国情怀和深厚理论水平的专家学者才能进入研究团队。专家学者要谦虚,不断学习专业技能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研究历史打好理论基础。要组织好国内外负责任的专家学者通过研究把历史事实展现给人民群众,让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攻自破。

二是要加强历史研究。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文明史,专家学者要把民族英雄历史事实研究清楚,让历史虚无主义找不到攻击的理由。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人民群众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专家学者要把党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历史事实准确完整地展现出来,使人民群众拥护共产党,支持共产党,不听信谣言,主动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在复杂的形势下,我们要集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

六、坚持严厉打击鼓吹历史虚无主义者,构建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武器

面对历史虚无主义,要采取相应措施给鼓吹历史虚无主义者以严厉的打击,构建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武器。

一是要发挥道德舆论作用。历史虚无主义在人们生活中的传播,主要是由于个别历史虚无主义者的鼓吹。另外,一些不了解实情的群众有时也容易被历史虚无主义者所谓的“正义”“真相”蒙蔽进而利用,无形之中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间接传播者。对于这些直接和间接传播者,要给予道德的谴责,施以舆论的压力,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继而改正并加入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正义阵营,共同克服毒害至深的历史虚无主义。

二是要通过法律法规惩戒历史虚无主义者。历史虚无主义在生活中、网络上传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少数深受西方势力插手影响而屡教不改者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宣扬,再者是他们没有受到法律铁拳的严厉打击。他们钻法律的空子,对道德舆论的谴责毫不在乎。这时候,就必須拿起法律的武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鼓吹历史虚无主义者予以严厉处罚,以维护真正的历史事实、真正的历史英雄,使惩戒历史虚无主义者的法律笼子更加坚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2]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1-14.

[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4]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6]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

[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克服历史虚无主义新时代
解构和超越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特征初探
怎样克服外语课堂上学习者的焦虑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